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條人民法院應當在送達案件受理通知書和應訴通知書的同時向當事人送達舉證通知書。舉證通知書應當載明舉證責任的分配原則與要求、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調查取證的情形、人民法院根據案件情況指定的舉證期限以及逾期提供證據的法律后果。
舉證期限可以由當事人協商一致,并經人民法院認可。
由人民法院指定舉證期限的,指定的期限不得少于三十日,自當事人收到案件受理通知書和應訴通知書的次日起計算。
《行政訴訟證據規定》第一條規定“被告對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負有舉證責任,應當在收到起訴狀副本之日起十日內,提供據以作出被訴具體行政行為的全部證據和所依據的規范性文件”。
最高人民法院印發《〈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文書樣式(試行)》的通知(法發(2003)2號)中規定了《舉證通知書》的格式與內容。《行政訴訟證據規定》第八條人民法院向當事人送達受理案件通知書或者應訴通知書時,應當告知其舉證范圍、舉證期限和逾期提供證據的法律后果,并告知因正當事由不能按期提供證據時應當提出延期提供證據的申請。
在民商訴訟中,訴訟當事人都能按照案件管轄人民法院的規定提交證據。但在司法實踐中,法院認為簡易案件應當快審,一般未通知訴訟當事人協商確定舉證期限,而是人民法院確定。此時法院一般希望答辯期屆滿就開庭,不少案件法院確定的開庭日為答辯期限屆滿的次日。而答辯期法定只有15日,因此就不顧及《若干規定》第三十三條第三款“由人民法院指定舉證期限的,指定的期限不得少于三十日”的規定,舉證期限一般規定為答辯期相同,或開庭日的前一天。這種“簡易”作法顯然是不符合《若干規定》,如果說,人民法院堅持司法解釋屬于我國法律范疇,那么這種作法就是法院違法的。對于這類情形,上級法院或一審法院一般不予理會,而是放任程序法官的作法。
在司法解釋的適用上,法官們往往采取自由實用主義態度,符合法官意志的我就用,不符合的我就不適用。這種情形在各地法院的具體個案中,表現非常普遍與突出。這也是我國不立法,而通過司法解釋造法的嚴重弊端之一。
司法解釋應對此作限制規定,以程序法來體現公正、公平,來保護訴訟當事人的合法權益,真正做到保障審判的合法性與正確裁決。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打房產官司有哪些誤區
2021-01-29社區戒毒與社區康復的區別是什么
2021-01-01各省市消費者協會投訴電話是多少
2020-11-19女兒不贍養父母能繼承遺產嗎
2020-12-04新婚姻法有沒有事實婚姻
2020-11-08繼父贍養糾紛贍養費
2021-03-05小區改造造成個人財產損失怎么辦
2021-01-11拆出資金限于哪些
2021-02-02房屋拆遷合同樣本
2021-02-23簽訂勞動合同后沒有實際履行怎么處理
2021-01-30勞動合同過期半年沒有續簽怎么辦
2021-03-14如果勞動合同終止勞動者是否能夠獲得一些賠償
2021-02-05國際貿易貨物運輸保險
2021-01-30保險合同解釋原則有哪些
2021-02-18保險合同的除斥期間規定是怎么樣的
2021-01-02人身保險合同的法律性質及生效條件是什么
2021-02-23人身意外傷害保險合同糾紛案
2021-02-24應怎樣避免保險過期不賠
2020-11-14保險修車是自己先墊付嗎沒有那么多錢怎么辦
2021-01-08肇事司機自己被撞 保險公司應否賠償
2021-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