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建設招投標規制俘獲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第一,規制俘獲的主觀欲望帶有普遍性。多年來,建筑市場是個嚴重供過于求的市場,絕大多數企業都面臨因生產任務不足被迫放空施工能力的狀況。這種“僧多粥少”的供需關系,讓建筑企業變得饑不擇食。建筑企業要有工程做,首先要能拿到工程,這就必須在招投標上動腦筋、想辦法,并努力通過招投標戰勝其他參與投標競爭的企業。這種“努力”的方法有正當的,也有不正當的,有-明的,也有暗的。特別是那些競爭力不強的企業,更多地表現為通過送紅包、給回扣等方式來拉攏有決定權、協調權和操作權的人,通過違反招投標有關制度規定來為其“服務”,擊敗競爭對手。在這種情況下,那些有一定競爭力的企業,為了保證自己競爭的有利地位不喪失,也不得不加入不正當方式競爭的隊伍,致使規制俘獲的現象在招投標領域帶有普遍性。
第二,規制俘獲的成本遠遠低于收益。有了工程就意味著企業有了利潤。而從實際來看,建筑企業的利潤率比社會平均利潤率要高很多。規制俘獲的過程增加的所謂成本,并不是由企業本身來承擔的。大量的這種回扣、商業賄賂,最后都是轉嫁到公眾、老百姓身上。如果是政府工程也就理所當然損害了國家利益和社會整體利益。在這種潛規則面前,非法利益讓不正當招投標參與者和組織者變得麻木,成為規制俘獲的**集團。
第三,規制本身存在漏洞、執行力不夠。從2000年《招標投標法》發布實施至今,我國工程建設招投標規制建設已有8年的時間,在此過程中,雖然也出臺了一些具體相關的規定和操作辦法,但總體來說,還是處于探索和不斷完善之中,表現在規制的結構上還比較散,不夠嚴謹;在內容上,還有不少的縫隙,需要不斷完善。這就給俘獲者留下了可乘之機。
第四,規制執行的監督保障還不嚴密。一方面,招投標有形市場發育不健全,設置分散,規模小。在招投標活動中各自為戰,招標評標辦法、標準、程序不統一,更談不上信息、專家、場地設施等資源共享,導致交易分散、信息不暢、透明度不高、監督管理跟不上。另一方面,招標工作業務量大、專業性強,負有監督責任的行政部門人手少、力量不足,只局限于幾個環節的監督,同時,監督執法機構在編制、經費等方面也缺乏應有的保障,這就使監督工作難以到位。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定金及定金罰則
2020-12-01職工病退要求是什么
2020-12-30不屬于填報贍養老人支出條件范圍
2021-01-14打人致輕傷一級判什么刑2019年最新規定
2020-11-24網購后,買賣雙方發生糾紛,應在哪方的法院提起訴訟
2021-02-07單位不服勞動仲裁后向法院起訴,法院會受理嗎
2020-12-18交通事故法院一審判決后對方不服上訴多久能判決
2021-02-25婚前財產子女繼承公證書怎么立
2021-02-27交通違法記錄與個人信用掛鉤嗎
2020-12-02顧客在商場購物時摔傷怎么辦,誰負責
2020-12-23實習期醉駕怎么處理
2021-02-05發生勞動爭議時當事人可以到哪些組織申請調解
2020-12-04壽險的投保額怎么計算,購買壽險時又有哪些注意事項
2021-03-18新車自燃廠家賠嗎
2021-02-11人身保險與財產保險之間存在什么不同嗎
2020-11-19淺析保險合同案件中的疑難問題
2021-02-01申請經營旅館業的備案手續
2020-11-30保險索賠有什么規定
2021-03-03保險公司意外死亡索賠有時間限制嗎
2020-11-10投保企業財產保險綜合險的計算公式
2021-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