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正當競爭行為主要有哪些類別
一、不正當競爭行為的類別
1.采用假冒或仿冒等混淆手段從事市場交易,損害競爭對手的行為
根據《反不正當競爭法》的規定,屬于這類不正當競爭行為的有:
(1)假冒他人注冊商標。
(2)擅自使用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稱、包裝、裝潢,或者使用與知名商品近似的名稱、包裝、裝潢,造成和他人的知名商品相混淆,使購買者誤認為是該知名商品。
(3)擅自使用他人的企業名稱或姓名,引人誤認為是他人的商品。
(4)在商品上偽造或冒用認證標志、名優標志等質量標志,偽造產地,對商品作引人誤解的虛假表示。
2.商業賄賂行為
商業賄賂行為是指經營者在市場交易活動中,為爭取交易機會,特別是為獲得相對于競爭對手的市場優勢,通過秘密給付財物或者其他報償等不正當手段收買客戶的負責人、雇員、合伙人、代理人和政府有關部門工作人員等能夠影響市場交易的有關人員的行為。
3.引人誤解的虛假宣傳
引人誤解的虛假宣傳是指經營者利用廣告或其他方法,對商品的質量、制作成分、性能、用途、生產者、有效期限、產地等作引人誤解的宣傳的行為。引人誤解的虛假宣傳,既包括虛假宣傳,也包括引人誤解的宣傳兩種類型。
4.侵犯商業秘密的行為
經營者侵犯商業秘密的不正當競爭行為有以下幾種表現形式:
(1)經營者以盜竊、利誘、脅迫或者其他不正當手段獲取權利人的商業秘密。
(2)經營者披露、使用或允許他人使用以盜竊、利誘、脅迫或其他不正當手段獲取的權利人的商業秘密。
(3)經營者違反約定或者違反權利人有關保守商業秘密的要求,披露、使用或者通知他人使用其所掌握的商業秘密。
(4)第三人在明知或應知商業秘密是經營者通過不正當手段獲得并加以不法披露、使用或允許他人使用的情況下,仍然去獲取、使用或者披露權利人的商業秘密。
二、不正當競爭行為的特點
不正當競爭行為作為市場競爭機制產生的一種副產品,不僅具有其特定性,而且也有反映其本質的如下特點。
1.手段的多樣性。這種行為的實施者,主要是提供商品和服務的出賣人,有時也包括獲取商品和服務的購買人。但更多地表現為前者,他們在交易活動中為了取得或爭取交易機會和條件,并使自身處于交易的優勢地位,往往采取或運用種種不正當交易或競爭手段,如欺詐、假冒、排斥、引誘、賄賂、詆毀、貶低、隱瞞、混淆、串通、竊秘等等。這些不法競爭手段的多樣性、復雜性,不僅表明了現代市場交易與競爭的激烈性、復雜性與風險性,同時也證明了維護市場公平交易與公平競爭的艱巨性。
2.性質的違法性。這種行為的性質不是合法的,而是為法律所嚴格禁止并予以制裁的違法行為。這是因為行為者所采取的各種不正當交易手段,一是違反了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如《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及《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等,其行為本身不僅對其他經營者、消費者合法權益及社會公共利益造成不同程度的侵害,而且破壞了正常、公平、公正的社會交易秩序和競爭機制。二是違背了誠實信用等公平交易原則以及公認的商業道德。誠實信用原則是所有交易者在交易過程中必須遵守的重要原則,該原則要求交易者應以善意、誠實、公平的心理狀態進行交易與競爭活動,任何以非法或非正當手段所進行的違背誠實信用原則的競爭行為都是違法的,應受到法律制裁。
3.范圍的廣泛性。這種行為廣泛地存在于經濟領域的各個行業、部門以及交易者之間。由于各種類型的交易者、競爭者存在與活動的范圍是非常廣泛的,加上其交易的形式、手段、方法與目的的多樣,因而凡與競爭共存的各種不正當競爭行為就不可避免地、廣泛地存在于各個交易領域及過程之中。這是因為,一方面交易者為了謀取非法利益,規避法律,常常采取五花八門的不正當競爭手段,千方百計地使自己的產品或服務處于競爭優勢地位,他們所采取的不正當手段越多,不正當競爭行為存在的廣泛性就越大;另一方面,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和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競爭的方式和競爭的領域也在不斷地增多與擴大,舊有的傳統的不正當競爭手段、方式也在不斷地變化與翻新,并以新的形式與面貌出現,現代的新的不正當競爭的手段也將隨之不斷產生。因此,在現代市場競爭中,不正當競爭行為常以多種表現形式,廣泛地存在于各個經濟交換領域的每一個角落。
4.違法的交叉性。如前所述,這種行為是違反競爭法的違法行為。但這種行為的產生與出現,其本身不僅僅是違反競爭法,而且還可能同時違反了商標法、廣告法或產品質量法等法律的規定。因此,一種不當交易行為違反不正當競爭法的規定可能構成不正當競爭行為,反過來說,被認定為不正當競爭行為本身也可能是違反其他有關法律規范的違法行為,這樣在違反法律上有一定的交叉。這種同一違法行為同時違反兩個或兩個以上法律的現象稱之為法律競合,即我們在這里所說的違法的交叉性,但其行為交叉觸犯法律的范圍和領域都是市場交易或競爭領域。不正當競爭行為所具有的違法交叉性,表明它受多個法律的調整,因此,要求立法者在確定不正當競爭行為的范圍以及執法者在認定不正當競爭行為和適用法律時,應注意立法、司法與執法的相互協調關系。
上述知識就是小編對“不正當競爭行為的類別”問題進行的解答,我國法律對不正當競爭行為進行了規定,主要包括混淆行為、商業賄賂行為、虛假宣傳行為等,不同行為有不同的處罰。讀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深圳市二手房交易程序是什么
2021-01-17房產公司合并資質怎么處理
2020-11-21如何區分有限合伙人財產份額轉讓與合伙財產的轉讓
2020-11-30承兌匯票與支票有什么區別
2021-03-12民事調解后還可以保全嗎
2020-11-29如何中止對方探望孩子
2020-11-10婚禮上搶婚犯法嗎
2021-01-24重傷二級走簡易程序需要開庭嗎
2020-12-19違反買賣合同效力當事人怎么認定
2021-02-28請求中國協助送達傳票,代表對效力的承認嗎
2021-01-02放棄去世人的繼承權后有居住權嗎
2021-01-10申請強制執行如何銷案
2021-01-16集資房和統建房有什么區別
2020-11-10競業限制時間不得超過多久
2021-01-16變更勞動合同時職工應注意些什么
2021-01-31違反競業限制造成實際損失如何舉證
2020-12-11勞務分包合同應蓋什么印章
2021-01-07請假工資如何計算
2021-01-07生產者的產品責任法律是如何規定的
2020-12-15第一受益人參加訴訟的法律有什么作用
2020-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