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新刑法第67條的規定,對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其中,犯罪較輕的,可以免除處罰。這一規定,首先應當理解是在立法中對于自首犯從寬處罰的根據。如果對自首犯不能正確地適用刑罰,那么正確認定自首就失去了意義。
下面僅就司法實踐中的幾個情節談一下對自首的處罰原則。
一是要考慮法定的從重、從輕情節。具有法定從重情節,特別是具有法定"應當"從重情節的,一般應當從重處罰,可不考慮自首從輕或減輕處罰情節。具有法定從輕情節,如共同犯罪中的從犯、脅從犯、防衛過當犯、未成年人犯、犯罪中止等,應當將自首情節與其他法定從輕情節綜合考慮,確定具體的刑罰。
二是從犯罪的輕重考慮。一般來講,犯罪較輕的,可以減輕或免除處罰;犯罪較重的可以從輕或減輕處罰;罪行特別嚴重、犯罪手段極為惡劣、后果特別嚴重、民憤極大或犯罪之前,即預謀犯罪后投案,鉆法律的空子的,可不從輕處罰。
三是從自首者的人身危險性考慮。自首者人身危險性大的,如慣犯、累犯、再犯等犯罪惡習很深者可以不從輕,或從輕幅度小一些;對于人身危險性小的偶犯、初犯等,則可以從輕,且幅度可適當大一些。因而,相同的自首情節,可能會因自首者的人身危害性不同而受到不同的處罰。
總之,只有正確界定自首并掌握處罰原則,才能在司法實踐中使自首制度得到完善的實施。
一般自首,是指犯罪以后自動投案,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的行為。其成立條件是:
1.犯罪以后自動投案。
自動投案,一般是指犯罪事實或者犯罪嫌疑人未被司法機關發覺,或者雖被發覺但犯罪嫌疑人尚未受到訊問、未被采取強制措施時,直接向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投案,從而將自己置于司法機關的合法控制下,接受司法機關的審查與裁判的行為。根據自首制度的立法精神與有關司法解釋,下列情形也應視為自動投案:
(1)犯罪嫌疑人向所在單位、城鄉基層組織或者其他有關負責人員投案的;(2)犯罪嫌疑人因病、傷或者為了減輕犯罪后果委托他人先代為投案的,或者先以信、電投案的;(3)罪行尚未被司法機關發覺,僅因形跡可疑,被有關組織查詢或者司法機關盤問、教育后,主動交代自己的罪行的;(4)犯罪后逃跑,在通緝、追捕的過程中,主動投案的;(5)經查實犯罪嫌疑人確已準備投案,或者正在投案途中,被司法機關捕獲的;(6)并非出于犯罪嫌疑人主動,而是經親友規勸、陪同投案的;(7)司法機關通知犯罪嫌疑人的親友,或者親友主動報案后,將犯罪嫌疑人送去投案的。
犯罪人的投案動機是多種多樣的,有的是出于真心悔悟,有的是為了爭取寬大處理,有的是因為親友勸說,有的是由于潛逃后生活所迫。自動投案意味著犯罪人自己主動投案,但任何投案都必然基于一定的原因,不要將引起犯罪人投案的原因看成是犯罪人被迫的結果,不要因為出于爭取寬大處理或生活所迫的動機而否認投案的自動性。但是,下列情形不能視為自動投案:(1)犯罪嫌疑人先投案交代罪行后,又潛逃的;(2)以不署名或化名將非法所得寄給司法機關或報刊、雜志社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商標駁回復審期限要多久
2021-01-11解約定金必須注明嗎
2021-01-31贍養義務包括過世夫妻的父母嗎
2021-01-25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已承擔保證責任的保證人向其他保證人行使追償權問題的批復
2020-12-19案外人無法通過執行異議之訴救濟時可不可以提起另案訴訟
2020-11-16醫療保險長期未繳納如何賠償
2021-01-01保管人要履行的保管義務是什么
2020-12-25強制執行有哪些性質
2021-02-08怎么區分婚前財產和婚后財產
2020-11-25勞動規章制度怎么舉證
2020-11-15勞動監察部門能否確立勞動關系
2021-02-10若公司倒閉該如何賠償員工
2021-02-12如何區別勞動工傷和人身損害呢
2021-03-21從一起海上貨物運輸保險合同糾紛案談起
2021-02-04保險的原則是什么
2021-01-15船舶沉沒保險人拒付是否合法
2020-12-16未按期交費保險公司可以不賠償嗎
2020-12-29保險合同違約責任形式有哪些
2021-01-16買了不計免賠為什么不能全賠
2021-03-24保險逾期未交由誰承擔責任
2020-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