《刑法》交通肇事罪
第一百三十三條違反交通運輸管理法規,因而發生重大事故,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運輸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別惡劣情節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為依法懲處交通肇事犯罪活動,根據刑法有關規定,現將審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的若干問題解釋如下:
第一條從事交通運輸人員或者非交通運輸人員,違反交通運輸管理法規發生重大交通事故,在分清事故責任的基礎上,對于構成犯罪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條的規定定罪處罰。
第二條交通肇事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一)死亡一人或者重傷三人以上,負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責任的;
(二)死亡三人以上,負事故同等責任的;
(三)造成公共財產或者他人財產直接損失,負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責任,無能力賠償數額在三十萬元以上的。
交通肇事致一人以上重傷,負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責任,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以交通肇事罪定罪處罰:
(一)酒后、吸食毒品后駕駛機動車輛的;
(二)無駕駛資格駕駛機動車輛的;
(三)明知是安全裝置不全或者安全機件失靈的機動車輛而駕駛的;
(四)明知是無牌證或者已報廢的機動車輛而駕駛的;
(五)嚴重超載駕駛的;
(六)為逃避法律追究逃離事故現場的。
第三條“交通運輸肇事后逃逸”,是指行為人具有本解釋第二條第一款規定和第二款第(一)至(五)項規定的情形之一,在發生交通事故后,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為。
第四條交通肇事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屬于“有其他特別惡劣情節”,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一)死亡二人以上或者重傷五人以上,負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責任的;
(二)死亡六人以上,負事故同等責任的;
(三)造成公共財產或者他人財產直接損失,負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責任,無能力賠償數額在六十萬元以上的。
第五條“因逃逸致人死亡”,是指行為人在交通肇事后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情形。
交通肇事后,單位主管人員、機動車輛所有人、承包人或者乘車人指使肇事人逃逸,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以交通肇事罪的共犯論處。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事故自行協商賠償協議
2020-12-16坐公交車受傷誰承擔責任
2020-12-18親屬間的房屋贈與聲明怎么寫
2021-02-27道路交通事故受傷人員傷殘評定標準
2021-03-11民工在施工中誤傷工友需要賠償嗎
2021-02-27終止勞動合同時需注意什么
2021-01-13終止勞動合同會發生哪些爭議
2021-01-15涉外勞動爭議管轄
2021-03-16保險糾紛應該如何解決
2021-01-20什么情況下可以找保險公司理陪
2021-02-15保險經紀人具有哪幾種組織方式
2021-02-28什么是保險合同終止
2020-11-29小額人身保險的金額是多少
2021-01-31我國人身保險合同中的自殺條款是怎么規定的
2021-02-07車輛易主時保險賠償也變嗎
2020-11-18車輛轉借他人 保險不牢靠
2020-11-12軍人傷亡附加保險標準
2021-03-08土地承包的經營權轉讓合法嗎
2021-01-16關于機動地承包的法律規定是什么
2021-03-01養殖場拆遷補償標準如何確定
2020-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