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不同意取保候審被告可以取保候審嗎
答案是可以的,但需要滿足需要的取保候審條件才可以。
哪些人有權申請取保候審
《刑事訴訟法》第九十五條明文規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或者辯護人有權申請變更強制措施。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收到申請后,應當在三日以內作出決定;不同意變更強制措施的,應當告知申請人,并說明不同意的理由。
這是一項授權性規定,也是一項排他性規定,這一規定即將申請取保候審的主體資格授予給了已被羈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本人和他們的法定代理人、近親屬以及辯護人。
“法定代理人”就是指依法代理被代理人從事某種行為的人。根據刑事訴訟法第一百零六條的規定,法定代理人是指被代理人的父母、養父母、監護人和負有保護責任的機關、團體的代表。
“近親屬”則是指夫、妻、父、母、子、女、同胞兄弟姊妹。
根據《刑事訴訟法》第32條規定,辯護人的范圍包括:律師;人民團體或者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所在單位推薦的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監護人、親友,也可以接受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委托,作他的辯護人。
如何申請取保候審
被羈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和律師申請取保候審應當采用書面形式。
有權決定的機關應當在收到書面申請后7日以內作出是否同意的答復。對符合取保候審條件并且提出了保證人或者能夠交納保證金的,公安、司法機關應當同意并依法辦理取保候審手續;對不符合取保候審法定條件的,不同意取保候審不同意取保候審的應當告知申請人并說明不同意的理由。
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審最長不得超過12個月。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進行的解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申請取保候審的權利。而且獲得取保候審,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為自己洗脫犯罪嫌疑有重大幫助。不過司法實踐中,很多法定代理人、近親屬在準備申請材料時,不清楚司法機關的審查重點,在申請書中一味的強調犯罪嫌疑人無罪的可能性,最后導致申請不能獲得司法機關的批準。如果大家對于這個問題還有什么疑惑,我們有專業刑事辯護律師為您服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征地合同協議書怎樣寫
2021-03-14開發商征地和征地有哪些差異
2021-01-13入贅贍養協議怎么寫
2020-12-31無效婚姻會有記錄嗎
2021-01-30票據貼現與票據承兌的區別
2020-12-03訴后財產保全怎樣處理
2020-12-05人傷事故出院后先去交警大隊還是保險公司
2021-01-12治安管理處罰立案嗎
2021-01-15團伙盜竊價值七萬如何量刑
2021-02-01合同未生效不想履行了怎么辦
2021-01-20勞務合同可以隨時解除嗎
2021-02-27玩忽職守導致公司受損被辭退怎么維權
2020-12-28“消費養老”真能夠對老年人進行養老嗎
2021-03-07從海運保險角度淺析國外進口商對貿易合同的選擇
2020-12-29保險公司誤導 拒賠理由無效
2021-01-19保險公司未盡告知義務難免責
2021-01-20失業保險只交了6個月失業可以領嗎
2020-12-03火災保險賠償賠償標準
2020-12-25保險證等不等于保險憑證
2021-03-15可以提前取出養老保險金嗎
2021-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