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在日常的生活中經常會碰到網絡詐騙,很多人覺得這種網絡犯罪的被騙金錢應該是基本上不可能追回的,及時很痛恨這些詐騙犯但也無計可施,但其實法律中對于網絡詐騙的規定還是比較多的。那么網絡金融詐騙涉事金額定罪標準是怎樣的?小編會為大家帶來相關的標準的介紹。
一、網絡詐騙金額定罪
1、2000-5000元,達到詐騙罪標準。
2、數額較小,沒有達到2000元,尚不構成詐騙罪,但是違反社會治安,根據《治安管理處罰法》規定,處5~15日拘留,可并處1000元以下罰款。但如果詐騙行為累計數額超過2000-5000,就可以追究詐騙罪的刑事責任了。
二、網絡詐騙罪的構成要件
(一)客體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體是公私財物所有權。有些犯罪活動,雖然也使用某些欺騙手段,甚至也追求某些非法經濟利益,但因其侵犯的客體不是或者不限于公私財產所有權。所以,不構成詐騙罪。例如:拐賣婦女、兒童的,屬于侵犯人身權利罪。
詐騙罪侵犯的對象,僅限于國家、集體或個人的財物,而不是騙取其他非法利益。其對象,也應排除金融機構的貸款。因本法已于第193條特別規定了貸款詐騙罪。
(二)客觀要件
本罪往客觀上表現為使用欺詐方法騙取數額較大的公私財物。首先,行為人實施了欺詐行為,欺詐行為從形式上說包括兩類,一是虛構事實,二是隱瞞真相;從實質上說是使被害人陷入錯誤認識的行為。欺詐行為的內容是,在具體狀況下,便被害人產生錯誤認識,并作出行為人所希望的財產處分,因此,不管是虛構、隱瞞事實,只要具有上述內容的,就是一種欺詐行為。如果欺詐內容不是使他們作出財產處分的,則不是詐騙罪的欺詐行為。欺詐行為必須達到使一般人能夠產生錯誤認識的程度,對自己出賣的商品進行夸張,沒有超出社會容忍范圍的,不是欺詐行為。
(三)主體要件
本罪主體是一般主體,凡達到法定刑事責任年齡、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構成本罪。
(四)主觀要件
本罪在主觀方面表現為直接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財物的目的。
還有一些法律相關的延伸知識,所以日常生活中碰到這種情況一定要記得尋求法律的幫助,切忌給了犯罪分子逍遙法外的機會,不能容忍這種欺詐行為。
網絡侵權法律規定有哪些
參與網絡賭博量刑標準是什么?
互聯網發達的當代怎么避免網絡詐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合同未履行可否解除
2020-11-23借款合同違約責任的形式
2020-12-12人身損害鑒定標準
2021-02-05特殊工種提前退休法律怎么規定
2021-03-13事實婚姻關系的處理方式
2020-12-31中外合資商業銀行適用商業銀行法嗎
2021-02-21眾籌與非法集資的界限
2020-11-10學校是否可以做質押
2021-01-10承包經營權能否繼承
2021-01-16剛需購房具體需要注意什么呢
2020-11-18怎么變更勞動合同
2021-01-29購買壽險時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1-02-07意外險車禍賠付多少錢
2020-11-15產品質量和產品責任險
2020-11-26保險糾紛應該如何解決
2021-01-20人身保險合同應該包含哪些內容
2021-01-16從海運保險角度淺析國外進口商對貿易合同的選擇
2020-12-29購買婚嫁保險有哪些好處
2021-02-21車上人員責任險什么情況免賠
2020-12-13保險代理合同怎么寫
2021-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