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罪情節嚴重
《關于辦理組織領導傳銷活動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意見 》第一條第一款規定的傳銷組織的組織者、領導者,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條之一規定的“情節嚴重”:
(一)組織、領導的參與傳銷活動人員累計達一百二十人以上的;
(二)直接或者間接收取參與傳銷活動人員繳納的傳銷資金數額累計達二百五十萬元以上的;
(三)曾因組織、領導傳銷活動受過刑事處罰,或者一年以內因組織、領導傳銷活動受過行政處罰,又直接或者間接發展參與傳銷活動人員累計達六十人以上的;
(四)造成參與傳銷活動人員精神失常、自殺等嚴重后果的;
(五)造成其他嚴重后果或者惡劣社會影響的。
組織、領導以推銷商品、提供服務等經營活動為名,要求參加者以繳納費用或者購買商品、服務等方式獲得加入資格,并按照一定順序組成層級,直接或者間接以發展人員的數量作為計酬或者返利依據,引誘、脅迫參加者繼續發展他人參加,騙取財物,擾亂經濟社會秩序的傳銷活動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罰金;情節嚴重的,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傳銷活動嚴重擾亂社會正常的經濟秩序,對商業誠信和社會倫理道德體系造成巨大破壞,嚴重危及社會穩定與和諧。國務院于1998年發布《關于禁止傳銷經營活動的通知》,2005年頒布《禁止傳銷條例》,明令禁止傳銷活動。司法界予以積極回應,最高人民法院“法釋〔2001〕11號”《關于情節嚴重的傳銷或者變相傳銷行為如何定性問題的批復》,將傳銷活動構成犯罪的,以非法經營罪定罪處罰;最高人民檢察院“〔2003〕高檢研發第七號”《關于1998年4月18日以前的傳銷或者變相傳銷行為如何處理的答復》,對國務院發布《關于禁止傳銷經營活動的通知》以前行為人在傳銷或者變相傳銷活動中實施銷售假冒偽劣產品、詐騙、非法集資、虛報注冊資本、偷稅等行為,構成犯罪的,依照刑法的相關規定追究刑事責任。2009年,《刑法修正案(七)》規定了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的罪責。本文針對組織、領導傳銷活動案的罪名、各類主體的刑事責任、罪數和追訴標準等問題進行探討。
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罪的處罰
組織、領導以推銷商品、提供服務等經營活動為名,要求參加者以繳納費用或者購買商品、服務等方式獲得加入資格,并按照一定順序組成層級,直接或者間接以發展人員的數量作為計酬或者返利依據,引誘、脅迫參加者繼續發展他人參加,騙取財物,擾亂經濟社會秩序的傳銷活動的,處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罰金;情節嚴重的,處5年以上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一、關于適用罪名問題
我國目前確定罪名的模式是依據兩高司法解釋,而兩高確定罪名的司法解釋滯后于刑法修正案是一種客觀現象,但是,司法實踐中仍然需要應用罪名進行立案、偵查、逮捕、起訴、審判等刑事訴訟活動。為此,在兩高司法解釋出臺之前,我們應該科學、合理地對《刑法修正案(七)》第四條確定一個學理罪名。
危害行為是犯罪構成的核心要件,根據犯罪危害行為來確定罪名,才能使罪名達到法定性、準確性等要求。從《刑法修正案(七)》第四條:“組織、領導以推銷商品、提供服務等經營活動為名,要求參加者以繳納費用或者購買商品、服務等方式獲得加入資格,并按照一定順序組成層級,直接或者間接以發展人員的數量作為計酬或者返利依據,引誘、脅迫參加者繼續發展他人參加,騙取財物,擾亂經濟社會秩序的傳銷活動”的表述中,可提取出以下中心詞:一是“組織、領導”行為,二是“組織、領導”行為的對象是“傳銷活動”,據此,本條之罪名以“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罪”為宜。
二、關于傳銷活動中各類主體的刑事責任問題
1、傳銷活動的組織者、領導者
《刑法修正案(七)》將傳銷活動的組織者、領導者作為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罪的犯罪主體。所謂傳銷活動的組織者,是指倡導、發起、策劃、組建傳銷組織的為首分子,在傳銷組織中處于核心地位,其組織行為具體表現為創建組織,設立章程,規定層級,確定計酬規則、傳銷機制、組織紀律和行為規則,發展組織成員等。傳銷活動的組織行為是整個傳銷活動犯罪的源頭行為,使傳銷組織從無到有,呈滾雪球式的膨脹發展,其社會危害性尤烈。所謂傳銷活動的領導者,是指在傳銷組織中處于領導地位,對傳銷活動進行策劃、決策、指揮、協調,以及處理組織內部重大問題等行為,在傳銷組織和傳銷活動中處于中心地位,對傳銷組織的運轉、傳銷活動的開展起關鍵作用。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罪的組織者、領導者應負刑事責任。
2、傳銷活動的一般參加者
傳銷組織內部結構大體上采取五級三階制,由低到高呈金字塔型,其中,低級低階的一般參加者為數眾多。對于一般參加者,有觀點認為,傳銷活動是以拉人頭發展下線、繳納入門費為特征的,在傳銷組織的層級結構中,只要不是最低級、最低階的人員,都有拉人頭發展下線的行為,都屬于傳銷活動的組織者。本文認為,一般參加者雖然也有拉人頭行為,但其拉人頭對象限于親友、同學、同事范圍,傳銷活動一般參加者既是違法者,又是受害者。對傳銷活動一般參加者,如果一律予以追究刑事責任,則打擊面過大,容易激起糾紛甚至抗法行為,而采取行政處罰方式進行整治和教育,比較有利于瓦解、摧毀傳銷組織,也可以防止新的傳銷組織的產生。
3、傳銷組織的中層人員
除了組織者、領導者和一般參加者之外,在傳銷組織中,還有處于中間層級的人員。對于中層人員,應否定罪處罰,存在分歧意見。有觀點認為,《刑法修正案(七)》的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罪,其打擊范圍僅限于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的極少數人,是傳銷組織金字塔結構的頂層人物,中層人員不屬于刑法打擊對象。也有觀點認為,中層人員是傳銷組織的骨干分子,直接推動傳銷組織膨脹發展和傳銷違法活動的開展,應該追究其刑事責任。
本文認為,司法實踐中,對于傳銷組織的中層人員,應根據其主觀心理態度、客觀行為表現和在傳銷組織、傳銷活動中所起的實質作用,予以區別對待。對那些不僅加入傳銷組織的態度是積極主動的,而且實施傳銷活動的態度也是積極主動的,其主觀心理態度通過其加入傳銷組織和實施傳銷活動的行為表現出來,且實施傳銷活動具有策劃、決策、指揮、協調等行為特征的中層人員,應視為傳銷活動的領導者,以領導傳銷活動罪定罪處罰。對那些被誘騙、被脅迫而加入傳銷組織,且在傳銷活動中消極應付,雖然處于中間層級,但其斂取財物數額不大,個人實際累計計酬相當于自身繳納入門費的;所發展傳銷參與人員為數不多,且未造成其所發展人員傾家蕩產、生活無著后果;在傳銷活動聚眾擾亂社會秩序違法犯罪行為中起次要作用的中層人員,應視為一般參加者,可不以犯罪論處,予以行政處罰和教育。
三、關于罪數問題
最高人民法院“法釋〔2001〕11號”《關于情節嚴重的傳銷或者變相傳銷行為如何定性問題的批復》稱:實施上述犯罪(傳銷行為構成非法經營罪),同時構成刑法規定的其他犯罪的,依照處罰較重的規定定罪處罰。而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刑法修正案(七)(草案)》說明:“建議在刑法中增加組織、領導實施傳銷行為的組織的犯罪,對實施這類犯罪,又有其他犯罪行為的,實行數罪并罰。”筆者認為,對于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罪,同時又構成刑法規定的其他犯罪的,是否實行數罪并罰,應該從法理上予以準確判定。
1、堅持法律擬制優先原則
如果刑法明確規定實行數罪并罰的,則屬于法律擬制,無疑要遵照執行數罪并罰規定。但是,正式頒布的《刑法修正案(七)》并未作此規定。因此,對于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罪,由于不存在法律擬制,不宜一律實行數罪并罰。
2、厘清一罪情形的適用原則
實施組織、領導以推銷商品、提供服務等經營活動為名,要求參加者以繳納費用或者購買商品、服務等方式獲得加入資格,而騙取參加者財物的傳銷行為,該行為在構成組織、領導傳銷罪的同時,也可能構成非法經營罪、詐騙罪等。表面上看,組織、領導傳銷活動行為與非法經營、詐騙之間,是基于一個犯罪意圖所支配的數個不同的罪過,實施一個危害行為而觸犯兩個以上異種罪名的犯罪形態,屬于想象競合犯,應該擇一重罪處罰。然而,從犯罪構成的客觀要件上看,非法經營罪是指違反國家規定,非法從事經營活動的行為;詐騙罪是指以非法占有為目的,用虛構事實或者隱瞞真相的方法騙取財物的行為,刑法的這些規定與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罪的規定,存在著法條所規定犯罪構成要件內容上的重合或交叉,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罪與非法經營罪、詐騙罪等,實質上屬于法條競合,適用特別條款優于普通條款,作為單純的一罪,以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罪定罪處罰。
3、準確認定組織犯的罪數
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罪的組織者、領導者屬于典型的組織犯,是傳銷活動共同犯罪故意的肇始者、傳銷行為的策劃者,對整個共同犯罪起著支配、制約作用,除了組織、領導傳銷活動以外,還有可能策劃、安排、授意他人采取非法拘禁、綁架、傷害、殺害等脅迫手段,甚至是煽動、慫恿傳銷受害者聚眾鬧事,而同時構成刑法規定的其他犯罪。
一般情況下,主觀上,傳銷活動組織犯應當預見所策劃、安排、授意、煽動、慫恿的實行行為的后果,并且在意志因素上放任了這種行為的發生;客觀上,傳銷組織有著非常明確的騙取錢財目的、非常嚴密的組織計劃,特別是傳銷組織犯通過各種方式對參與人員進行洗腦,使傳銷人員迷失心性,產生類似于宗教理念一樣的心理驅動力,而淪為組織犯貪欲意志所左右的工具。因此,只要實行犯實施的非法拘禁、綁架、傷害、殺害、沖擊國家機關等行為是傳銷組織犯制定、組織的計劃的組成部分,是為實現整個傳銷活動而實行的,不論行為的性質、危害的范圍及程度,都不違背傳銷組織犯的主觀意志,組織犯都應承擔刑事責任,一般不宜從中劃定是否實行過限。根據刑法第二十六條第三款、第四款規定,即“對組織、領導犯罪集團的首要分子,按照集團所犯的全部罪行處罰”、“對第三款規定以外的主犯,應當按照其所參與的或者組織指揮的全部犯罪處罰”,對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罪的組織者、領導者實行數罪并罰。
但是,也可能存在著組織者、領導者對所組織、領導的傳銷行為有具體的要求,特別是有明令禁止性要求的情況下,如果實行犯的行為明顯違背這種要求,確實構成實行過限的,組織者、領導者對此不承擔刑事責任,不適用數罪并罰。
四、關于追訴標準問題
有觀點認為,《刑法修正案(七)》將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罪作為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條之一,其追訴標準應參照合同詐騙罪追訴標準,以騙取財物數額五千元至二萬元以上為起點。本文認為,傳銷活動的危害不僅在于其騙取財物,侵犯公私財產,破壞市場經濟秩序和金融管理秩序,也在于其沖擊賴以維護社會穩定的親情、友情、誠信等倫理體系,侵犯公民人身權利,破壞社會管理秩序,具有多重社會危害,僅以涉案金額作為追訴標準,不足以反映其社會危險性,不完全符合罪刑相適應的刑法基本原則。再者,從犯罪理論角度,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罪是行為犯,只要實施刑法規定的組織、領導傳銷活動這一危害行為,即構成犯罪,應予追究刑事責任。
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罪是什么
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罪,是指以推銷商品或提供服務等經營活動為名,要求參加者以繳納費用或者購買商品、服務等方式獲得加入資格。
而且并按照一定順序組成層級,直接或者間接以發展人員的數量作為計酬或者返利依據,引誘、脅迫參加者繼續發展他人參加,騙取財物,擾亂經濟社會秩序的傳銷活動。
1、刑法條文
(根據刑法修正案七修改)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條的規定:組織、領導以推銷商品、提供服務等經營活動為名,要求參加者以繳納費用或者購買商品、服務等方式獲得加入資格,并按照一定順序組成層級,直接或者間接以發展人員的數量作為計酬或者返利依據,引誘、脅迫參加者繼續發展他人參加,騙取財物,擾亂經濟社會秩序的傳銷活動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罰金;情節嚴重的,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2、構成要件
(一)客體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體為復雜客體,既侵犯了公民的財產所有權,又侵犯了市場經濟秩序和社會管理秩序。本罪的犯罪對象是公民個人財產,通常是貨幣。傳銷常伴隨偷稅漏稅、哄抬物價等現象,侵犯多個社會關系和法律客體。
(二)客觀要件
本罪在客觀方面表現為違反國家規定,組織、從事傳銷活動,擾亂市場秩序,情節嚴重的行為。但不是所有的傳銷行為都構成犯罪,情節一般的,屬于一般違法行為,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予以行政處罰;只有行為人實施傳銷行為情節嚴重才構成犯罪,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另外,要區分傳銷罪與直銷活動中的違規行為。若在直銷行為中出現夸大直銷員收入、產品功效等欺騙、誤導行為,應由直銷監管部門處以行政處罰,而不應視為傳銷罪。
情節嚴重的認定應結合傳銷涉案金額、傳銷發展人員數量、傳銷中使用的手段、傳銷造成的影響等多方面因素綜合衡量。
(三)主體要件
本罪主體是一般主體,凡達到法定刑事責任年齡、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構成本罪。本罪追究的主要是傳銷的組織策劃者,多次介紹、誘騙、脅迫他人加入傳銷組織的積極參與者。對一般參加者,則不予追究。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于1999?年6?月18?日《關于審理單位犯罪案件具體應用法律有關問題的解釋》第2?條規定:“個人為進行違法犯罪活動而設立的公司、企業、事業單位實施犯罪的,或者公司、企業、事業單位設立后,以實施犯罪為主要活動的,不以單位犯罪論處。”故對專門從事傳銷行為的公司,依照司法解釋的規定,不以單位犯罪論處,而對其組織者和主要參與人以自然人犯罪定罪處罰。
(四)主觀要件
本罪在主觀方面表現為直接故意,具有非法牟利的目的。即行為人明知自己實施傳銷行為,為國家法規所禁止,但為達到非法牟利的目的,仍然實施這種行為,且對危害結果的發生持希望和積極追求的態度。
以上就是律霸網小編對于傳銷的相關知識的詳細介紹,對于任何的傳銷以及組織傳銷活動的人員是會進行嚴厲的處罰,還會進行資金的罰款,如果對于該方面的處罰還存在任何的問題,積極進行咨詢,不要輕易上當。希望可以幫助大家。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企業變更后員工合同怎么辦
2020-11-18警察能參與強拆嗎
2021-02-20知識產權入股公司解散可抵債嗎
2021-02-11夫妻離婚后房屋能否贈予對方
2021-02-16家暴屬于治安案件嗎
2020-12-28房產抵押貸款辦理條件有什么
2021-02-19公有住房轉讓手續有哪些
2020-11-30農村住房可以登記為個體戶經營場所嗎
2020-12-03崗位變更需要重簽合同嗎
2020-12-30工費必須繳納嗎
2021-02-13公司給員工調崗,造成員工被迫辭職需要給經濟補償嗎
2020-12-29理財保險公司破產了怎么辦
2021-03-15我國現有的幾種住房保險形式具體有哪些
2020-12-13買境外旅游保險產品時該在哪里買呢
2020-11-17意外死亡保險理賠的標準
2020-12-04因車輛丟失同時起訴停車場和保險公司應當如何處理
2020-12-17患白血病遭保險公司拒賠
2021-03-17什么是保險金
2020-11-09加入WTO對各行業的影響:保險業國際貿易論文
2021-02-04為什么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無法確權
2021-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