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當多投資者只有當銀行推出新*金時才購買,有些人甚至為了買新*金,將漲得多的基金賣了。新*金發售時,銀行門口火爆的排隊場面似乎也證明了這種行為的正確性。但這是典型的盲目投資行為。
因為開放式基金每個交易日都開放申購,沒有稀缺性,在基金新發之后仍可以買到。新*金沒有過往業績,投資策略可能沒有經過實踐檢驗,而且大多由新*金經理管理,投資者無從判斷其管理能力的優劣。此外,新*金建倉時間較長,在建倉期間如果市場上漲,基金凈值漲幅將低于同類基金。另一方面,投資者可以研究老基金的過往業績,分析其業績表現的優劣、是否具有持續性,作為投資依據。
因此,“新*金”不應構成投資者選擇基金的理由,老基金應是投資者選擇的重點。
誤區二:高凈值恐懼癥。
情景:“基金凈值這么高了,沒有什么上漲空間了,不能買!”。
將基金份額凈值的高低作為投資的依據是基金投資的另一誤區。
在相同情況下,基金份額凈值高是基金業績表現優異以及基金經理管理能力較強的表現?;鸬纳蠞q空間取決于股票市場的總體表現和**公司的管理能力,與基金份額凈值絕對值的高低沒有關系,也不存在凈值的上限和上漲空間的問題。
中國基金業還比較年輕,2006年是中國開放式基金業經歷的第一個大牛市,目前凈值最高的基金份額凈值才剛超過3元。而**富達基金管理公司旗下的**倫基金成立于1963年,已運作了約44年,2005年4月底的凈值曾達到114.96美元,約合900多元人民幣。相信隨著時間的推移,國內表現優異的基金會不斷創出基金凈值的新高。投資者枉自估計基金凈值上限的做法,事實證明是失敗的。
例如,2004年到2005年大多數基金的凈值都在1.2元以下,長期的熊市使投資者覺得1.2元是遙不可及的上限。但2006年年初,1.2元被輕易擊破,部分優秀基金的凈值一直漲到接近2元才回調。2元又成為許多投資者心目中的凈值上限,基金凈值接近或突破2元時遭遇到大量贖回。前不久又有投資者懷疑,2元多的基金能漲到哪去呢?但是截至2007年1月22日,已出現了凈值達到3.087元、累計凈值達到3.4169元的基金。事實證明,基金凈值不存在什
么上限,高凈值基金也不存在上漲空間有限的問題。相反,在相同情況下凈值高的基金大多是管理能力較強的好基金。因為基金凈值高,就不買,投資者會損失十分寶貴的投資機會。
誤區三:長期資金,短線買賣;根據股指漲跌進行基金的波段操作。
情景一:這只基金漲了好多,又回到前期的高點了,馬上贖回,否則就來不及了。
許多投資者購買基金的錢是可用于長期投資的,如果基金凈值漲得多了就贖回來,那么這些錢又投資什么品種呢?什么時候再進入市場呢?事實證明進行波段操作的投資策略是錯誤的。
以我公司管理的某基金為例,當2006年年初,基金凈值突破1.2元后,大量投資者贖回基金,短線實現利潤。但贖回并未阻擋凈值快速上漲的步伐,也迫使投資者認識到,不投資的風險更大。當基金凈值超過1.5元時,投資者才大量申購,中間已損失了0.3元的漲幅。該基金凈值在2006年6、7月間達到階段性高點,接近1.9元,后來的回調又讓短線操作的基金投資者心驚膽戰,當基金凈值再次反彈到2元附近過程中,大量資金撤離了該基金。但基金后來的表現必將讓這些投資者后悔不已,在不到兩個月的時間內,基金又漲了50%。2006年初到2007年1月19日,該基金凈值已漲了兩倍多,但如果進行以上的波段操作,收益率可能只有60%左右。
情景二:看起來股指要調整了,還是贖回一些,等到股指見底了再買回來。
這種基金投資策略看似合理,但是投資者有預測股指走勢的能力嗎?股指下跌多少,才能判斷出股指要調整了,而不是短期的波動?
投資者沒有專門的時間、專業的知識研究宏觀經濟、政策走向、市場資金供求、企業盈利等影響股指走向的因素,也不可能較準確地預測股指的漲跌。往往在股市已出現比較明顯下跌的情況下,投資者才能判斷出股指可能要進行調整,這時再去贖回,很可能賣了個低點。去年7月份到8月初,A股指數從1700多點下調到1500多點,似乎市場將進入深度調整階段,8月初接連兩天我公司管理的某基金出現了較大金額的贖回,但是之后市場就強勢上漲,基金凈值一直沒有過出現深幅的調整。該資金贖回的時機幾乎是階段性的最低點。
根據對股指的判斷,波段操作基金,是不可能取得成功的。
誤區四:缺乏風險意識,全倉投入,
倉促贖回。
情景一:聽說基金很賺錢,股票指數漲了多好,趕快去買基金,將定期存款全拿出來買基金吧!情況二:哎呀,基金跌了,原來買基金也會虧本的,還是贖回吧。
基金投資于股票,股票價格波動較大,既可能帶來高額收益,也可能帶來較高風險。如果道聽途說,盲目投資,尤其是為了追求高收益,將原來不能進行風險投資的資金投資于基金,必然會帶來較大風險。
以2004年上半年為例,當時股市出現了久違的大幅上漲行情,從2003年11月到2004年4月間,股指上漲了約30%,許多基金凈值漲幅較大,跌破面值的基金也紛紛實現了正收益?;痄N售出現了十分紅火的局面,在銀行門口排隊買基金。聽聞基金賺錢多,原不了解投資、不了解基金的人們也紛紛將存款轉買基金。多只百億基金誕生。結果后來市場深幅下跌,投資者損失慘重,大部分投資者直到2006年年初才解套。
所以投資者在投資前,必須知道投資有風險,要謹慎決策。
誤區五:別人都贖回了,我的那份資產會受損失。
市場的巨額贖回潮,造成了一些持有人的恐慌心理:“別人的都贖回來了,我的那份是不是也應該落袋為安啊?”這種心理左右著投資者的投資行為。
另外一些投資者還擔心,年底其他投資人的贖回,會導致基金凈值的下降,從而使自己的資產遭受損失。
其實這是對基金認識的一個誤區,股票升值,許多投資人選擇在高位大量賣出,會導致股票市值的下跌?;鸩皇枪善?,其凈值并不會因為遭遇巨額贖回而下降,惟一影響其凈值的是投資組合的收益率,即使基金規模跌破2億元的設立下限,但只要投資組合是贏利的,其凈值依然在面值以上。
誤區六:大盤漲了,基金凈值也漲了,就應贖回持有的基金份額。
大盤漲了,手中持有的基金凈值也漲了,就應該贖回,這是一些基金持有人的認識誤區。雖然“低買高賣”是股市中股票投資者應遵循的贏利原則,許多做股票短線的投資人也是習慣于在上漲趨勢良好時便進行拋售,這樣做一方面,是為了及時套現,獲得既得收益,另一方面,也是為了避免因為股價下跌而帶來的風險。但這樣的股票操作手法,也套用在投資基金身上,就大錯特錯了,因為基金投資是一個長期的投資漸進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基金的凈值,是會隨著市場的波動而
波動,它的投資收益,不可能一步到位、立竿見影。
誤區七:分紅后投資人的實際收益會減少。
分紅后,基金凈值會有一個突然下落的情況。但這并不意味著基金投資人的收益會減少了。
分紅使得基金的凈值下降,但是基金的累計凈值依然是不變的,投資人的實際收益也是不變的。
實踐證明,大部分投資者都是在贖回后,會以更高的價格再贖回來,并且還要搭上一定的費用:根據規定,基金申購的贖回都是要交納一定費用的,申購費率為0。25%~0。5%,一個來回,1。5%~2%的收益率化為烏有。
所以投資于基金,除了投資者應對基金有一個正確的認識之外,頻繁地申購和贖回基金份額,對投資者來說不是一件明智之舉,因為你既然選擇了基金這種理財方式,你就應該充分信任為你理財的專家。
誤區八:既然股票能做波段操作,基金也能做。
波段操作,是一些短線客長用的股票操作手法,但此方法并不適合于基金。首先投資基金,做波段不是成熟的投資理念。基金投資專家注重的是價值分析與基本面的研究,由于各路基金,都有各自不同的投資規劃和投資組合,而且由于價值投資為主導思想,致使基金投資常不可能馬上見效,即使期間在面值之下徘徊也是正常的,因此,只要宏觀經濟是向好的,基金收益率就會呈現一個增長的趨勢,這是不容置疑的。
另外,基金的持有人,其實是無法選擇做波段操作的,因為我們沒有辦法判斷所謂基金的“高位”和“低位”。也就沒有辦法在“低點”買進和在“高點”賣出。
誤區九:所有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里
“不要把所有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里”這一成熟的理財觀念已越來越被廣大民眾接受,于是傳統的存款一族正逐漸把目光轉向股票、外匯、黃金等投資品種,基金憑借其專家理財優勢被市場青睞。但部分投資者在購買基金時只投資某一**公司產品、某一類基金產品甚至某只基金,從而承擔了較大的市場風險。一位已經購買**平衡基金的客戶長期堅持投資的“三三制”,即每月工資30%存款,30%保險,30%投資,而投資的主要途徑就是購買各種類型的基金,尤其是新*金。這個客戶滿意地告訴**公司人員,雖然每個基金收益不是很高,但每個月下來總體收益相當于給自己多發一份獎金,而且整體風險低。
誤區十:盲目追求產品創新
部分投資者在挑選基金產品時,盲目追求“第一只”的概念,認為最新的就是最好的。事實上,基金產品的創新有一定風險,這個風險由誰來承擔?實際上還是投資者。投資者在選擇基金產品時,應主要考慮基金產品的風險收益特征、成熟程度等因素,而平衡型基金作為國際上非常成熟的產品,是很好的投資選擇。中國證券市場沒有做空機制,而且上下波動性很強。如果沒有避險工具,市場單邊下跌,基金的風險就會相當大。而平衡型基金能有效通過資產的配置達到分散風險、增加收益的目標:如果今年是牛市,可以調高股票的比例,如果認為這波行情走到盡頭,那么就調高債券的投資比例。
誤區十一:對**公司的評價簡單化
目前中國基金市場還沒有一個成熟的行業標準,一些基金評級機構目前的評級也基本上停留在基金排名上,并沒有涉及對基金經理的評價。大部分投資者對于**公司及基金經理的評定,只簡單停留在過往業績評價。國外評定一位**基金經理一般要看3-5年,10年時間才能產生一位**基金經理,而中國基金業只有6年多的歷史,基金經理的平均任期只有1年半。因此,投資者在選擇基金產品時應綜合考慮公司股東背景、治理結構、投資團隊整體實力、產品的風險收益特征等多項因素。
誤區十二:像買股票一樣買基金
目前我國股市前景看好,但大批個人投資者“只賺指數不賺錢”。主要是因為個股走勢受到諸多因素的影響,需要專門的研究才能發現。**公司作為專業投資理財隊伍的優勢極其明顯,能夠做出最優投資決策,讓投資者輕松分享經濟增長而帶來的投資回報。但部分投資者投資基金低買高賣,像買股票一樣進行短線操作,而忽視基金的抗風險性和長期收益能力。以**平衡基金為例,其過去5年的模擬投資組合在牛市能夠與大盤上漲同步,熊市中只承擔大盤40%的風險,如果長期持有,累計收益將遠遠高于大盤的累計漲幅。
誤區十三:過分注重基金發行規模
今年上半年,單只基金發行規模屢創新高。從基金產品上來講,每一只基金,按照市場的深度與廣度,基金品種的特點與投資工具,公司的運營管理水平,單只基金應有它合理的規模。多大的規模適合自己公司的投資、適合股票市場的容量、為投資人帶來領先的收益,這就需要根據**公司的發展目標和自身的投資管理能力來決定
。如果**公司盲目追求發行規模,最終是會損害投資者的利益。****公司就明確提出,發行基金產品,更重要是做出業績,樹立品牌,而不應盲目追求發行規模。
誤區十四:盲目參與,感情用事。
2006年的基金讓投資者著實賺了一把,這得益于證券市場的持續走牛,但市場火爆同時也掩蓋了一部分基金管理人真實的管理和運作能力。不同的基金風格和投資策略不同,產生一定的業績差異應屬正常.因此,抱著隨便買,發行哪只買哪只的態度是不可取的。2006中國金融年度人物活動評選
誤區十五:分紅意識不強。
基金作為一種投資品,尤其是專家理財產品,其產品設計特點決定了基金投資組合的穩定性、基金投資收益的均衡化,從而導致了基金凈值變動的有限性。因此,以分紅取代對基金的短期套利,應成為今后基金投資的真正“時尚”。
誤區十六:只認現金分紅,排斥紅利再投資。
基金管理人在基金分配時都采取“二選一”的收益分配模式。但出于慣性的投資思維和落袋為安的想法,眾多的投資者遠離紅利再投資。其實,紅利再投資是一種互贏的分配模式,一則可以使投資者獲得既定的投資收益,二是可以減少基金管理人因大量派現而導致的現金流減少,而對基金持倉的品種進行被動式調整,使投資者的收益受到沖擊和影響。
誤區十七:崇拜**基金及基金經理。
**基金及基金經理,在基金產品的運作上有其獨特的優勢。但基金投資是一個中長期的投資過程,檢驗和考核一只基金的管理運作能力還應當從一個更長的時期來考慮,而不能僅局限于一年或更短期的排名。
誤區十八:忽略成本,只計收益。
實踐證明,對同樣持有一只基金的投資者來講,進行頻繁的申購和贖回,與持有一定周期相比,后者的收益明顯大于前者。因為頻繁的申購贖回產生的交易費率足以使投資者的收益折損不少。
誤區十九:集中投資,淡化組合。
如果置基金產品本身的投資特點而不顧,或者集中投資高風險的股票型基金,或者集中進行貨幣市場基金的配置,這種做法最終都會因為不能回避的系統性風險,而使投資收益受到影響。因此,在證券市場好轉時,可適度增加股票方向的基金產品投資比例,否則則減少股票型基金資產,增加其它類型基金
資產。
誤區二十:只看凈值,不看基本面。
一只基金的未來業績增長潛力,主要來自于基金管理人管理和運作基金的能力,特別是基金配置品種的持續增長潛力。而要做到這些,還需要基金管理人建立科學的投資組合體系和跟蹤評價體系。投資者僅以凈值的高低作為判斷基金優劣的標準,而不研究和分析基金定期報告,不了解基金持倉品種的變化,也難以挑選到好的基金。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疫情期間開店需要準備什么
2020-11-15工作時間摔了一跤算工傷嗎
2020-12-11保全財產損失是否會有損害賠償
2021-02-28怎樣的情況算是非法同居
2020-12-29擔保合同中質物滅失怎么辦
2021-01-08離職公司押放工資算違法嗎
2020-11-27警察立案后找不到嫌疑人怎么辦
2021-01-24雇傭關系傷者主動放棄治療還要賠償嗎
2021-01-15房屋中介有權收取中介費嗎
2020-12-04集體合同與勞動合同有哪些不同?
2020-11-08用工備案的用工形式是什么意思
2021-02-13發生大地震造成人員死亡保險能賠償嗎
2020-12-26保險糾紛非訴和解案
2021-02-03機動車出險如何合理獲得保險公司索賠
2021-03-17暴雨致機動車發動機損壞保險公司能否拒賠
2021-03-23車禍保險賠付多少錢
2020-11-24什么是投保人和被保險人欺詐
2020-12-05避免保險合同糾紛應該注意些什么呢
2021-03-17簽土地承包合同注意事項都有哪些
2021-02-14土地承包經營權流中未經登記不得對抗善意第三人嗎
2021-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