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不作為構成要件有哪些?
1、行政不作為的主體
行政不作為是對行政主體的不作為狀態的否定性評價,因此行政不作為的主體只能是行政主體。行政主體是指享有行政職權,能以自己的名義行使國家行政職權,作出影響行政相對人權利義務的行政行為,并能由其本身對外承擔行政法律責任的組織。行政主體并不限于行政機關,在有法律、法規授權的情況下,非行政機關的其他組織也可以具有行政主體的身份,成為行政權力的行使者和行政活動的實施者。尤其是現代社會,國家行政的范圍日益擴展,公共職能不斷擴張,許多行政管理活動授權于非行政機關的社會組織實施,這些組織因法律、法規的授權而取得行政法上的行政主體地位。
2、行政不作為的客體
行政不作為的客體是指行政主體的行政不作為侵害的、為行政法所保護的利益。考慮到行政主體的一般職責包括:保障國家安全、維護社會秩序、保障和促進經濟發展、保障和促進文化進步、健全和發展社會保障與社會福利、保護和改善人類生活環境與生態環境,行政不作為侵害的、為行政法所保護的利益包括:國家利益、公共利益以及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
3、行政不作為的客觀方面
即行政主體以不作為的方式,在法定期限或者合理期限內不履行法定的程序上的行政作為義務,侵害了為行政法所保護的利益。在此認為,行政不作為應當包含三個方面的內容:一是行政主體負有法定的程序上的行政作為義務,即行政主體在行政管理活動中,基于特定的事實和條件而承擔的在程序上為一定行政行為的具體法律義務;二是行政主體以不作為的方式沒有履行法定的程序上的行政作為義務,即在法定期限或者合理期限內,行政主體沒有實施任何行為或雖然實施了一定的行為但沒有實施法律所期待的最終行為。三是行政主體的不作為狀態侵害了為行政法所保護的利益。此外,依循當今流行之社會法治國家理念,建立和維持良好的社會秩序有賴于國家的積極有為。
4、行政不作為的主觀方面
行政不作為的主觀方面存在過錯。過錯包含兩個方面,一是故意,即明知自己負有某種行政作為義務,而故意以消極不為的態度對待之。二是過失,即應該認識到自己負有某種行政作為義務而沒有認識到,或由于工作中的失誤等而導致實際上對作為義務的消極違反。這和因客觀原因造成的“不能為”有所區別。不能為雖也以一種不作為的表象存在,但由于其不能引起法律關系的產生、變更或消滅,也即沒有法律上的意義,故沒有在法學上研究的必要,因此不屬于行政不作為這一法學術語的涵蓋范圍。
行政不作為責任內容包括很多,日常生活中遇到難題可以找律霸網在線律師解決。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責任免除是對誰承擔責任的限制
2020-12-31發回重審后還能提管轄權異議嗎
2021-03-13審判管轄的種類和定義
2021-01-02債權人申請破產重整需要提交申請書嗎
2021-03-12傷殘人員變更國籍,傷殘撫恤金和相關待遇會被取消嗎
2020-11-18什么是專業的房地產評估
2021-03-18實習期企業解聘員工怎么補償
2020-12-24人壽保險的投保對象是什么,買人壽保險時應注意什么
2021-01-26摔倒身亡算是意外嗎
2021-03-18怎樣查詢企業交保險的信息
2020-11-13車的保險進項可以抵扣嗎
2021-01-04第二輪土地承包年限是多久
2021-02-22土地轉讓免費怎么寫
2020-11-17公租房拆遷,能和商品房一樣,獲得拆遷補償款嗎
2020-12-07拆遷安置房能否買賣
2020-11-15農村宅基地拆遷補償款怎么分配
2020-11-20征地拆遷安置補償不服可以起訴嗎
2020-11-17一書四方案到底由誰來公開
2020-12-13公司因拆遷停產停業,員工離職能獲得經濟補償嗎
2021-01-05拆違的主體主要有哪些村委會可以進行拆違嗎
2021-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