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3月7日24時許,被告人舒某經預謀,攜帶尖刀、手套等作案工具到被害人吳某家搶劫,當其用刀撥開吳某家的門進入吳家時被吳發現,舒某即用刀朝吳的胸腹、腿臂等部位連續猛刺,然后又割開吳的頸部,將吳某當場殺死。一審法院以搶劫罪判處被告人舒某死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并處沒收個人全部財產。被告人舒某賠償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吳某丈夫施甲、吳某兒子施乙、吳-父、吳-母扶養費、死亡賠償金、喪葬費等共計58615元(其中死亡賠償金45070元、喪葬費6057元、施乙撫養費2496.135元、吳-父贍養費2496.135元、吳-母贍養費2496.135元)。二審裁定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爭議]
一審討論時,對該案的死亡賠償金在四位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間的數額分配原則及死亡賠償金的性質,產生了以下不同意見:
第一種意見是,先由施甲分得二分之一,吳某兒子施乙、吳-父、吳-母只能與施甲均分死亡賠償金的二分之一。理由是,死亡賠償金是因受害人死亡,致害人應給予受害人夫妻所在家庭的賠償,屬于吳某夫妻共有財產,依《繼承法》先由施甲分得二分之一,余下的二分之一由吳某兒子施乙、吳-父、吳-母與施甲均分。
第二種意見是,施甲與兒子施乙均分死亡賠償金的二分之一。理由是,死亡賠償金是因受害人死亡,致害人應給予受害人夫妻所在家庭成員的賠償,不僅僅屬于吳某夫妻共有財產,依《繼承法》由施甲、吳某兒子施乙均分。
第三種意見是,四位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應依《繼承法》規定的繼承順序共同繼承,平均分配,即吳某兒子施乙、吳-父、吳-母與施甲每人分得死亡賠償金的四分之一。
理由是,死亡賠償金在性質上是因受害人死亡,其家屬從致害人處獲得的賠償。《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規定,死亡賠償金按照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標準,二十年計算。但六十周歲以上的,年齡每增加一歲減少一年;七十五周歲以上的按五年計算。賠償數額計算上采取“繼承喪失說”,以受害人死亡導致的家庭整體收入減少為根據計算,這個“家庭整體收入減少的財產”,因受害人死亡,實際上已轉化為死者家庭成員共同獲賠的財產。同時,對參與分配的“家庭成員”的范圍也應有一個廣義的理解,它應包括與死者一起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員、被撫養人,還應包括與死者分家或不在一起共同生活的死者父母、子女等等家庭成員的賠償,其分配原則應與死者個人遺產相同,但在性質上并不完全等同于死者個人遺產,只是可預期的死者個人和家庭整體收入減少。在分配原則上應與《繼承法》規定的繼承順序和原則相一致。
[評析]
筆者認為第三種意見是正確的。但在司法實踐中,如果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沒有提出具體數額分配問題,法官不一定在判決中判的那么具體,可給諸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一定的自由協商的空間,也可進行調解,這樣有利于他們之間的和睦相處,如協商、調解不成可再判決,還可以在執行環節由法院人依法調處。但無論如何,死亡賠償金的分配原則是應當明確的。本案采取的就是這種方式。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若干問題的解釋》規定:直接受害人因損害事故死亡,其近親屬作為間接受害人享有獨立的損害賠償請求權。
第一,近親屬的范圍: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孫子女、外孫子女。
第二,關于財產中的死亡賠償金,因司法解釋采取繼承喪失說,應當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第十條規定的法定繼承順序,由配偶、父母和子女作為第一順序繼承人共同繼承。沒有第一順序繼承人的,由第二順序繼承人繼承。被繼承人子女先于被繼承人死亡的,由被繼承人子女的晚輩直系血親代位繼承。但同一繼承順序中,原則上按照共同生活的緊密程度決定繼承份額,而不適用《繼承法》第十三條規定的同一順序一般應當均等的原則。即死亡賠償金原則上應由家庭生活共同體成員共同取得。當事人未請求分割的,人民法院不予分割。當事人請求分割的,在考慮家庭共同生活緊密程度前提下,還應當同時考慮同一順序繼承人中可否單獨請求被撫養人生活費的情況,予以適當平衡。
根據上述司法解釋精神,本人認為,在該爭議中父母和妻子對丈夫的死亡賠償金享有共同所有權。如要求法院分割,因父母可以就被撫養人生活費另外得到賠償,法院可考慮家庭生活緊密程度對妻子分配適當多一些,予以平衡。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國家征地補償標準是怎樣的
2021-02-19留置人員看護屬于什么
2020-11-30破產保護的目的是什么
2020-11-24家暴沒有外傷怎么取證
2021-01-19房產己給贈與稅出售還付所得稅嗎
2021-02-18簽保密協議有保密費嗎
2021-03-24勞務外包的風險有哪些
2021-01-18勞動仲裁輸了可以打幾年
2021-02-25人身保險的保險費是怎么支付的
2021-01-24保險合同解除權的分類有哪些
2021-01-02保險代理人能為客戶提供的服務有哪些
2021-02-16海上貨運保險合同爭議仲裁案代理詞
2020-12-19承包合同上一定要寫金額嗎
2020-11-11土地流轉有哪些條件
2021-02-17拆遷補償財產分割起訴期限是多久
2021-02-14臨街住宅做經營,是按照住改非拆遷嗎
2020-11-20公租房拆遷補償不滿意應該怎么維權
2021-03-17光明新區拆遷人民防空警報設施的許可辦理(流程、材料、地點、費用、條件)
2021-03-02農村拆遷跟戶口有關系嗎
2021-02-07拆遷補償過程中的隱形陷阱有哪些
2021-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