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征地糾紛行政訴訟:是指公民法人對具體行政行為不服而向人民法院起訴,有人民法院進行審理并作出判決、裁定的司法程序。即通常我們所說的“民告官”,這是解決行政爭議的重要制度。行政訴訟的受案范圍為對拘留、罰款、吊銷許可證和執照、責令停產停業、沒收財物等行政處罰不服的;對限制人身自由或者對財產的查封、扣押、凍結等行政強制措施不服的;認為行政機關侵犯法律規定的經營自主權的;認為符合法定條件申請行政機關頒發許可證和執照,行政機關拒絕頒發或者不予答復的;申請行政機關履行保護人身權、財產權的法定職責,行政機關拒絕履行或者不予答復的;認為行政機關沒有依法發給撫恤金的;認為行政機關違法要求履行義務的;認為行政機關侵犯其他人身權、財產權的。
(二)征地糾紛行政復議: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不服行政主體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認為行政主體的具體行政行為侵犯了其合法權益,依法向法定的行政復議機關提出復議申請,行政復議機關依法對該具體行政行為進行合法性、適當性審查,并作出行政復議決定的行政行為。是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通過行政救濟途徑解決行政爭議的一種方法。
(三)征地糾紛中的民事訴訟。在征地糾紛中,大多數進行的訴訟屬于行政訴訟,民事訴訟時為數不多的,但是并不是所有的程序都要走行政訴訟,有時候也可以走民事訴訟的程序,如對于非法占地的行為,從民事角度考慮我們可以起訴民事侵權,要求停止侵害、賠償損失、恢復原狀。對于已經簽訂征地補償協議,如果該協議簽訂過程中存在脅迫等手段,則從民事訴訟的角度起訴撤銷該協議。
(四)征地補償協調裁決。征地補償裁決也可以稱之為征地補償協調與裁決,是指對補償標準有爭議的,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協調;協調不成的,由批準征用土地的人民政府裁決,這是國家為減少、解決征地糾紛而推行的制度。機制可以分為兩個部分,一是協調,二是裁決,協調是裁決的前置,未經協調的不能進入裁決。
(五)征地糾紛聽證制度。征地糾紛聽證制度是指在土地征收糾紛中擬作出行政處罰、行政許可決定,制定規章和規范性文件時,主管部門組織聽證,應當遵循公開、公平、公正和便民的原則,充分聽取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意見,保證其陳述意見、質證和申辯的權利的制度。它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主管部門依職權組織的聽證,一種是申請人申請才組織的聽證。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人身損害賠償數額如何確定
2021-01-19工傷鑒定費是由哪一方出的
2021-02-13刑事賠償復議申請書的內容包含有哪些
2021-01-16倒簽合同存在哪些風險
2021-03-26代位繼承人放棄繼承
2021-03-23冒領低保金多少付刑事責任
2021-02-10申請先予執行的裁定時間
2020-12-07不服仲裁裁決當事人是否可以到法院申請撤銷
2020-12-05房地產開發企業不正當經營會受到什么處罰
2021-01-31什么是轉繼承
2020-12-06保安合同終止要留存多久
2020-12-28單位不交社保仲裁時效是多久
2020-12-23離婚時人壽保險如何分割
2020-11-11保險對方全責如何理賠
2021-03-21我國現有的幾種住房保險形式
2020-11-20遞延年金 DeferredAnnuity
2021-03-25企業承包合同
2020-12-13永久性土地轉讓合同是永久有效的么
2020-12-03征收中的“拆遷補償方案”究竟能不能訴
2021-02-28農村房屋拆遷的補償方式
2021-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