詐騙在生活中隨處可見,隨著信息化社會的不斷發展,犯罪分子詐騙手段也在不斷的革新,如今通過網絡的詐騙不少數,主要是利用受害者的僥幸心理趁機騙取他人的財務,這個將會給受害者帶來嚴重的損失,我國房法規對此有嚴格的懲罰,那網絡詐騙4萬怎么判刑?下面就詳細介紹。
一、網絡詐騙4萬怎么判刑?
我國法律規定,詐騙罪是指以非法占有為目的,用虛構事實或者隱瞞真相的方法,騙取數額較大的公私財物的行為。
《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規定詐騙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詐騙案件具體應用法律的若干問題的解釋》一、根據《刑法》第一百五十一條和第一百五十二條的規定,詐騙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構成詐騙罪。個人詐騙公私財物8000元以上的,屬于“數額較大”;個人詐騙公私財物3萬元以上的,屬于“數額巨大”。
所以,網絡詐騙400塊錢并不構成犯罪,應承擔民事責任。
二、詐騙罪的構成要件
1、客體要件。本罪侵犯的客體是公私財物所有權。有些犯罪活動,雖然也使用某些欺騙手段,甚至也追求某些非法經濟利益,但因其侵犯的客體不是或者不限于公私財產所有權。所以,不構成詐騙罪。
2、客觀要件。本罪往客觀上表現為使用欺詐方法騙取數額較大的公私財物。首先,行為人實施了欺詐行為,欺詐行為從形式上說包括兩類,一是虛構事實,二是隱瞞真相;從實質上說是使被害人陷入錯誤認識的行為。欺詐行為使對方產生錯誤認識,對方產生錯誤認識是行為人的欺詐行為所致;即使對方在判斷上有一定的錯誤,也不妨礙欺詐行為的成立。
3、主體要件。本罪主體是一般主體,凡達到法定刑事責任年齡、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構成本罪。
4、主觀要件。本罪在主觀方面表現為直接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財物的目的。
我們的生活中存在很多的潛在危險,有時候我們一不小心就會掉進陷阱,一般最為常見的損失就是經濟上的損失,主要的形式就是詐騙,詐騙的手段如今已經發展成為了網絡詐騙,給受害者帶來嚴重的經濟損失。
什么是詐騙罪的構成要件
合同詐騙罪報案材料有哪些
犯詐騙罪應當如何處罰?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定金及定金罰則
2020-12-01政府采購法,罰款的情形有哪些
2020-12-20公司的股東會如何行使職權
2021-01-14行政處罰多長時間有滯納金
2020-11-21不出贍養費打官司能打贏嗎
2021-01-10女方離婚訴狀范本是怎樣的
2021-03-21不良記錄具體包括什么
2020-12-21對于未約定補償金的競業禁止協議有效嗎
2021-03-23拘留期間能否解除勞動關系
2020-12-08能否對離退休人員進行勞務派遣
2020-12-18部門取消可否成為企業單方調崗的合法理由
2020-12-09枯死老樹致人損害該如何求償
2020-11-17法律對重復投保的賠付金額是怎樣規定的
2020-12-17保險合同各條款的變更和更正
2021-01-24中國保監會有權檢查外資保險公司哪些狀況
2021-02-19保險合同免責條款的效力是怎樣確定的
2021-01-16保險代理都應該承擔哪些責任
2020-11-20被保險人 TheInsured
2020-11-27修改建設工程承包合同標準文本的通用條款是否有效
2021-01-20房產土地轉讓協議怎么寫
2021-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