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傷鑒定
廣義的工傷鑒定包括勞動能力鑒定和致殘等級鑒定。
窄義的工傷鑒定指致殘等級鑒定。勞動能力鑒定也稱勞動鑒定,是指勞動者在生產工作中因種種原因造成勞動能力不同程度的損害,致使勞動者在部分、大部分或完全喪失勞動能力時,有關部門在醫學方面對其做出的鑒別和評定。通常情況下,我國的勞動能力鑒定工作只負責因工傷或因病而導致的勞動能力鑒定問題。
傷殘等級鑒定也稱工傷評殘,是勞動鑒定委員會在勞動能力鑒定技術小組認為工傷職工喪失勞動能力,需要評殘的基礎上,依據《職工工傷和職業病致殘程度鑒定》,對因工負傷或患職業病的職工傷殘后喪失勞動能力的程度和依賴護理的程度作出的判別和評定。一共有十個級別。
勞動鑒定與工傷評殘既有聯系又有區別。從性質上來說,勞動鑒定是工傷評殘的基礎。從程序上來說,是先鑒定后評殘。從范圍來說,勞動鑒定更大一些,即除對工傷(含職業病)進行鑒定外,還包括對因病或非因工負傷導致的暫時或永久喪失勞動能力的鑒定,其主要職能是從醫務方面對勞動者暫時或永久喪失勞動能力的狀況進行鑒定。而工傷評殘相對來說更專業、更嚴格,其職能是對工傷和患職業病職工永久喪失勞動能力的狀況進行的鑒定。二者的工作程序和判別依據也不同。但對于明顯的工傷(含職業病)案例來說,工傷評殘可以與勞動鑒定同時進行。
依據《勞動能力鑒定—職工工傷與職業病致殘等級分級》身體各部位骨折愈合后無功能障礙;如果骨折后行內固定手術,可以評定為九級傷殘,如果沒有行內固定手術,可以評定為十級傷殘。
二、依據《工傷保險條例》
第三十五條職工因工致殘被鑒定為七級至十級傷殘的,享受以下待遇:
(一)從工傷保險基金按傷殘等級支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標準為:七級傷殘為12個月的本人工資,八級傷殘為10個月的本人工資,九級傷殘為8個月的本人工資,十級傷殘為6個月的本人工資;
(二)勞動合同期滿終止,或者職工本人提出解除勞動合同的,由用人單位支付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和傷殘就業補助金。具體標準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
申請工傷認定的時間
《工傷保險條例》第十七條職工發生事故傷害或者按照職業病防治法規定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所在單位應當自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30日內,向統籌地區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遇有特殊情況,經報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同意,申請時限可以適當延長。
用人單位未按前款規定提出工傷認定申請的,工傷職工或者其直系親屬、工會組織在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1年內,可以直接向用人單位所在地統籌地區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
按照本條第一款規定應當由省級勞動保障行政部門進行工傷認定的事項,根據屬地原則由用人單位所在地的設區的市級勞動保障行政部門辦理。
用人單位未在本條第一款規定的時限內提交工傷認定申請,在此期間發生符合本條例規定的工傷待遇等有關費用由該用人單位負擔。
三、需要準備材料
《工傷保險條例》第十八條提出工傷認定申請應當提交下列材料:
(一)工傷認定申請表;
(二)與用人單位存在勞動關系(包括事實勞動關系)的證明材料;
(三)醫療診斷證明或者職業病診斷證明書(或者職業病診斷鑒定書)。
工傷認定申請表應當包括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原因以及職工傷害程度等基本情況。
工傷認定申請人提供材料不完整的,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應當一次性書面告知工傷認定申請人需要補正的全部材料。申請人按照書面告知要求補正材料后,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應當受理。
以上就是律霸網小編為大家整理相關內容。綜上所述,對于當事人的工傷鑒定并不只有傷殘等級鑒定,還包括有當事人的勞動鑒定。以確保工傷對當事人工作的實際影響,能夠更加準確地對當事人進行賠償。如還有其他疑問,歡迎在線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徇私舞弊罪的立案標準都有哪些呢
2020-12-29試用期解除勞動合同的條件有哪些
2021-03-02工傷已經認定,但老板不愿意賠怎么辦
2021-02-18死刑怎么才能改刑
2021-03-04交通事故理賠好了還可以起訴嗎
2020-11-08非法雇傭外國勞工如何處罰
2020-12-04有限合伙持有的股票能否質押
2021-01-07房產抵押貸款辦理條件是什么
2021-02-25什么是勞動合同變更
2021-03-20公司解散孕婦如何申請勞動仲裁
2021-01-06去勞動局投訴,勞動局會過來處理嗎
2020-11-16如何處理保險合同無效產生的后果
2021-01-20保險的作用具體有哪些
2021-02-11未及時變更保險合同會有什么法律后果
2021-02-10意外傷害保險,猝死是否理賠
2020-11-15對保險經紀人的禁止行為是如何規定的
2020-12-10投保后您可以享有哪些服務
2021-01-20失能
2021-01-25營業房拆遷補償如何評估
2021-02-10養殖場拆遷補償標準究竟是怎樣的呢
2020-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