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了解民事處罰和刑事處罰,那么什么是行政處罰呢?什么人又能做出行政處罰?行政處罰是一種對違反行為規范法則但是尚未構成發最行為的所給予行為主體的一種行政制裁的行為。實施行政處罰的是行政機關和法律授權的組織,那么執法人員當場作出行政處罰決定的是否合理又該遵循哪些程序呢?
一、應遵循的內容
1.出示執法證件,表明執法人員的身分。
2.告知作出行政處罰決定的事實、理由和根據。
3.聽取當事人的陳述和申辯。
4.填寫預定格式、編有號碼的行政處罰決定書。該行政處罰決定書應當載明當事人的違法行為、行政處罰的依據、罰款數額、時間、地點以及行政機關名稱,并由執法人員簽名或者蓋章。
5.將行政處罰決定書當場交付當事人。
二、應具備的條件
違法事實確鑿,即不僅當場有證據證明違法事實存在,而且證據充分,無需進一步調查證據。必須有法定依據。在違法事實確鑿的情況下,該違法行為還必須是法律、法規或者規章明確規定應當給予行政處罰的行為。適用于對公民處以50元以下、對法人處以1000元以下的罰款或者警告的案件 ,即處罰較輕的案件。對于那些即使事實清楚、證據確鑿也有明確的法律規定,當需要處以沒收違法所得、吊銷營業執照等處罰種類的,則不能當場處罰。
三、涉及的相關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中有關內容的規定第二十五條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作出具體行政行為的行政機關是被告。經復議的案件,復議機關決定維持原具體行政行為的,作出原具體行政行為的行政機關是被告;復議機關改變原具體行政行為的,復議機關是被告。兩個以上行政機關作出同一具體行政行為的,共同作出具體行政行為的行政機關是共同被告。由法律、法規授權的組織所作的具體行政行為,該組織是被告。由行政機關委托的組織所作的具體行政行為,委托的行政機關是被告。行政機關被撤銷的,繼續行使其職權的行政機關是被告。
當相關的執法人員在對行為人做出行政處罰的決定時,需要到所屬的行政機關進行備案登記。法律工作人員也應需要及時填寫當場行政處罰決定的備案登記臺賬。對未備案的也會追究相關人員的行政責任。
行政處罰簡易程序是怎樣的?
行政處罰法實施細則包括哪些
法律規定的行政處罰種類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個人違法記錄保留多久
2021-01-29履行國有金融資本出資人職責的原則是什么
2020-11-25軟件產品登記測試報告取消了嗎
2021-01-16開遠光燈出車禍誰負責
2020-12-19司法實踐是怎么處理婚約問題
2021-02-04贍養義務可以協議免除嗎
2021-01-02被迫簽訂有欺詐性合同如何處理
2021-02-05什么是建筑物區分所有權
2021-02-06已登記的地役權首次登記需要的材料
2020-11-26購房合同丟失有哪些處理辦法
2021-01-26抵押擔保的種類有哪些,哪些財產可以做抵押
2020-12-29土地使用權轉讓稅費怎么算
2020-11-20經營性停產勞動關系是否延續
2020-11-22河南新教師試用期工資標準
2020-11-27辭職后可否進行勞動糾紛仲裁
2021-02-13什么情況必須先經過勞動仲裁
2021-02-12整容手術意外有保險可買嗎
2020-12-19第一個保險合同生效日是怎樣規定的
2021-01-29雇主責任險保險合同
2020-12-15對新保險法修改中兩個問題的探討
2021-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