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網絡詐騙現象層出不窮,這對于人們的私人財物進行了損害,并且嚴重危害著社會的和諧穩定。針對此現象,公安部門對此嚴厲打擊。由于網絡詐騙的特殊性,使得犯罪嫌疑人行蹤難尋,很多網絡詐騙人員沒有被捉拿歸案。那么網絡詐騙在逃人員自首會判刑多少年呢?
一、什么是網絡詐騙
網絡詐騙罪,是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利用互聯網采用虛擬事實或者隱瞞事實真相的方法。騙取數額較大的公私財物的行為。
(一)客體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體是公私財物所有權。有些犯罪活動,雖然也使用某些欺騙手段,甚至也追求某些非法經濟利益,但因其侵犯的客體不是或者不限于公私財產所有權。所以,不構成詐騙罪。例如:拐賣婦女、兒童的,屬于侵犯人身權利罪。
詐騙罪侵犯的對象,僅限于國家、集體或個人的財物,而不是騙取其他非法利益。其對象,也應排除金融機構的貸款。因本法已于第193條特別規定了貸款詐騙罪。
(二)客觀要件
本罪往客觀上表現為使用欺詐方法騙取數額較大的公私財物。首先,行為人實施了欺詐行為,欺詐行為從形式上說包括兩類,一是虛構事實,二是隱瞞真相;從實質上說是使被害人陷入錯誤認識的行為。欺詐行為的內容是,在具體狀況下,便被害人產生錯誤認識,并作出行為人所希望的財產處分,因此,不管是虛構、隱瞞事實,只要具有上述內容的,就是一種欺詐行為。如果欺詐內容不是使他們作出財產處分的,則不是詐騙罪的欺詐行為。欺詐行為必須達到使一般人能夠產生錯誤認識的程度,對自己出賣的商品進行夸張,沒有超出社會容忍范圍的,不是欺詐行為。
(三)主體要件
本罪主體是一般主體,凡達到法定刑事責任年齡、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構成本罪。
(四)主觀要件
本罪在主觀方面表現為直接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財物的目的。
二、網絡詐騙罪的立案標準
1、2000-5000元,達到詐騙罪標準。
2、數額較小,沒有達到2000元,尚不構成詐騙罪,但是違反社會治安,根據《治安管理處罰法》規定,處5~15日拘留,可并處1000元以下罰款。但如果詐騙行為累計數額超過2000-5000,就可以追究詐騙罪的刑事責任了。
三、網絡詐騙在逃人員自首會判刑多少年
網絡詐騙在逃人員自首可以相應減輕處罰。
參照《刑法》和《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詐騙案件具體應用法律的若干問題的解釋》的規定:詐騙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1、個人詐騙公私財物2千元以上的,屬于數額較大;個人詐騙公私財物3萬元以上的,屬于數額巨大。
個人詐騙公私財物20萬元以上的,屬于詐騙數額特別巨大。詐騙數額特別巨大是認定詐騙犯罪情節特別嚴重的一個重要內容,但不是唯一情節。詐騙數額在10萬元以上,又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也應認定為情節特別嚴重:
(1)詐騙集團的首要分子或者共同詐騙犯罪中情節嚴重的主犯;
(2)慣犯或者流竄作案危害嚴重的;
(3)詐騙法人、其他組織或者個人急需的生產資料,嚴重影響生產或者造成其他嚴重損失的;
(4)詐騙救災、搶險、防汛、優撫、救濟、醫療款物,造成嚴重后果的;
(5)揮霍詐騙的財物,致使詐騙的財物無法返還的;
(6)使用詐騙的財物進行違法犯罪活動的;
(7)曾因詐騙受過刑事處罰量刑的;
(8)導致被害人死亡、精神失常或者其他嚴重后果的;
(9)具有其他嚴重情節的。
2、單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以單位名義實施詐騙行為,詐騙所得歸單位所有,數額在5萬至10萬元以上的,應當依照《刑法》第一百五十一條的規定追究上述人員的刑事責任;數額在20萬至30萬元以上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五十二條的規定追究上述人員的刑事責任。
3、對共同詐騙犯罪,應當以行為人參與共同詐騙的數額認定其犯罪數額,并結合行為人在共同犯罪中的地位、作用和非法所得數額等情節依法處罰。
4、數額較小,沒有達到2000元,尚不構成詐騙罪,但是違反社會治安,根據《治安管理處罰法》規定,處5~15日拘留,可并處1000元以下罰款。但如果詐騙行為累計數額超過2000-5000,就可以追究詐騙罪的刑事責任了。
根據我國法律的規定,如果個人網絡詐騙的數額達到2000元以上的,那么就可以以詐騙罪追究行為人的刑事責任,而要是單位實施網絡詐騙的話則要求數額達到5萬元以上。
其實,如果網絡詐騙人員自首,法官在對于網絡詐騙人員在量刑過程中可以減輕處罰的。但是,網絡詐騙在逃人員具體會判刑多少年,是要依據網絡詐騙的數額來決定。但是,小編提醒大家,網絡詐騙人員一定要及時歸案,這對于自己是有利的。
微信詐騙被抓會有什么后果 ?
詐騙罪的形式處罰是什么?
什么是詐騙罪的構成要件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勞動局投訴多久給工資
2020-11-12涉外撫養管轄
2021-01-14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2021-02-09離職補償金標準是稅前還是稅后
2021-02-28中介格式合同有什么陷阱
2021-03-25被惡意調崗可以要求賠償嗎
2021-01-02建筑工程保險的除外責任是如何規定的
2021-03-01申請經營旅館業的備案手續
2020-11-30保險公司未盡告知義務難免責
2021-01-20交通責任認定書下來保險就可以賠款嗎
2021-02-11兩妻爭保險金受益權:誰能收益
2021-02-06降低企業履約風險的“保險杠”
2020-12-20被保險人的權力和義務
2020-11-16年輕白領必須走出的保險誤區
2021-02-17購買人身保險的注意事項
2020-11-20為什么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無法確權
2021-03-10宅基地沒蓋房拆遷怎么補償
2021-01-28自建房只有房產證拆遷補償多少錢
2021-02-23農村房屋拆遷補償標準是如何的
2020-11-23住房拆遷補償款計算標準是什么
2021-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