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拆遷方逼遷怎么收集證據?
在房前屋后安裝監控攝像頭是實踐中較為常用的有效手段。在報警后若公安機關人員遲遲不到現場,被征收人也要自行做好拍照、錄像等取證工作,將違法行為所導致的損害事實記錄清楚。
征地拆遷過程中7種常見的逼遷手段:
第一:斷水斷電、挖坑堵路等制造生活不便。
第二:威脅、跟蹤、恐嚇等擾亂生活安寧。
第三:砸玻璃、破壞門窗等增加恐懼心理。
第四:不分場合、不分時間用高音喇叭制造噪音擾亂正常生活。
第五:以其親屬相威脅等株連式逼遷,家里有公職人員的,不簽協議就辭退。
第六:趁被拆遷人家里沒人,或者還在夜間熟睡,就把被拆遷人從夢中拖出房間,然后趁機實施拆遷。
第七:不間斷的疲勞戰術,雇傭社會閑散人員以談判為名長時間待在被征收拆遷人家里或將被拆遷人“請到”賓館或招待所多人輪流與其協商拆遷協議。
二、拆遷補償分類
拆遷補償大多按照土地性質和房屋的使用用途兩種情況來分類。
1、土地性質分類
拆遷補償根據土地性質可以分為國有土地上的房屋拆遷補償和集體土地上的房屋拆遷補償兩種。
以前,國有土地和集體土地上的房屋征收分別是由《拆遷條例》和《土地管理法》調整。城鄉間兩種不同的地權,適用兩種不同的征收補償制度。2011年新頒布的《征收條例》適用于城市范圍內國有土地上的房屋征收,對于集體土地上的拆遷仍然依據《土地管理法》,這導致了同樣是房屋征收與補償,城鎮與農村適用不同的法律法規,造成了立法和執法上的不公平。為了解決城鄉實行不同的征收補償制度的問題,正在修改之中的《土地管理法》,將參照《征收條例》中確立的基本原則,國有集體土地有望實現同價同權。
2、使用用途分類
拆遷補償根據房屋用途可以分為住宅房屋拆遷補償和非住宅房屋拆遷補償兩種。
房屋用途取決于兩個方面:一是土地的用途,它決定了房屋用途的走向;二是規劃設計的用途,它決定了房屋用途的內容。“住宅”是專供居住的房屋,“商業服務用房”是從事商業和為居民生活服務所用的房屋,二者是兩種完全不同用途的房屋。正是房屋的用途區別,其在設計規劃上和建筑結構上還有價值產生都有所不同,因此拆遷補償也有所不同,遂分開處理。
綜合上面所說的,拆遷方一般就是專門作拆遷工作的部門人員,但拆遷也是必須要按照法律規定的流程來進行辦理,如果遇到被拆遷方不同意是可以進行協商,而不是逼遷,不然這種行為就是違反了法律的規定,因此,作為被拆遷者就可以收集相關的證據來保障自己的利益。
實施強制拆遷的條件
遇到暴力拆遷怎么維權?
最新的房屋拆遷補償包括哪些項目內容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強制執行會涉及家人嗎
2021-01-28家庭冷暴力的類型
2021-01-22家暴離婚精神賠償標準是多少,家庭暴力如何取證
2020-11-17什么屬于精神出軌,法律有規定精神出軌嗎
2021-02-12離婚協議需要公證嗎
2021-03-18單位拒絕支付工傷賠償怎么辦
2020-12-12預約合同可否被強制執行
2021-03-23繼承權按照哪些序依次行使
2020-12-30房屋繼承公證的幾大注意事項
2020-11-14簽訂集體勞動合同的程序是什么
2021-01-02申請解除競業限制方式
2021-03-20如果公司倒閉了怎么追究損失
2021-01-17公司裁員如何賠償
2021-02-27實習期可以直接離職嗎
2021-03-06保險合同要怎么簽訂
2021-03-01保險人的概念是什么
2021-02-11哪些原因會導致保險合同終止
2021-03-18人身保險殘疾程度與保險金給付比例是怎么樣的
2021-01-05農村失地保險一次性交付需要多少錢
2021-03-03互聯網保險發展現狀是怎樣的
2020-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