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正當競爭的概念和特點是什么
不正當競爭行為,是指經營者違反《反不正當競爭法》的規定,損害其他經營者的合法權益,擾亂社會經濟秩序的行為。
(一)不正當競爭的行為主體是經營者。按照《反不正當競爭法》第2條的規定,經營者是反不正當競爭法上的違法主體。對于經營者的確定內涵,同條第3款指出:本法所稱的經營者,是指從事商品經營和營利性服務的法人、其他經濟組織和個人。在司法實踐中,某些從事帶有營利或收費性活動的事業單位,如醫院、科研院所、學校等應當視為經營者。
(二)不正當競爭行為發生在市場競爭活動之中。只有在市場競爭活動中才可能產生不正當競爭行為,非市場競爭行為不可能成為不正當競爭行為。這一特征是不正當競爭與一般民事侵權行為的區別所在。例如,對技術秘密權的侵犯,侵權人與受害人無競爭關系時應以一般侵權行為論,只有在侵權人與受害人存在競爭關系、以此損害受害人的競爭優勢的情況下才構成不正當競爭。
(三)不正當競爭行為違反反不正當競爭法。所謂違反反不正當競爭法,一是指行為違反該法的列舉性規定,二是指行為違反該法的一般性規定,三是指行為違背自愿、平等、公平、誠實信用的基本原則,違背公認的商業道德。
(四)不正當競爭的行為人損害的主要是同業經營者。反不正當競爭法列明的不正當競爭行為,主要是經營者對同業經營者造成損害的行為。經營者對其他人造成損害的,不屬于不正當競爭行為的范疇,應以其他法律處理。但是,由于競爭的廣泛性,在不同行業的經營者之間也存在不正當競爭的可能。如某食品生產企業在宣傳該食品的藥用價值時,以比較廣告的形式對某種藥品進行貶損,那么該食品生產企業的行為就構成了對不同行業的藥品生產企業的不正當競爭行為。
(五)行為結果對其他經營者造成損害,并擾亂社會經濟秩序。不正當競爭是一種有目的的排他性的行為,是以侵害相關競爭對手合法權益為直接目標的行為,不正當競爭行為的后果,不僅損害競爭對手,更重要的是阻礙市場競爭運行機制、擾亂市場經濟秩序。有些不正當競爭行為,只要行為出現就應當承擔法律責任,而無須考慮損害結果的發生。
不正當競爭的行為應該避免,不正當競爭行為發生在市場競爭活動之中。只有在市場競爭活動中才可能產生不正當競爭行為,非市場競爭行為不可能成為不正當競爭行為。還有其他相關問題想要了解,歡迎咨詢律霸網的免費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房屋轉租協議范本
2020-12-12公安局能介入征地折遷嗎
2020-11-17對廣播電視組織權的限制有哪些
2020-12-02著作權糾紛案件的訴訟時效
2020-12-08保證書里面的提到賠償費用有法律效力嗎
2021-03-10股權質押合同怎么寫
2021-02-09外匯保證金交易是怎樣的
2021-02-17房地產開發流程是什么
2021-02-12合同債權的權能與特點有哪些
2020-12-20一線城市樓市退燒,2020北京房產最新政策
2021-02-18開發商違反銷售廣告承諾該怎么做
2020-12-15外資房地產開發的基本程序
2021-03-10人身保險合同多久未支付保險費合同失效
2021-03-01保險合同必須要是書面形式的嗎
2020-11-20人身保險合同存在格式條款嗎
2021-03-14可以取消外資保險公司高管終身在中國任職資格的情形
2020-12-12中國保監會有權檢查外資保險公司哪些狀況
2021-02-19銀行貸款禁止投向保險公司嗎
2020-12-25車禍理賠需要哪些資料
2020-12-23公司拖欠五年保險如何維權
2021-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