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違約的賠償標準是怎樣的
一、約定損害賠償
約定損害賠償包括兩種情形:一是當事人在合同中約定損害賠償的條款;二是合同沒有約定的,在合同成立后、履行前經過協商達成損害賠償的協議。約定損害賠償的根本特征在于它具有預定性或者約定性。約定損害賠償是事先由當事人在合同中或者合同成立后達成的補充協議中協商確定的。它不同于違約發生后當事人協商確定的救濟方式,在違約發生后,當事人也可協商確定救濟措施、協商確定賠償數額,但這種方式只是事后賠償而不是約定賠償。
約定損害賠償的效力
中國法律允許當事人約定損害賠償條款,且承認其在違約后產生的效力。但法律承認其效力并不意味著當事人就有約定賠償條款的絕對自由。在實踐中,當事人可能會濫用合同自由原則,約定過高數額的賠償條款而使該條款的約定變成了賭博;當事人也可能約定過低數額的賠償條款,而使該條款形同虛設。為了保障合同自由原則的實現,應允許法院或者仲裁機構對約定的賠償條款進行干預。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合同法》只規定了如果約定違約金數額過低或過高,法院或者仲裁機構可以根據當事人的請求予以增減,但并未規定對約定的損害賠償條款進行干預。這是否表明法院或者仲裁機構的干預缺乏法律依據?我們認為,對約定損害賠償條款,當事人完全可以依據《合同法》前述關于變更或者可撤銷的合同的規定要求法院或者仲裁機構對這些條款進行干預。也就是說,如果當事人有確鑿的證據證明約定的損害賠償條款構成顯失公平,則法院或者仲裁機構可以應當事人的請求而變更(增減數額)或撤銷該條款。顯失公平的條款包括約定數額過高、過低或者約定損害賠償的計算方法極不合理等多種情況。當事人請求變更或撤銷條款,應負舉證責任,證明該條款符合顯失公平要件。
二、法定損害賠償
所謂法定損害賠償,是指在當事人一方違約造成對方損失時,按照法律規定的辦法計算賠償額進行賠償。這里所說的法律,既包括《合同法》,也包括有關合同違約賠償的其他法律(含行政法規)規定。
法定損害賠償方法一般是在當事人沒有事先約定損害賠償或者違約金的情況下運用。其根本特征就在于它的法定性,即由法律直接規定。在法定情況下,法律不僅規定了違約賠償的條件、范圍,也規定了賠償的計算辦法等。尤其應當注意的是,在當事人沒有約定賠償的情況下,有些法律還規定了賠償限額,主要是對運輸合同中承運人規定了最高賠償限額。對超過這一限額的,違約方不承擔賠償責任。所以,從這點上講,還是由當事人事先約定損害賠償或者違約金為好。
在有法律規定的情況下,約定損害賠償是為了彌補法定損害賠償的不足而產生的。即由于法定損害賠償常常要求與實際的損害完全一致,而要債權人證明損害的范圍常常發生困難,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也會遇到計算損害的范圍上的困難,約定損害賠償額解決了這一難題。特別是在有關法律規定賠償限制的情況下,法律允許當事人約定損害賠償優先于法定損害賠償而適用。
從原則上講,約定損害賠償與法定損害賠償在性質上是相互排斥的。這就是說,當事人如果約定了損害賠償或者違約金,只要這些條款符合生效要件,就不應再適用法定損害賠償。受害人在取得約定賠償以后,也不應再根據有關法定賠償的規定要求賠償其他損失。但在特殊情況下,兩種賠償也可同時存在。例如,在有些合同中,當事人只是就違反某一種合同義務的行為約定了賠償辦法,而對違反其他主要義務的行為沒有約定,此時就可以在這些違約行為發生以后適用法定賠償。
以上就是小編為您整理的內容,合同違約的賠償分為了法定損害賠償與約定損害賠償,但是約定損害賠償中的違約金是不能超過主合同標的額的20%,特殊情況例外。如果你情況比較復雜,律霸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2020異地辦理結婚證流程知道嗎
2021-03-07比特幣是不是真正意義上的貨幣
2020-12-11老字號受法律保護嗎
2020-12-10婚前協議內容包括房產共有嗎
2021-03-25買賣合同是否可以對抗贈與合同
2021-03-06涉外合同如何確定應訴管轄
2020-12-18離婚案是簡易程序還是普通程序
2021-01-18事業單位終止勞動合同需要支付經濟補償金嗎
2021-01-31勞務派遣一般納稅人如何認定
2021-03-16車險續保押金是不是必須繳納
2021-03-19為孩子買的人身保險夫妻離婚時是否能分
2021-03-19購車保險合同約定不明確的,對合同條款應如何解釋?
2020-12-26保險理賠中對哪些事情要進行監督檢查
2021-03-18“拼車”發生交通事故,責任主體如何確定?
2021-01-02失火引起的財產損失保險公司賠嗎
2021-01-08沒上牌的新車保險公司是否賠償
2021-01-31保險標的所有權轉移的認定
2021-01-25保險代理人是否與保險公司構成勞動關系
2021-03-03原位癌的責任免除有哪些
2020-11-30保險公司的哪些經營行為要進行改正
2021-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