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首制度的特征是什么
(一)自首的概念
根據我國《刑法》第67條的規定,自首分為自首和“以自首論”兩種情況。在刑法理論上稱前者為一般自首,后者為特別自首或準自首。一般自首是指犯罪分子犯罪以后自動投案,如實供述自己罪行的行為。特殊自首,又稱準自首或余罪自首,是指被采取強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實供述司法機關尚未掌握的本人其它罪行的行為。由此,我們可以將自首的定義歸納如下:自首,是指犯罪人犯罪以后自動投案,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或者被采取強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犯罪,如實供述司法機關還未掌握的本人其它罪行的行為。
(二)、自首制度的特征
1、自首是一種犯罪后的表現
自首發生在犯罪以后,在通常情況下是行為人的一種悔罪表現。犯罪人在犯罪以后對于犯罪的態度,對于犯罪人的處罰具有重要意義。有些犯罪人在犯罪以后不思悔改逃避制裁,甚至重新犯罪;有些犯罪人在犯罪以后能夠主動坦白交代自己的罪行;還有些犯罪人甚至投案自首。由此可見,自首是犯罪后行為人的悔改表現之一。這種悔改并非只停留在口頭上,而且還要付諸實際行動,這就是投案自首。因此,自首是行為人的一種行為,在通常情況下是投案行為。如果犯罪以后行為人雖然內心悔罪,但并未投案,仍然不能構成自首。
2、自首是一種犯罪人的類型
自首的犯罪人,在刑法理論上往往稱為自首犯,這是與累犯相對應的一種犯罪人的類型。根據犯罪人在犯罪以后具有自首情節,我們可以將其稱為自首犯。自首者是犯罪人中人身危險性較小的一類犯罪人。根據我國刑法規定,對于自首犯,可以從寬處罰。
3、自首是一種從寬處罰的刑罰制度
我國刑罰具有預防犯罪的目的,對于犯罪分子實行懲辦與寬大相結合的政策。除對極少數罪行極其嚴重的犯罪分子,必須判處死刑立即執行的以外,對于絕大多數犯罪分子都是實行懲罰與教育改造相結合,使其改惡從善,化消極因素為積極因素。對于愿意悔改自首的犯罪分子,根據其犯罪事實和具體情況,依照國家的法律和政策可以從寬處罰。所以,我們應當把自首理解為體現我國刑罰目的的一種刑罰制度。
(三)、自首制度的現實意義
正確地適用自首制度,對于鼓勵和引導犯罪分子自動投案,該過自新,對于爭取、挽救、改造犯罪分子中的多數,孤立、打擊少數,分化瓦解頑固的犯罪分子,從而有效地實施刑罰預防犯罪的目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特對自首的現實意義進行闡述。
(1)有助于“懲辦與寬大相結合”刑事政策的貫徹執行
“懲辦與寬大相結合”刑事政策的內容具體表現為:“坦白從寬,抗拒從嚴,立功折罪,立大功受獎。”我國刑法以此為指導,制定了一系列的刑罰制度,如累犯從重,自首從輕等。因此,我國刑法把自首從輕作為一項刑罰制度加以規定,并以國家強制力保證其實施,必將促進“懲辦與寬大相結合”刑事政策的貫徹執行,使其在同刑事犯罪作斗爭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2)有助于降低司法機關的追訴成本和提高破案率
犯罪的危害性是多方面的,主要而直觀的表現在犯罪行為本身給社會造成的客觀的損害,對人的生命的剝奪,對財物的損害等等之類,但也必須看到,犯罪行為發生后給社會造成的另一種損耗——司法機關依法履行自己職責所消耗的司法成本——也是很重要的。一個刑事案件發生后,司法機關在偵查、起訴、審判、執行中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財力、物力。并且往往是投而不得,偵而不破,這樣對司法機關、對整個社會都是一筆很大的支出,或者可以說是一種巨大的浪費,當前犯罪中經濟犯罪比重越來越大,手段越來越隱蔽,同時案件數量也成幾何數增長,給司法機關的工作提出了嚴峻的挑戰。犯罪人如能向司法機關自動投案,既省卻了從立案偵查到緝拿歸案這一過程的巨大支出,也大大的提高了司法機關偵破案件的比率,同時罪犯是對案件最有發言權的人,他們如實供述犯罪行為,為司法機關調查取證提供了全面可靠的線索,為及時而準確地處理案件創造了便利條件,便于樹立司法機關的良好形象。
(3)給犯罪人提供一個棄暗投明的機會,可以促使其悔悟向善重新做人。
懲辦與寬大相結合是我們同犯罪做斗爭的基本政策。刑罰的目的不僅是懲罰犯罪,更主要的是預防犯罪,為達到這個目的,并不一定非得依靠嚴歷的懲罰來完成,刑罰具有一定的功利性,只要能達到預防犯罪的最終目的,我們可以在制度方面進行一些特殊的設置,當然這是在遵循刑法的其他基本原則的前提下的設計。自首制度,為犯罪人在犯罪之后改惡從善開啟了方便之門,也是這樣一種設計的結果。社會學、犯罪心理學的研究成果表明,作案人在實施犯罪行為后,會產生種種復雜的心理,與之相適應,會有不同的行為表示,最重要的就是表現為一種恐慌,因懼怕罪行敗露受刑罰制裁而惶惶不可終日,何去何從,猶豫不決。如果對他們置之不理,這些人就可能逃避司法機關的偵查,甚至破釜沉舟,繼續犯罪,繼續危害社會,危害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如果能夠給他們指出一條悔過自新的光明之路,這些人就可能甩掉包袱,棄舊圖新。在這種利益權衡的過程中,他們最有可能傾向于對自己最為有利的選擇,自首制度恰恰就是在這種情形下發揮作用,為犯罪分子棄惡從善提供了一個外在的動力。自首往往是基于悔悟,即便不是基于悔悟,僅是為了求得從寬處罰這種功利目的而自動投案,本身也是從善的一種表現。因此,自首就成為評判犯罪人主觀惡性程度的一個不可忽視的因素,屬于刑罰裁量的情節之一。對自首犯的從寬處罰,使罪刑相適應,不僅符合我國的刑罰目的,也有利于改造犯罪分子。
3、刑罰的目的
對于行為人是否構成自首的認定。刑罰的目的是指國家制定、適用、執行刑罰所期望達到的結果。通行的刑法理論認為,我國刑罰的根本目的是預防犯罪而不是懲罰。對犯罪的預防又包括一般預防與特殊預防兩個方面。一般預防是通過對刑罰的規定及對犯罪人的適用,對社會上的其他人,主要是對那些不穩定分子產生阻止其犯罪人的作用。特殊預防是指通過對犯罪人適用刑罰從而預防再次實施犯罪,從根本上說不是因為他們犯了罪要對他們進行懲罰,而是通過對其進行教育改造,避免他們再次犯罪。自首的本質在于犯罪分子悔罪,自愿澄清其犯罪事實并承擔相應法律責任,一定程度上表明了自首犯危險性的減小。正確適用自首制度,可以鼓勵和引導犯罪人自動投案,改過自新,“使刑罰目的的實現過程在一定程度上因犯罪人的自動歸案而拓展到犯罪行為實施之后,定罪量刑之前,促使罪犯的自我改造更早開始”促進犯罪預防效果的實現。因此,只要犯罪分子能對自己的犯罪行為真心認罪,并確實悔過,保證不會再犯,便達到了預防的目的,而對自首認定的從寬、對自首情節的積極肯定將使刑罰特殊預防目的的實現更加順利。
以上就是律霸小編為您整理的關于“自首制度的特征是什么”問題的相關知識,本網站為您提供專業的律師咨詢,如果您還有任何疑問,歡迎進入律霸網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企業破產需要支付經濟補償金嗎
2021-01-30民營企業和私營企業區別
2021-02-23女職工禁忌從事的勞動范圍怎么規定
2020-12-02無效婚姻會有記錄嗎
2021-01-30公章能代替合同章嗎
2020-11-192020年什么情況下累犯能判緩刑
2021-03-06坐公交車受傷誰承擔責任
2020-12-18借款到期日超過三年還能起訴嗎
2021-02-13建筑工傷的勞動關系在停工留薪期間可以解除嗎
2021-01-31房屋抵押給擔保公司后能否買賣
2021-01-15代位繼承人生活困難的話可以要求多分遺產嗎
2021-02-15解除勞動合同工傷保險有效嗎
2021-02-23違反三性是否導致勞務派遣失效
2021-01-16如何選擇定期壽險或終身壽險
2020-12-22坐飛機購買航空意外險有必要買嗎
2020-12-09人身意外傷害保險的賠償范圍是什么
2021-02-24保證保險合同與保證擔保合同有哪些區別
2021-01-01被搶新車變舊車 保險公司到底該不該賠
2021-01-23責任書出來后保險多久理賠
2021-02-08保險的作用
2021-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