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單方事故肇事逃逸怎么處罰?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交通事故處理程序規定》的相關規定,發生交通事故后逃逸的,如果尚未構成犯罪,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可以對其處以2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罰款的行政處罰。
并由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吊銷機動車駕駛證,且終生不得重新取得機動車駕駛證。機動車駕駛證核發地車輛管理所將對其終生不得重新獲取機動車駕駛證的決定記入全國公安交通管理信息系統備案。
肇事逃逸是交通肇事罪從重處罰的情節。交通肇事后逃逸,并已構成交通肇事罪的,將受到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刑事處罰。如果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將受7年以上有期徒刑的處罰。
二、交通肇事逃逸的構成要件是什么?
1、主觀方面
主觀方面即行為人的主觀動機,交通肇事后逃逸的動機一般是逃避搶救義務以及逃避責任追究。這種動機是積極的心理活動。雖然交通肇事罪是過失犯罪,但僅就逃逸行為而言,具有直接的行為故意。因此只有行為人對肇事行為明知,同時又有逃逸的直接犯意,才構成交通肇事后逃逸。因為從主觀方面來看,在犯罪惡意上是很小的,是對現場后果的害怕所致。但毫無疑問,其逃逸行為還是直接故意所致。所以無論何種情形,行為人在逃逸時都必須明知自己的行為造成了交通事故的發生,并對逃逸行為有直接的故意,這是行為人的主觀方面。
2、客觀方面
交通肇事后逃逸行為必須符合法律規定的情形。從刑法理論來看,認定行為人是否構成犯罪,最直接的便是對行為的客觀方面予以認定。對交通肇事后逃逸的行為,是最高院的《解釋》中規定了在五種情形的基礎上而逃跑的行為。這就可以明確交通肇事后逃逸是作為交通肇事罪量刑的加重情節來規定的。也就是說如果行為人的先前行為沒有違反交通運輸管理法規,或者雖有交通違規行為但該違規行為與結果沒有因果關系,或者行為人在交通事故中僅負同等責任或者次要責任,或者交通行為在所造成的結果尚未達到交通肇事罪基本犯的定罪標準的,或者在負事故全部責任或主責的情況下僅致1人重傷,但又不具備酒后駕駛、無執照駕車、無牌照駕車《解釋》規定的情形之一的,即便行為人事后有逃逸行為,也不能認定為交通肇事后逃逸。
綜上所述,在交通事故中,單方事故不會造成其他人員的傷亡,這樣的事故往往是導致公私財產損失。如果當事人肇事后逃逸,屬于違法行為。交警可以對其罰款或者治安拘留,逃逸行為是主觀惡劣的表現,當事人的駕駛證還會吊銷,之后不能再考取。
交通肇事逃逸罪量刑的標準是什么?
肇事逃逸一定會拘留嗎,怎么處罰?
最新交通肇事逃逸賠償標準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辦口罩廠需要哪些資質
2021-02-03無產權安置房繼承要繳稅嗎
2021-03-03離婚協議滿三年了還能追溯嗎
2021-02-03婚前財產分割法律怎么規定
2020-12-09房屋抵押給擔保公司后能否買賣
2021-01-15工地上受傷老板不負責任怎么辦
2021-02-10和房產中介打交道要注意什么
2021-02-26哪些情形勞動者解除事實勞動關系嗎
2021-03-22貨物運輸險投保應注意哪些問題
2021-02-14為何簽訂了保險合同還常會引發許多保險糾紛?
2020-12-16人身保險合同立法中幾個問題
2021-02-08什么是旅行社責任險條款
2021-02-13保險公司夸大保險保障范圍如何處理
2021-03-01鞍山3級地震,地震是否屬于財產險理賠范疇
2020-12-26車險理賠時投保人有哪些義務
2021-03-02發生車禍理賠多久時間有效
2021-01-19汽車丟了,保險公司怎樣理賠
2021-02-17允許保險外匯資金境外運用有哪些好處
2021-01-29摩托車沒有保險發生事故有多少責任
2021-01-27企業必須繳納社會保險費用嗎
2020-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