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件事實
公民張某于2002年9月依法取得4畝的集體土地使用權,使用期限為10年。2005年2月,上級政府作出批復,批準征收包括張某4畝在內的某村100畝集體土地為建設用地。征地公告后,張某方知自己擁有使用權的4畝集體土地已被征收。后因地上附著物補償與縣國土資源局未達成協議,遂以不服征地批復為由申請行政復議,請求撤銷上級政府作出的批準征地行為。
行政復議機關受理張某提出的行政復議申請后,經過審查征地材料發現,該宗征地符合城市規劃要求,下級上報的征地材料符合有關規定,但在征地程序上存在瑕疵。
對于一個有程序瑕疵的行政行為,可以作出維持的復議決定,以維護政府的權威,但行政糾紛得不到解決,而且很有可能引發行政訴訟,使矛盾激化。如果從嚴格依法行政的角度,也可以作出撤銷重作的復議決定。但重新辦理征地手續,會給用地投資者或當地政府帶來經濟上的損失,且影響城市建設進度。為此,對于該案,簡單維持或撤銷都不利于問題的解決。能否找到一個兩全其美的解決方法?辦案人員了解到,申請人張某申請復議的理由雖然是不服征地批復,但最終是要求增加補償。能否協調國土資源部門與申請人,促使他們達成一個既合理、合法,又都能接受的補償協議,從而解決糾紛呢?于是,辦案人員確定了適用調解的方法解決該案行政糾紛的思路。
經過辦案人員與國土資源部門和申請人張某幾次協調溝通,終使縣國土資源局與張某就征地補償達成協議。張某向行政復議機關撤回了不服征地批復的復議申請,案件以終止審理的方式結案。該案的成功調解使張某的合法權益得到維護,國土資源部門也從中總結了審批土地工作的經驗教訓,達到了多方滿意的效果。
法理分析
辦理行政案件能否適用調解,《行政訴訟法》第50條規定“人民法院審理行政案件,不適用調解”。《行政復議法》因無明確規定,所以在理論上也認為辦理復議案件一般不適用調解。然而在實踐中,無論是法院,還是行政復議機關適用調解解決行政糾紛不乏其例。目前,對此存在兩種觀點:一種觀點認為,行政機關的行政管理職權是人民通過國家法律賦予的,是公權,不能自由處分,必須嚴格履行行政管理的職能,不能通過調解放棄或部分放棄行政權力來換取息事寧人。另一種觀點認為,調解行政糾紛并不是放棄行政權力,是堅持原則與靈活處置的統一,是法律效果與社會效果的統一。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執業證號:
13702201510176609
山東煒弈律師事務所
簡介:
山大法律系本科畢業,律師執業六年,擅長民事糾紛的處理,處理過多起民事糾紛案件,獲得委托人好評。
微信掃一掃
向TA咨詢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合同雙方當事人協議約定發生糾紛各自可向所在地人民法院起訴如何確定管轄的復函
2020-12-21民警出警被狗咬怎么處理
2021-03-24中國駐外使領館可以辦理哪些公證?
2021-01-26岀資人是否承擔連帶責任
2020-12-04財務糾紛擔保連帶責任
2021-03-01打工不簽合同會產生哪些風險
2020-12-05商業匯票包括哪些
2021-03-10正規借條范本該怎么寫
2021-01-31國內外的結婚程序
2021-03-06兒子死后賠償款能當贍養費嗎
2021-01-12贍養父母是責任還是義務
2020-12-18訴訟離婚缺席判決會判離婚嗎
2020-12-19企業經營不善降薪是否違法
2020-11-30銀行可以申請債務人財產保全嗎
2020-11-16國家稅務總局關于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第六批取消和調整行政審批項目的決定》的通知
2021-02-16政府與個人合同如何中止
2021-01-24村委會有權“出租”集體林地嗎
2020-12-30民間借貸房產抵押流程有哪些
2020-12-28高級管理人員怎么簽合同
2021-03-04涉外勞務與境內勞動派遣的區別
2020-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