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跟大家談談買方如何在二手房買賣中最大限度的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吧!
簽訂合同前
1、要審查房屋權屬,確認房主真實身份
房屋所有權證(即房產證)是證明賣方對房屋享有所有權的惟一憑證,沒有房產證的房屋交易對買方來說存在得不到房屋的極大風險。因此,買方在簽訂合同前需要核實賣方的真實身份,即查看房產證上的產權人與賣方的身份證是否一致。如果房屋屬于共有的,買方還要查看所有房屋共有人同意出售房屋的書面證明。因為如果只是部分共有人擅自處分房屋,那么合同未在其他共有人同意的情況下一般會被認定為無效。
2、了解土地的使用性質
都說買房需要落實兩證。這另外一本證就是土地使用權證。就是說買方應注意土地的使用性質,看是劃撥還是出讓。劃撥的土地一般是無償使用,政府可無償收回,而出讓是房主已繳納了土地出讓金,買方對房屋享有較完整的權利。
還應注意的是土地的使用年限,目前我國根據不同用途的土地規定了不同的出讓年限,有40年、50年、70年和無期。如果一個房屋的土地使用權僅有50年,房主已使用20年,這時買方就得自己衡量,是否買同地段土地使用權為70年商品房會更劃算了。
3、實地查看房屋質量
這也是買方簽訂合同之前至關重要的一步。小編認為這步需要實地考察與詢問物業、鄰居相結合。
第一,觀察房屋的內部結構。如戶型是否實用,管線走向是否安全、合理,天花板有無漏水的痕跡,墻壁是否有爆裂或脫皮的情況等。
第二,查看房屋是否存在私自搭建違章建筑的情況。
第三,充分檢查房屋水、電問題。檢查水龍頭看看出水的暢通情況;查看房屋的供電容量,以防冬夏空調開不了的尷尬;觀察屋內電線是否有老化的現象。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是二手房,賣家可能做一些新裝修來掩蓋房屋缺陷。因此,買方要睜大眼睛,多個心眼,注意墻壁上是否有新裝修來掩蓋裂縫的情況。
此外,買方還應該向房屋左鄰右舍、小區物業公司詢問房屋是否做過大修或質量問題等等。
簽訂合同時
二手房買賣一般會涉及到兩個合同,一個是定金合同,另一個是買賣合同。
1、關于定金合同
根據調查,定金糾紛在二手房交易糾紛中占的比例較高。為了防止賣方收了定金之后提高房屋總價,買賣雙方要在書面的定金協議中對購房合同的主要條款達成一致意見,這樣買賣雙方都會有保障。
協議中約定定金后,即適用定金罰則。定金的認定非常嚴格,既要在合同中明確定金的數目,在出具收據時,也必須明確為“定金”二字(不要寫錯別字)。同時定金合同是一種實踐性合同,即只有實際交付了定金后,合同才成立,沒有實際交付的,也不成為定金。
2、關于買賣合同
二手房的買賣合同雖然不需像商品房買賣合同那么全面,但對于一些細節問題還是應約定清楚,如:合同主體、房屋價款、交易方式、違約責任、糾紛解決、簽訂日期等等問題均應全面考慮。
重點提醒大家注意標明以下三個問題:
A、違約責任
任何一個合同,簽約時都應該明確寫清雙方的權利義務,房產交易金額往往較大,為了能避免以后出現扯皮現象,更應該明晰權責。
目前絕大多數二手房買賣合同中違約金的比例都有明確條款注明,但對于賠付時間卻幾乎沒有約定,這會導致違約方據此拖延支付時間,使條款的實際約束力和執行力下降。因此,為確保合同條款的最終落實,建議大家在簽訂合同時對違約金的賠付時間做個約定。
B、注明費用交接時間
這是二手房買賣中房屋本身附屬問題,屬于“房屋交付”中的重要條款。交接時間是劃分買賣雙方責任的關鍵,因此一定要注明水、電、煤氣、物業等各項費用的交接年月日。有些賣方惡意長期拖欠這些費用,買受人并不知情,若不約定有可能要吃啞巴虧。
C、戶口問題
賣家的戶口沒有及時遷出,是最易危及到買家利益的。因此,買方切記在合同中約定過戶前賣方需保證遷出戶口。買方在房屋交接日前一天可到房屋所在地派出所查閱賣方的戶口是否已經遷出。如果賣方戶口要在交房后才可遷出,則買方一定要與賣方就此問題約定清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勞動工傷申報需要多長時間
2021-02-17匿名舉報誣陷怎么處理
2020-12-12無效的結婚證民政局給處理撤銷嗎
2021-03-05營業執照年審程序是怎樣的
2021-02-21勞動仲裁可以索要名譽賠償嗎
2021-03-15做路橋工程摔傷如何索賠
2020-12-08個人產權的住房能否被強制拆遷
2021-01-16個人轉讓住房是否繳納土地增值稅
2021-02-08實習期可以直接離職嗎
2021-03-06自然災害損失可獲得哪些保險賠償
2021-02-08投保壽險時的注意事項
2021-01-12如何終止保險合同
2020-11-11人身保險可以退保嗎
2020-12-12保險公司能否因肇事逃逸免責
2021-01-06喻某訴某保險公司保險合同糾紛案代理詞
2020-12-25土地轉讓合同
2020-12-12多年居住的房子被拆遷方說是“違建”,拆除的法定程序是什么
2020-11-17拆遷補償方案要公示多久
2021-03-07營改增后拆遷安置房如何繳稅
2020-11-16城市房屋拆遷如何補償
2021-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