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次感觸到隱私是兒時受委屈了偷偷寫日記而又不想被別人發現時萌生的一種念頭,而今,當眾多商業廣告,不良宣傳鋪天蓋地向我們的手機襲來時,當類似人肉搜索等高科技手段弄得現代人類人心惶惶時,當銀行的客戶資料被不明企業非法盡數掌握時,我們的隱私權意識,漸漸蘇醒。
物欲橫流的社會經濟發展使得人性的博愛面愈加脆弱,這種趨勢本該帶來包括隱私權在內的人權意識的大跨度發展,但事實并非如此。2004年,以電話營銷”為旗幟的**信諾人壽公司迅速成功的同時,傳出了與銀行等金融機構合作獲取客戶信息,侵犯客戶金融隱私的爆料;2005年的花旗并購廣發,帶來了業內人士甚至普通客戶對國家金融安全、個人金融隱私的深切擔憂;2007年,各地出現的多起銀行曝光大學生拖欠助學貸款的事件,引起了部分群眾的強烈譴責;2010年,中國光大銀行福州分行與**都購傳媒有限公司合同約定提供聯名信用卡客戶資料的背后,留下了個人信息網上非法傳播、泄露的隱患深思…事實證明,金融隱私權遭遇大量侵犯,我們再不可坐以待斃,什么是金融隱私權,如何界定,怎樣才能有效減少金融隱私權的大規模侵犯等”一系列問題不得不引起我們的強烈關注和擔心。
首先來看看什么叫金融隱私權,[1]金融隱私權是指信息所有者對非公開的金融信息所享有的控制和支配的權利,是隱私權在金融領域內的具體表現。它是一種對世權,從其義務主體出發,也可以理解為[2]個人對其金融信息所享有的不受他人非法侵擾、知悉、收集、利用和公開的一種權利。[3]美國法學界和金融界普遍認為銀行對客戶的對金觸隱私權的保護應當及于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有關賬戶的信息,包括賬戶所存款項、收支情況、資金來源和去向、賬戶記錄、信用卡的情況;二是有關客戶交易的信息,包括交易標的、種類、性質、內容、價格、當事人、時間等;三是銀行因保管客戶的賬戶而獲得的與客戶有關的任何信息。事實上來講,即便銀行泄露客戶金融信息,除非對客戶有顯性影響或損失,大多客戶并不知曉。對金融隱私權及其包含范圍的了解意義可想而知。
大家都知道,美國是一個金融大國,而且是較早形成系統、完備隱私權法律保護體系的國家,可以說是隱私權保護制度的領頭羊。[4]1890年,美國兩位律師**斯·布蘭蒂斯和**爾·華倫在哈佛大學的《法學評論》雜志上,發表了著名論文《隱私權》,最早提出了隱私權的概念,不僅如此,從保護模式上來講,美國采用的是立法模式亦直接保護模式,從1970年的《公平信用報告法》到1978年的《金融隱私權法》再到1999年的《金融服務現代化法》,再加上《電子資金轉移法》、《平等信用機會法》等法律中的分散規定,還有金融行業自律規則等等,將美國消費者的金融隱私權置于一個相對安全的環境中,一些對金融隱私權的侵權案件的處理更是大快人心。
強烈對比下,來看看我國金融隱私權的保護狀況:[5]我國目前尚無專門的金融隱私權保護法,僅在零散的法律條文中有所涉及;而這些條文僅對金融機構的保密義務作出了原則性規定,且無相應的罰則;缺乏對客戶救濟手段的規定;就保護的范圍而言不夠寬廣;保障的內容也難謂周*…很顯然,這樣的一個立法狀態必然會導致金融隱私權被大批量侵犯且侵權者未能受到應有懲罰,金融隱私權被侵犯的情形隨處可見。比如開發、銷售信用卡的銀行未經客戶同意,把客戶的資料以各種途徑提供給別的公司、企業以謀取私利;再比如銀行為催還貸款等不分情形將客戶的信用狀況隨意公之于眾等等。更為可氣的是,對自身金融隱私權的侵犯事實,很多人都持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態度,甚至還有人將此類行為視為合法行為。難怪我國金融隱私權得不到周全發展。
扼腕之余不禁會想,中國的金融隱私權保護陷于如斯狀況,誰才是罪魁禍首呢?我覺得該從兩方面加以分析: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禁止刑訊逼供手段取證是國家的人權承諾
2021-02-19最新江蘇省精神損害賠償計算方式
2020-12-01工傷一年多沒申請怎么處理
2020-12-17利用區塊鏈信息服務從事違法活動如何處罰
2020-12-09交通肇事逃逸罪量刑標準
2020-12-16當事人復婚后又離婚的財產如何分割
2020-12-27組織、領導、積極參加黑社會性質組織罪
2021-03-22汽車追尾事故賠償
2020-12-04辭退也要簽字嗎
2021-03-15購房選房知道教你選購好房
2020-11-15勞動合同變更書需要兩份嗎
2021-01-21財產保險的概述與原則分別是什么
2021-02-10保險合同格式條款被判無效的情況
2021-03-23指定代理
2021-03-11拆遷補償財產分割起訴期限是多久
2021-02-14拆遷補償多長時間才會下來
2020-11-25農村拆遷安置人口是怎么算的
2021-03-07學校拆遷補償方案
2021-03-10異地購房應考慮哪些問題
2021-02-07上海動遷政策
20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