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何為訴訟時效所謂時效,就是指法律確認某種事實狀態產生一定法律效果須持續存在的一定期間。時效法律制度分為兩種,一為取得時效,也稱占有時效;二是訴訟時效。我國法律中沒有取得時效的規定,僅對訴訟時效做出規定。訴訟時效,是指權利人于一定期間內不行使請求人民法院保護其民事權利的請求權,就喪失該請求權的法律制度。也就是說,權利人雖然享有要求義務人履行義務的權利,但權利人應當在法律規定的期間內行使,否則權利人就喪失了該請求權。訴訟時效期間屆滿,權利人喪失的是實體上的請求權,也就是勝訴權。但是,權利人在程序上的請求權并未喪失,還可以行使。換言之,訴訟時效期間終結,權利人仍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人民法院也應該受理,如果義務人自愿履行義務,權利人依然可以接受;但如果義務人以超過訴訟時效期間為由進行抗辯,并拒絕履行義務,法院會判決權利人敗訴。在交通事故頻繁發生的今日,權利人如何在訴訟時效期間內及時的行使權利以維護自身合法權益就顯得尤為重要。但是,在司法實踐中,對于交通事故的訴訟時效卻存在一定的爭議。二、交通事故的訴訟時效交通事故是一種比較特殊的侵權糾紛,一般都會涉及到人身傷害或財產損失或是二者兼有。因此,關于交通事故的訴訟時效就比較復雜,在司法實踐中,存在一定的爭議。1、交通事故發生時,如果僅有物之損失,沒有人身傷害,那么,這種情況下,交通事故的訴訟時效適用于民法規定的普通訴訟時效,即訴訟時效為2年。2、交通事故發生時,造成人身傷害的,適用于訴訟時效的特殊規定。我國《民法通則》第136條規定,身體受到傷害要求賠償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一年。第137條訴訟時效期間從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被侵害時起計算。但是,從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超過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有特殊情況的,人民法院可以延長訴訟時效期間。根據法律規定,訴訟時效從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被侵害時起算,但,何時為權利被侵害之時存在爭議。爭議一:嚴格按照法條的規定,自傷害之日或傷勢確診之日起算。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修改稿)》第196條:人身損害賠償的訴訟時效期間,傷害明顯的,從受傷害之日起算;傷害當時未曾發現,后經檢查確診并能證明是由侵害引起的,從傷勢確診之日起計算。(原168條)堅持該觀點的,認為在交通事故發生時,傷害明顯的,當時即可確定。因此,訴訟時效應該自交通事故發生時起算。爭議二:訴訟時效自治療終結之日或損失確定之日起算。交通事故發生后,無論是傷害之日還是傷勢確診之日,權利人僅僅知道了權利被侵害的現實,但并不知道其損失的具體數額,也不知道采取何種措施才能最大限度的恢復、彌補或減少其被侵害的權利。這些只有根據以后的治療、休息、護理、以及是否構成傷殘等情況才能確定,因此,對“傷害之日”和“確診之日”不能簡單地理解為事發或確診當天,要作擴大解釋,要涵蓋治療的過程,對于一些嚴重的,還要包括傷殘的鑒定等,作為治療終結或損失能夠確定之日。同時,還要看到,由于受害人(權利人)一直在治療當中,損失(醫療費、誤工費、護理費等)也在持續不斷地發生和增加,對方的侵權行為處于持續狀態,治療終結后,受害人(權利人)的損失不再增加,對方的侵權行為才結束,訴訟時效只有從此時起算,才能最大限度的恢復、彌補或減少被侵害的權利。筆者根據社會現實與司法實踐,認為第二種觀點比較符合社會現實,能夠最大限度的維護權利人的合法權益。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被工友誤傷可以雙賠嗎
2021-03-20交通事故訴訟如何收訴訟費
2021-03-10銀行可以開展與比特幣相關的業務嗎
2021-03-01各類商標侵權行為如何認定
2021-01-17登記地和核發地有什么區別
2021-03-01行政處罰房屋貼封條一般是多長時間
2021-01-172020要是持票人開具空頭支票怎么處罰
2021-01-19復婚后再次離婚財產如何分
2020-11-22訂婚后女方要求退婚怎么辦
2021-01-09交通事故受害人可否主張精神損害撫慰金
2020-12-27房屋賣了又辦理抵押是否可以強制執行
2021-01-03用人單位如何發錄用通知
2021-01-16勞動合同不合法服務期限還有效嗎
2021-01-30失職失責造成危害該怎么處罰
2021-02-23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的數額是多少
2021-02-11勞務派遣員工是否可以簽訂競業限制協議
2020-11-13如何進行人壽保險理賠呢
2021-03-07如何確定人壽保險的金額
2021-02-05游客要投保人身意外傷害保險嗎
2021-03-15軍人傷亡附加保險標準
2021-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