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酒不開車,開車不喝酒,是司機朋友的一條鐵規,但是如果有人冒著風險喝酒,存有僥幸心理,結果被查出來。甚至在喝醉的情況下導致了交通事故而被刑拘,不僅對社會治安造成了惡劣影響,對其本身的工作也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響。尤其是公職人員,那么醉駕影響工作有什么嚴重表現呢?
一、醉駕影響工作,對公職人員有什么嚴重影響
1、吊銷機動車駕駛證。
根據《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一條第二款、第四款的規定,醉酒駕駛機動車的,吊銷機動車駕駛證,五年內不得重新取得機動車駕駛證;醉酒駕駛機動車發生重大交通事故,吊銷機動車駕駛證,終生不得重新取得機動車駕駛證。
2、有可能受到開除處分。
對于行政機關公務員而言,醉駕影響工作,《行政機關公務員處分條例》第十七條第二款規定:
“行政機關公務員依法被判處刑罰的,給予開除處分。”
從該規定可知:行政機關公務員一旦被判處刑罰的,那怕最后僅是判處罰金,也是必須開除處分,沒有任何回旋的余地。
對于事業單位工作人員而言,情況比較復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處分暫行規定》第二十二條規定:
“事業單位工作人員被依法判處刑罰的,給予降低崗位等級或者撤職以上處分。其中,被依法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的,給予開除處分。
行政機關任命的事業單位工作人員,被依法判處刑罰的,給予開除處分。”
根據上述規定,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分為丙種情況:對于行政機關任命的事業單位工作人員,被判處刑罰的,給予開除處分;對于非政機關任命的事業單位工作人員,被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的,才給予開除處分。
那么,對于所謂的“行政機關任命的事業單位”與“非行政機關任命的事業單位”,應如何區分呢?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監察法》(1997年5月9日施行,2010年6月25日修正)第2條和第50條的規定,監察機關的監察對象包括四個部分:
一、國家行政機關及其公務員;
二、國家行政機關任命的其他人員;
三、法律、法規授權的具有公共事務管理職能的組織及其從事公務的人員;
四、國家行政機關依法委托從事公共事務管理活動的組織及其從事公務的人員。其中,“國家行政機關任命的其他人員”,是指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中由國家行政機關以委任、聘任、派遣、指定、審核同意等形式任命從事公務的人員。
二、醉酒后駕駛機動車,什么情況下可能保留公職
根據之前論述可知,行政機關公務員或者受行政機關任命的事業單位工作人員被依法判處刑罰的,給予開除處分,那就意味著對于行政機關公務員或者受行政機關任命的事業單位工作人員而言,一旦涉嫌醉酒駕駛機動車,保留公職的條件是無罪釋放或免除刑事處罰。
所謂無罪釋放具體表現為公安機關以不構成犯罪為由撤銷案件,或者人民檢察院以無罪為由對犯罪嫌疑人做出不起訴決定,或者人民法院以無罪為由宣告被告人或上訴人無罪。
所謂免除刑事處罰具體表現為公安機關以情節輕微為由撤銷案件,或人民檢察院以情節輕微為由對犯罪嫌疑人做出不起訴決定,或人民法院以被告人或上訴人情節輕微為由其做出構成犯罪但免除刑事處罰的判決。
總的來說,對于行政機關公務或由行政機關任命的事業單位工作人員,涉嫌醉酒駕駛機動機,以危險駕駛罪立案后,只有兩種情形才能保留公職:要么無罪;要么構成犯罪,但情節輕微。對于非行政機關任命的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無罪的,或者被判處有期徒刑以下刑罰的,都可以保留公職,即免除刑罰處罰、單處罰金、單處剝奪政治權利、單處沒收財產、管制、拘役的人員可以保留公職。
在很多人的思維里,往往認為一旦行為構成犯罪了,就會受一開除處分,這些思維沒有注意到構成犯罪與判處刑罰是兩個不能等同的概念:判處刑罰的,前提是構成犯罪;但構成犯罪的,未必會判處刑罰。
總的來說,行政機關公務員或受行政機關任命的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醉酒駕駛機動車的成本,遠比普通民眾高。對于普通民眾而言,醉酒駕駛機動車,只要沒有發生重大事故,通常也就是吊銷駕駛執照、繳納罰金、拘役三兩個月,但對于行政機關公務員或受行政機關任命的事業單位工作人員來說,事情僅非如此,萬一處理不當,還可能失去工作,失去大好前途,失去家人、親戚、朋友的肯定及尊重。
對于醉駕影響工作的具體嚴重性上文中有了詳細的說明,不僅僅是對工作造成影響,對社會治安也造成影響,尤其是公職人員,不僅失去了他人的尊重,對于自己的家庭的傷害也將存在。所以,喝酒不開車,開車不喝酒,在必須要喝酒的時候,一定要找好代駕。
醉駕從重處罰的情形有哪些
2020年醉駕入刑新標準
醉駕判刑多少年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拍賣房產的基本程序
2020-12-10高危作業中經營者減輕責任的條件是什么
2021-03-12有權申請行政復議的當事人已經死亡怎么辦
2020-12-17輕微剮蹭后逃逸怎么處罰是什么
2020-12-23交警如何開責任認定書
2020-11-16女方扔下哺乳期孩子違法嗎
2021-02-09貨物質量糾紛能否終止買賣合同糾紛
2021-02-06哪些建筑屬違建
2020-12-10如何進行商場受傷索賠
2021-03-10員工離職不辭而別會承擔法律責任嗎
2021-01-11已簽訂的勞動合同能變更嗎
2021-01-03競業限制的補償金包含在在職工資里是否違法
2020-11-21離職了怎樣才可以拿到經濟補償金
2021-02-01用人單位符合法律、法規規定的主體資格是勞動關系成立的前提條件
2021-02-05公司能把員工的工資全部扣光嗎
2020-12-23企業重組員工的經濟補償金怎么算
2020-11-22產品責任險——“中國制造”出口難題
2020-12-19國內貨物運輸保險的定義是什么
2020-12-27為孩子買的人身保險夫妻離婚時是否能分
2021-03-19人生不同階段保險如何規定
2020-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