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了解民事處罰和刑事處罰,那么什么是行政處罰呢?什么人又能做出行政處罰?行政處罰是一種對違反行為規范法則但是尚未構成發最行為的所給予行為主體的一種行政制裁的行為。實施行政處罰的是行政機關和法律授權的組織,那么執法人員當場作出行政處罰決定的是否合理又該遵循哪些程序呢?
一、應遵循的內容
1.出示執法證件,表明執法人員的身分。
2.告知作出行政處罰決定的事實、理由和根據。
3.聽取當事人的陳述和申辯。
4.填寫預定格式、編有號碼的行政處罰決定書。該行政處罰決定書應當載明當事人的違法行為、行政處罰的依據、罰款數額、時間、地點以及行政機關名稱,并由執法人員簽名或者蓋章。
5.將行政處罰決定書當場交付當事人。
二、應具備的條件
違法事實確鑿,即不僅當場有證據證明違法事實存在,而且證據充分,無需進一步調查證據。必須有法定依據。在違法事實確鑿的情況下,該違法行為還必須是法律、法規或者規章明確規定應當給予行政處罰的行為。適用于對公民處以50元以下、對法人處以1000元以下的罰款或者警告的案件 ,即處罰較輕的案件。對于那些即使事實清楚、證據確鑿也有明確的法律規定,當需要處以沒收違法所得、吊銷營業執照等處罰種類的,則不能當場處罰。
三、涉及的相關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中有關內容的規定第二十五條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作出具體行政行為的行政機關是被告。經復議的案件,復議機關決定維持原具體行政行為的,作出原具體行政行為的行政機關是被告;復議機關改變原具體行政行為的,復議機關是被告。兩個以上行政機關作出同一具體行政行為的,共同作出具體行政行為的行政機關是共同被告。由法律、法規授權的組織所作的具體行政行為,該組織是被告。由行政機關委托的組織所作的具體行政行為,委托的行政機關是被告。行政機關被撤銷的,繼續行使其職權的行政機關是被告。
當相關的執法人員在對行為人做出行政處罰的決定時,需要到所屬的行政機關進行備案登記。法律工作人員也應需要及時填寫當場行政處罰決定的備案登記臺賬。對未備案的也會追究相關人員的行政責任。
行政處罰簡易程序是怎樣的?
行政處罰法實施細則包括哪些
法律規定的行政處罰種類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政府規劃的宅基地建房可以買賣嗎
2021-03-05工作時間摔了一跤算工傷嗎
2020-12-11確認合同無效糾紛上訴案
2020-11-13取保候審的最新法律規定
2021-02-27債務人逾期還款怎么辦
2020-12-19反擔保人未簽字反擔保合同有效嗎
2021-01-29擔保人免除法律責任的條件有哪些
2021-03-10怎樣預防倉儲合同糾紛
2021-03-03贈與合同怎么行使撤銷權
2021-01-12辦理房產贈與必須雙方去現場嗎
2021-03-24追討加班費證據由誰提供
2021-02-27被判刑軍人的工齡如何計算
2020-12-26理賠公估人的業務范圍主要包括哪些
2020-12-06專家提醒:如何避免保險合同糾紛
2021-02-06造成損失,保險公司不負責賠償的原因有哪些
2021-01-10保險公司可否直接給付賠償金
2020-12-04車被撞了對方逃逸理賠多少錢
2020-12-25買了新車怎么上保險
2021-03-15保險合同期滿誰能領保險金
2020-12-06無責方保險理賠需要什么資料
2021-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