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我們國家是一個法制大國,但是可能有一些人在執行法律的期間,并不能夠讓當事人信服,那么當事人不服行政處罰類行政訴訟怎么處理?根據我們國家的法律規定,對于當事人不服的,可以采取對公安機關進行提起訴訟以及申訴的行為方式來處理,具體我們來看下文。
當事人對公安機關的如下具體行政行為可以提起行政訴訟:
①對公安機關的行政復議決定不服的;
②公安機關拒絕交通事故案件或不予答復的;
③公安機關無正當理由拒絕受理行政復議或者在法定期限內不予答復的;
④公安機關在法定期限內不調解事故損害賠償或者不依法調解終結的。對行政處罰不服可以申請行政訴訟,但必須是先接受行政處罰,后才能行政訴訟,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根據《行政訴訟法》第58條規定:當事人不服人民法院第一審判決的,有權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15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當事人不服人民法院第一審裁定的,有權在裁定書送達之日起10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逾期不上訴的,人民法院的第一審判決或者裁定發生法律效力。人民法院二審判決、裁定是終審判決、裁定。
法院二審審理上訴案件是這樣分別處理的:
1.原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法規正確的,判決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2.原判決認定事實清楚,但適用法律、法規錯誤,依法改判;
3.原判決認定事實不清,證據不足,或者由于違反法定程序可能影響案件正確判決的,裁定撤銷原判,發回原審人民法院重審,也可以查清事實后改判。
行政訴訟
行政訴訟是個人、法人或其他組織認為行政主體以及法律法規授權的組織作出的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而向法院提起的訴訟。行政訴訟是訴訟的一種有效方法。
行政訴訟法是規范行政訴訟活動和訴訟法律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它是規定人民法院、訴訟當事人以及其他訴訟參與人進行訴訟活動,及其在訴訟活動中形成的訴訟法律關系的法律規范。行政訴訟是一種訴訟程序法,主要是確定訴訟參加人的法律地位和相互關系的法律規范。
從學理上說,行政訴訟法有狹義和廣義兩種理解:狹義上的行政訴訟法也稱形式意義上的行政訴訟法,特指由國家立法機關依據立法程序所制定的具有專門、完整法律形式的行政訴訟法典,通常被稱為“民告官”。廣義的行政訴訟法也稱實質意義的行政訴訟法,是指凡是在內容上屬于規定行政訴訟問題的法律規范,無論其形式如何均屬于行政訴訟法的范圍。
文章中也充分的介紹了刑事訴訟的一些相關的含義,以及從各個方面的角度來分析了刑事訴訟的一些相關的舉措,閱讀本篇文章就能夠對,當事人不服行政處罰類行政訴訟怎么處理這一類的相關概念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如果想了解其他的有關知識,請隨時咨詢小編。
行政處罰法實施細則包括哪些
教育行政處罰法中處罰的種類有什么?
醫療糾紛行政處罰的種類包括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不動產行政訴訟有效期是多久
2021-02-25父母離婚母親去世父親是監護人嗎
2020-12-25申請撤銷強制執行后多久解凍
2021-02-06什么是查封,對于查封法律有什么樣的規定
2020-11-11不可抗力消除后能否解除合同
2020-11-25火災財產損失如何舉證
2020-11-15光污染的法律規定有哪些
2020-12-10勞務分包合同應蓋什么印章
2021-01-07勞務承包合同糾紛該如何處理
2020-11-20購買人壽保險后應注意哪些事項
2021-02-16第三責任險處理時注意什么
2020-11-08什么是投保單
2021-02-13伍某訴某保險公司人身保險合同糾紛上訴案
2021-02-16學生溜出校園被車撞身亡 “校方責任保險”應否理賠?
2021-02-03保險法對維護保險標的安全基本規則有哪些規定
2021-03-02車險在什么情況下保險公司不理賠是合法的
2021-01-15機動車保險事故發生后應該向誰索賠
2021-01-152015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修改草案都有哪些增改
2021-03-03保險法釋義第一百零七條
2021-01-27核保
2021-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