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種新型詐騙方式,網絡詐騙隱蔽性強,手段多樣,不少人因此上當受騙過。遭遇網絡詐騙,如果金額比較大的話,受害人應該立即報警,交給公安機關處理,這是追回損失的有效辦法。公安機關會根據金額大小決定是否立案。那么被網絡詐騙沒立案怎么辦?下面我們一起聽聽小編的看法。
一、被網絡詐騙沒立案怎么辦?
1、如果警察不立案,你們有權要求他們出具不立案的通知書,告知不立案的理由;
2、如果你認為公安機關對應當立案偵查的案件沒有立案偵查,向檢察院提出的,檢察院應當要求公安機關對不立案的原因或者理由加以說明;
3、人民檢察院認為公安機關對應當立案偵查的案件而不立案偵查的,或者被害人認為公安機關對應當立案偵查的案件而不立案偵查,向人民檢察院提出的,人民檢察院應當要求公安機關說明不立案的理由。人民檢察院認為公安機關不立案理由不能成立的,應當通知公安機關立案,公安機關接到通知后應當立案。
二、網絡詐騙犯罪的量刑標準是怎樣的?
詐騙因犯罪地不同,刑事立案標準也不同,在三千至一萬元之間。實施網絡詐騙的屬于嚴厲打擊對象,會比一般的詐騙案立案標準稍低一些。因各省市對詐騙罪立案量刑標準不同,請再查詢犯罪地標準參考。
詐騙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處 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 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三、網絡詐騙犯罪的構成特征有哪些?
1.、犯罪客體
現實社會的種種復雜關系都能在網絡得到體現,就網絡詐騙犯罪所侵犯的一般客體而言,自然是為刑法所保護的而為網絡詐騙犯罪行為人所侵犯的一切社會關系。但是應當看到互聯網是靠電腦的連接關系而形成的一個虛擬空間,它實際并不存在。這里的網絡詐騙犯罪侵犯的是復雜的客體,網絡詐騙犯罪所侵犯的同類客體應是網絡上信息交流于共享得以正常進行的公共秩序。而其所侵犯的直接客體應是公私財物的所有權。應當指出,利用互聯網進行的騙情騙色不屬于本罪。
2、客觀方面
表現為違反有關計算機網絡管理法律、法規,利用互聯網實施了詐騙行為。虛構事實和隱瞞真相是本罪行為的兩種并列選擇形式,只要實施其中一種行為。便可構成本罪。至于采取什么方法虛構事 實或隱瞞真相,法律未作限定。因此,利用互聯網技術虛構事實和隱瞞真相,騙取公私財物同樣可以構成本罪。
3、犯罪主體
本罪的主體是一般主體,即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法人從網絡詐騙的具體表現來看,犯罪主體大多為14歲至40歲左右的年輕人,并且具有一定的網絡知識。但是不能認為具有網絡知識的人就是特殊的主體。
4、犯罪的主觀方面
網絡詐騙在主觀方面表現為直接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財物的目的,間接故意和過失不構成本罪。在本罪中,犯罪行為人具有明顯的“非要侵占不可”的念頭。這表明犯罪主體具有明顯的犯罪故意。而且,這種故意常常是直接的。并顯示了極強的主觀故意。
由此可見,遭遇網絡詐騙的受害人到公安機關報案后,如果對方沒有立案。當事人應該讓其出具不立案通知書,或者向人民檢察院投訴。針對網絡詐騙,公安機關是有一定立案標準的,只有金額超過兩千元才會受理。這就提醒大家,在報案的時候確認下金額是否達到標準。以上就是小編給大家總結的被網絡詐騙沒立案怎么辦的有關知識。
犯詐騙罪應當如何處罰?
詐騙罪量刑司法解釋
2020年應該怎樣有效預防銀行卡詐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一般醫療事故賠償幾萬
2021-01-25上海房屋拆遷補償標準
2021-02-25疫情延遲上班公司用年假抵合法嗎
2021-01-11試用期辭職需要提前幾天
2020-11-25發明專利與實用新型專利申報申請事項有哪些
2021-03-18反擔保成立要什么條件
2021-03-25探視權能接走住幾天嗎
2021-01-07勞務合同中的免責協議有效嗎
2020-11-22交叉要約能否直接成立合同
2021-01-10未約定授權期限合同不成立嗎
2020-11-14競業限制名字簽錯有效力嗎
2020-12-20勞動關系確認勞動關系爭議情形
2021-03-06勞動關系解除后用人單位須在15日內辦理檔案轉移手續
2021-02-28能否對離退休人員進行勞務派遣
2020-12-18使用假學歷如何處罰
2021-02-13團體意外險期限是多久
2021-03-02<保險法>之財產保險部分學習摘要
2021-03-17保險條款不符合《道法》 法院判無效
2021-02-08保險金請求權的時效是多長
2021-03-25如何在保險公司辦理理賠手續
2020-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