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發生交通事故后,可能會存在民事糾紛和刑事糾紛。兩種案件的性質不一樣,其承擔責任的主體也有一定的區別。
如果交通事故發生后,根據相關的法律規定,肇事者侵害了受害者的身體或者是生命健康權,那么受害者或其親屬有向公安機關申請主張肇事者承擔刑事責任的權利,其訴訟主體根據公安機關的調查和檢查機關的審查起訴階段進行確定,不需要受害者進行申請確認。所以發生交通事故后,主要是對民事責任的承擔需要進行探討和確立。
二、肇事者與肇事車輛的車主系雇傭關系,那么民事責任主體需要區分對待:
1、 肇事者在工作時間以外駕駛車輛,及發生交通事故的時間并非其工作時間或者并非完成工作所交代的任務,那么其承擔民事責任的主體主要是肇事者,車主及雇傭者承擔補充責任,即為了保護受害者的權利,受害者可以追加車主為被告,要求其承擔補充責任,法院予以支持;
2、 肇事者如果在生產經營活動過程中造成了交通事故的,不論肇事者屬于何種原因造成的該事故,一般受害者可以以肇事者所在的單位以及車輛的所有人作為共同被告進行起訴,雇傭不屬于訴訟的主體,起訴的主體之間承擔的責任范圍是共同承擔賠償的責任,而非補充責任。
3、交通事故發生后,肇事者和受害者可以就民事的賠償范圍、金額等進行協商,如果協商不能達成一致,受害者可以向法院提起訴訟。但是申請人起訴后,需向法院提交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法院以交通事故責任認定作為前提,對被告承擔的責任范圍和承擔責任主體進行考慮。
三、訴訟主體可以確定為用人單位和車主的,
主要是為了保障受害者的權利,承擔賠償責任是適格被告的法定義務,但是并表示不剝奪用人單位或者是車主向肇事者追償的權利,除非根據相關的法律規定被雇傭人員確有可避免被主責的事由。
原告一般情況 不能確定所有適格被告的情形,可以只起訴部分被告,也可以在法院向原告進行釋明后追加其他的被告。如果原告在法院釋明后確不追加某一適格被告,且該案件經過實體審查判決后,原告則喪失了向該被告主張賠償的權利,但并不表示影響其他被告追償的權利。
交通事故中哪些人有訴訟主體資格?
交通事故訴訟主體該怎么認定
哪些人可以成為交通事故訴訟原告?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什么是家庭冷暴力,遭到冷暴力該如何處理
2020-12-31冒充軍官行騙怎么處罰
2020-11-29口頭約定產生糾紛是否屬于合同糾紛
2021-02-14賣家是否要按約付中介費
2021-02-21勞動合同糾紛起訴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2021-01-22單位不經本人同意調動部門違法嗎
2021-01-25哺乳期不同意調崗要如何處理
2021-03-04用人單位不依法支付勞動報酬、加班費和經濟補償的,應承擔什么法律責任?
2021-03-01車輛被毀,保險公司按保險金額賠償
2021-02-09事故導致車輛報廢怎么理賠
2021-03-15被保險人死因不明時保險公司的責任該如何承擔
2021-03-06管理保險公司正式申請設立的機構是哪個
2021-03-03保險代理人的業務范圍
2021-03-23土地承包合同未到期能收回土地嗎
2021-03-19什么叫土地承包經營權人
2020-11-18規劃部門可以公開土地出讓合同嗎
2020-12-20棚戶區改造補償不合理可以提高嗎
2020-12-11拆遷安置房如何交易
2021-02-23合肥擬規定:無正當理由拒絕補償搬遷可申請強執
2020-12-01婚前房屋拆遷補償算婚后財產嗎
2021-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