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保候審到了能繼續取保嗎
依據我國刑事訴訟法的規定,取保候審的期限屆滿后,是不能繼續取保候審的,公安機關應該解除取保候審措施或者變更強制措施。
第七十九條?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審最長不得超過十二個月,監視居住最長不得超過六個月。
在取保候審、監視居住期間,不得中斷對案件的偵查、起訴和審理。對于發現不應當追究刑事責任或者取保候審、監視居住期限屆滿的,應當及時解除取保候審、監視居住。解除取保候審、監視居住,應當及時通知被取保候審、監視居住人和有關單位。
第九十九條?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或者公安機關對被采取強制措施法定期限屆滿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應當予以釋放、解除取保候審、監視居住或者依法變更強制措施。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或者辯護人對于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或者公安機關采取強制措施法定期限屆滿的,有權要求解除強制措施。
取保候審的方式
取保候審有保證人保證和保證金保證兩種方式。對同一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決定取保候審的,不能同時使用保證人保證和保證金保證。
保證人是由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出的為其擔保的人。保證人必須符合下列條件:與本案無牽連;有能力履行保證義務;享有政治權利,人身自由未受到限制;有固定的住處和收入。公安司法機關應當嚴格審查保證人是否符合法定條件,符合保證人條件的,應當告知其必須履行的義務,并由其出具保證書。
采取保證人方式保證的,執行機關發現保證人喪失了擔保條件時,應當書面通知決定機關。決定機關收到執行機關的書面通知后,應當責令被取保候審人重新提出保證人或者交納保證金,或者作出變更強制措施的決定,并通知執行機關。
保證人應當履行以下義務:監督被保證人履行法律規定的被取保候審期間的義務;發現被保證人可能發生或者已經發生違反法律規定的行為時,應當及時向執行機關報告。被保證人有違反法律規定的行為,保證人未及時報告的,經查證屬實后,由縣級以上執行機關對保證人處以1000元以上2萬元以下罰款。如果保證人與被保證人串通,協助被取保候審人逃匿以及明知藏匿地點而拒絕向司法機關提供,構成犯罪的,依據刑法有關規定對保證人追究刑事責任。對于取保候審保證人是否履行了保證義務,由公安機關認定,對保證人的罰款決定,也由公安機關作出。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進行的解答,依據我國刑事訴訟法的規定,取保候審的期限屆滿后,是不能繼續取保候審的,公安機關應該解除取保候審措施或者變更強制措施。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經人民調解委員會調解達成調解協議的方式怎么規定
2020-11-14可撤銷婚姻請求權的行使期限是多久
2021-02-19交通事故肇事者應采取哪些措施
2020-11-12賣假貨會判刑嗎,賣假貨的法律責任
2020-11-15婚前財產婚后買房算個人財產嗎
2020-11-22什么是法律上的男女平等
2021-01-03法院公告期算在審理里嗎
2021-02-07進行虛假出資補足的法律后果是什么
2021-03-23交通肇事罪能判緩刑嗎
2020-11-21兒童在商場受傷賠償問題是怎樣的
2021-01-29鄰居土地糾紛找誰解決
2021-01-20購房合同注意建筑面積縮水
2021-02-13房屋中介有權收取中介費嗎
2020-12-04工傷事故等級有哪些
2021-01-08什么叫勞務用工合同
2021-01-28拘留期間能否解除勞動關系
2020-12-08勞動關系轉移通知
2020-12-10勞務派遣國外生病死亡如何賠償
2020-11-25拒付加班工資屬勞動爭議嗎
2021-01-07車上人員險賠償范圍多大
2021-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