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用緩刑過程中注意什么
1、緩刑適用在法律規定上的不足。從適用上來看,緩刑它只適用于被判處拘役、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另外,累犯不適用緩刑。這是我國《刑法》對緩刑適用明確的限制性規定。同時,我國《刑法》規定適用緩刑還需要犯罪情節輕、悔罪表現好,不致再危害社會,這是實質性的規定。在實踐中,犯罪情節輕,是以案情來確定;悔罪表現好是以是否供認其罪行,有否翻供來確定。但如何來確定適用緩刑不致再危害社會呢?作為緩刑適用最根本的要件,在實踐中,這一規定隨意性太強,沒有實體上的標準,不易把握。這種不易把握的規定在實踐中是無法操作的。但僅依據犯罪情節和悔罪表現來確定是否適用緩刑。最基本的,是應對可以適用緩刑的犯罪分子作社會調查,以確定其放在社會上不致再危害社會。但對每一個可以適用緩刑的犯罪分子都作社會調查,從司法部門的人力和財力上來看,這并不實際。因此,在司法實踐中,審判機關通常是以犯罪情節和悔罪表現來確定對犯罪分子是否適用緩刑的。由于法律規定上的不易操作性,這種在實踐中的操作方式,嚴重違背了緩刑適用的法律精神,并且容易造成濫用緩刑的情況。
2、《刑法》對緩刑適用的限制性規定太少,法官對緩刑適用的自由裁量空間過大。我國《刑法》對緩刑適用明確的限制性規定僅僅是非累犯、拘役或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同時,在我國《刑法》分則中,大多數罪名的量刑都含有三年以下或含三年的有期徒刑,也就是大多數罪名都在緩刑的適用范圍內,這就使法院對緩刑適用的自由裁量空間過大。另一方面,犯罪分子在可能適用緩刑的情況下,出于趨利的目的,通常不會翻供,并情愿多繳罰金,但這種表象并不能代表其本質,更不一定符合不致再危害社會的適用緩刑的條件。一方面這一條件的不易操作性,另一方面一些審判機關為了追求本單位的經濟效益,只要犯罪分子繳納罰金,并做好被害人的工作,很容易將一些不應當適用緩刑的案件也適用緩刑,這實質上是一種變向的以罰代刑。有的甚至不依據犯罪情節和悔罪表現,只要是附和明確的限制性規定就適用緩刑,這使得有些刑罰適用緩刑顯得極不嚴肅。在適用緩刑的案例中,有一些是暴力性犯罪或惡性犯罪,這在全國的判例中并不鮮見。對這類犯罪適用緩刑,稍不恰當就會在社會上引起非常不好的影響。
3、對緩刑裁量權在監督上存在的問題。我國的法律對法官自由裁量緩刑的權力,并沒有過多的限制性規定和監督性條款,監督只是通常的社會監督、輿論監督、內部監督這類軟性監督,沒有硬性的、可以修正緩刑決定的監督。檢察機關作為國家法律的監督機關,對審判機關適用緩刑不當的案件,因缺乏法律上、實質上的監督性規定,同時,審判機關適用緩刑的案件,多是在法律明確的限制性規定的范圍內(非累犯、拘役或三年以下有期徒刑),而實質性的規定(不致再危害社會),隨意性又太大,是無從把握的規定,因此檢察機關從根本上說無法對審判機關適用緩刑不當進行監督。另外,對適用緩刑的犯罪人在社會上重新犯罪的案件,對宣告緩刑的法官也沒有懲罰性的規定,這類案件對老百姓的影響直接是對我國司法公正的懷疑。因此,可以這樣說,對法官自由裁量緩刑的權力,在空間上過大;在監督上,實質上是個真空,這種缺乏監督的權力,對我國的司法制度是有害的,同時也很容易造成濫用緩刑的情況。
適用緩刑需要考察哪些條件
1、適用緩刑的必要要件
(1)被告人認罪;
(2)犯罪行為侵害的法益應當得到恢復,也就是因犯罪而造成的損失應當得到彌補。具體包括:非法所得應當退出;犯罪造成的直接損失必須賠償。
2、適用緩刑的參考條件
(1)過失犯罪相對于故意犯罪要優先考慮;
(2)少年犯相對于成年人犯罪要優先考慮;
(3)輕微性質的犯罪相對于嚴重性質的犯罪優先考慮;
(4)從犯、脅從犯相對于主犯優先考慮;
(5)中止犯、預備犯、未遂犯相對于既遂犯要優先考慮;
(6)積極賠償的相對于消極賠償的要優先考慮;
(7)刑事訴訟一開始就認罪并始終認罪的相對于時供時翻的優先考慮;
(8)自首立功的相對于被迫認罪的要優先考慮;
(9)無前科的相對于有前科的要優先考慮;
(10)社會影響小的案件相對于社會影響大的要優先考慮;
(11)行為人犯數罪時一般不要適用緩刑。
以上就是律霸網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相關資料。綜上所述,我們可以了解到緩刑在我國的一些相關法律中存在缺漏,并且對于緩刑來說會出現《刑法》對緩刑適用的限制性規定太少,法官對緩刑適用的自由裁量空間過大等情況。如還有其他疑問,歡迎在線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二手房買賣交易不成,可以要求退中介費嗎
2021-01-142020刑事訴訟法最新刑事訴訟法全文內容是什么
2021-01-27學生在校自殺學校需擔責嗎
2021-03-14地役權未經登記對受讓人不具有約束力嗎
2020-12-24財產被保全我們怎么知道
2021-03-12交通事故未出傷殘鑒定能否起訴
2021-01-04取保候審多年后是否追訴
2021-01-06離婚財產如何分配離婚財產分配原則
2021-02-01土地出讓程序
2021-02-02證券監督管理條例具體有哪些
2020-12-15消費者在超市摔倒超市有責任嗎
2021-03-26500米以上建筑允許修建嗎
2021-02-28拆遷安置房有什么優勢
2021-02-08物業發現違建如何處理
2020-11-30先通知解除合同還是直接起訴解除合同
2021-03-16解除勞動合同前提有什么
2020-12-14為何簽訂了保險合同還常會引發許多保險糾紛?
2020-12-16保險合同成立后哪種人可以憑自己的意愿解除保險合同
2020-11-28保險合同起訴狀怎么寫
2021-02-25對保險公司注冊資本如何要求的
2021-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