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手房交易過程中的風險
1、故意混淆各種面積的概念。合同中約定出售房屋的面積應以現在的產權證上注明的為準,其他面積不計在內。此外,還要考察地段、環境、價位和房屋結構、格局、采光條件以及物業管理等相關問題。
2、中介公司“吃差價”。“吃差價”,很明確這一表述就是指中介公司利用其信息優勢,向交易雙方刻意隱瞞交易的真實價格,在交易過程中不僅獲取交易傭金,而且賺取雙方交易差價的行為。
3、中介合同上設陷阱。中介公司利用格式合同或格式條款,預設陷阱,損害買受人的權益,也是二手房交易中較為突出的矛盾。二手房買賣交易過程中涉及中介方的合同一般由中介方事先制定,在該類合同中普遍存在的格式條款集中體現在:獨家代理、除定額傭金外高于委托價的部分自動轉化為傭金、超高違約責任的約定等問題上。一種是霸王條款陷阱。另一種是代理交易不透明陷阱。
4、提供虛假信息。為賣出房屋,賣房人經常會向買房人提供虛假信息和承諾,但有些內容并未寫進合同中。事后,當買房人發現問題時,有苦難言。為避免這個“陷阱”,買房人應就關心的問題詢問賣房人后,盡可能去核實情況的真實性,同時要求將這些內容寫進合同里。
5、拖欠物業費和各種水電費。有些房主在轉讓房屋時,其物業管理費,電費以及三氣(天然氣、暖氣、煤氣)費用長期拖欠,且已欠下數目不小的費用,買受人不知情購買了此房屋,所有費用買受人有可能要全部承擔。
6、利用購房者理解誤區。許多購房者認為一手交錢一手交房,拿到鑰匙就等于得到房產。實際上,在房屋正式過戶之前,產權仍然歸屬原業主,并且存在可能無法完成交易的可能性。許多不法中介為了促成交易,對可能出現的風險統統避而不談,更有甚者,這些不法中介還將可能存在交易困難的房產賣給買房人并且一再強調讓買方過戶之前就付款給業主。然后待到房款已付,房產卻無法過戶,不法中介再推卸責任,購房者的合法權益無法保證。
7、個人現金收房。由于許多業主已對“現金收房”的把戲有所提防,不法中介于是又以“個人”名義“現金收房”的花招粉墨登場。這些不法中介先偽裝成個人購房者,與業主談好房價后,再與業主一同去公證處辦理房屋出售全權委托公證。不法中介手里拿著業主的房產證,可以轉手高價出售,一旦無法快速將壓在手里的房子變現,就會采用以業主名義出租或抵押等形式將房屋變成現金流,甚至有黑中介拿業主的房產證惡意行騙,然后卷款潛逃。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一般保證中保證期間有什么效力
2020-11-07什么是拆遷安置房,拆遷安置房離婚如何分割
2020-11-23夫妻一方在另一方不知情的情況下所借的債務屬于夫妻共同債務嗎
2020-12-30父母離婚后法定監護人有哪些權力
2021-02-05按揭批不下來免責條款怎么寫
2021-03-25勞務輸出的內容
2021-03-02勞動爭議仲裁和解與仲裁調解的區別
2020-11-25發生勞動爭議應該怎么辦
2020-12-01勞動糾紛調解手續有哪些
2021-02-02雇主民事責任要如何認定
2021-01-26什么叫做保費墊付
2021-01-21保險公司可否直接給付賠償金
2020-12-04太平洋保險交滿能解除合同嗎
2021-03-10空運保險合同的條款有哪些
2020-11-08交通事故中對方摩托車沒有手續保險公司會賠對方車輛損失嗎
2021-01-03網上意外保險理賠流程
2021-03-24財產保險公司拒賠發生在什么情況下
2020-11-23保險利益原則是指什么
2020-11-23存錢卻“買”了保險 保費能要回來嗎?
2020-11-25承包經營權流轉未經村委會備案的法律效力有什么問題
2021-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