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未成年人犯罪能否稱之為“犯罪嫌疑人”
刑事訴訟中,犯罪嫌疑人是指被認為有犯罪行為而尚未被提起公訴的人,包括被報案、控告、舉報的人,被偵查機關立案偵查及被人民檢察院審查起訴的人。一旦被檢察機關提起公訴,犯罪嫌疑人就改稱為“被告人”。
根據我國刑法規定,已滿十六周歲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換言之,不滿十四周歲的未成年人即使實施了犯罪行為,亦不構成犯罪,不負刑事責任,對未達法定年齡的未成年人從刑事政策層面上予以非罪化處理。
所以,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年滿14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犯罪的,可以稱為犯罪嫌疑人,但有沒有罪,要經法院判決才能確定。
二、未成年人犯罪如何處罰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十七條 【刑事責任年齡】已滿十六周歲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險物質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
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八周歲的人犯罪,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因不滿十六周歲不予刑事處罰的,責令他的家長或者監護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時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養。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第二百八十條 對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應當嚴格限制適用逮捕措施。人民檢察院審查批準逮捕和人民法院決定逮捕,應當訊問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聽取辯護律師的意見。
對被拘留、逮捕和執行刑罰的未成年人與成年人應當分別關押、分別管理、分別教育。
以上就是關于未達刑事責任年齡的人犯罪應當如何稱呼的問題,不知道能否解答大家的問題呢?通過這篇文章可以看出,對于應當負刑事責任的人,我們才稱之為犯罪嫌疑人,而對于沒有達到刑事責任年齡的人,應當學習其他國家,制定一個專門的稱呼。如果您還有相關涉及您自身權益的問題需要找專業律師進行法律咨詢的,我們的網站隨時歡迎您訪問。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在學校被同學打了對方要求私了可以報警嗎
2021-02-05簽訂股東協議是否承擔責任
2021-01-28旅游中被強制購物,事后發現上當受騙如何處理
2021-02-16賠償委員會的組成及如何做出決定
2020-12-27臨時工在工地出了事故死亡能賠償多少錢
2020-12-16婚姻關系效力包括結婚時間嗎
2021-03-23辦口罩廠需要哪些資質
2021-02-03夫妻離婚后房屋能否贈予對方
2021-02-16廠房承租人死亡可以終止合同嗎
2020-11-30一方違約合同可以終止嗎
2020-11-20崗位調動了合同要重新簽訂嗎
2021-03-12人身保險合同的特征及主要條款有哪些
2020-12-02游客如何投保境外旅游保險
2021-01-23法院可以查封個人失業保險金嗎
2021-02-17二手車車險不予理賠的情況有哪些
2021-03-18青島交通死亡保險公司賠付標準
2020-12-17互聯網保險是什么
2020-12-23車子被撞對方全責,保險公司不賠應該怎么辦
2020-12-02保險欺詐需要承擔哪些法律責任呢
2021-02-11人身意外保險購買的過程中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1-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