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面,行政機關逾越行政裁量權時法院的審查標準。任何權力都是有法律限制的。因此,行政裁量也具有相應的權力界限和裁量范圍。一旦行政機關超過了裁量范圍就構成了逾越裁量。在這種情況下,法院進行審查時沒有必要將其他非裁量行為進行區分,應當對該行政裁量行為所涉及的法律問題和事實問題進行全面審查。這種情況下,行政裁量行為的違法性是十分明顯的。
另一方面,法院在行政裁量權的行使表面上看起來是在法律的授權范圍內,但是裁量違背了立法授予行政機關裁量權的內在界限,構成裁量權濫用時的審查標準。各國的法律和判例所確立下來的標準各有差異,但是,也有多數是通用的,在此,我們借鑒這些共通的標準以及一些國家典型的標準來探討我國法院對行政裁量權濫用的審查應當確立的標準。
第一,審查行政裁量行為是否符合法定的目的。法律授予行政機關行政裁量權,是基于一定的社會需要,為了實現一定的社會目的。行政裁量的行使只能是為了實現授予該權力的目的,而不能用于與授權法相沖突的目的。就法院運用此項標準審理而言,首先要確定授權法的目的,進而根據行政機關提出的證據和材料去判斷裁量權的行使是否違背了法定目的。具體說來,在實踐中,“在確定授權法目的時,如果授權法對其目的規定明確,法院可輕松判定授權法的目的或主要目的。但有時法律規定的目的較為含糊,要探明法律目的就相當復雜。在這種情況下,需要法院根據具體情況通過解釋確定法律目的,而法院對法律目的的闡釋和認定往往決定了法院對行政裁量的審查程度。”筆者認為,在我國現實中,應當給予法官更大的司法裁量權,使其能夠在具體的案件中解釋相關的法律,否則讓法院判決行政裁量權的行使是否符合授權法的目的就很難實現。另外,“行政機關行使裁量權的目的可能不止一個,若其中部分目的正當,而部分目的不正當,法院如何判定行政行為的目的是否正當。”這種情形下各國的做法不同,依據各自的法治傳統和社會現實,有的國家采取較為嚴格的標準,只要有不正當的目的存在,即認定該行為違法,例如澳大利亞。而有的國家采取的標準相對寬松,例如在法國,只要其中一個目的合法,該行政行為就成立,當然如果權力濫用的是這個行政行為的主要目的時,行政法院將撤銷該行為。在我國,司法機關要運用自己的裁量權去確定標準,筆者認為這需要結合行政權的過度膨脹、失控、司法權與行政權的界限以及法官的素質等多方面因素考慮。
第二,審查行政裁量行為是否考慮了相關因素。所謂相關因素是指與所處理事件有內在聯系并可以作為決定根據的因素。行政機關在行使裁量權時考慮了不
應當考慮的因素,或者沒有考慮應當考慮的因素,都可歸入不相關考慮范圍,都構成行政裁量權的濫用。在具體的司法審查過程中,哪些是行政裁量行為應當考慮的因素,哪些是行政裁量行為不應當考慮的因素,也需要法院適用司法裁量權去對相關的法律進行解釋。與前面所提到的何為法律的目的一樣,需要法院綜合考慮各種因素,去靈活把握。
第三,審查行政裁量行為是否故意拖延或不作為。行政機關有義務行使裁量權而不行使裁量權的原因很多,可能是行政機關漫不經心,故意不行使,或者錯誤地認為根據有關法律應當不作出決定。例如,“在英國,通常認為行政機關將本由自己行使的裁量權委任給他人,事前訂立嚴格政策導致不能根據個案進行裁量,通過簽訂合同或其他協議束縛自己的裁量權等情況,皆構成裁量權不行使。”而行政裁量行為拖延是指法律規定了行政機關辦理某一事項的時限,在時限內,行政機關在何時辦理某事有裁量權。但是在一些特定情形下,需要行政機關對某些事項緊急處理,否則將給行政相對人的合法權益或社會公共利益造成巨大損失。這時,如果行政機關故意拖延,一定要等到時限屆滿之時或某種損失已經發生之時再辦理,則構成行政裁量權的濫用。“另外,對于行政機關辦理的某些事項,法律、法規沒有或不可能規定具體的時限,何時辦理完全由行政機關自由裁量。在這種情況下,行政機關的裁量也應根據相應事項的輕重緩急和各種有關因素,依序辦理。如果行政機關故意將某些應緊急處理的事項壓后處理,應及時辦理的事項故意拖延,同樣構成自由裁量權的濫用。”
第四,審查行政裁量行為是否符合公正法則。實施法律的目的不在于其本身,而在于實現公正的價值。法律授予行政機關裁量權的目的,就在于使其根據具體情況、具體對象作出公正合理的選擇和判斷,而不是讓行政機關在法律授權的范圍內任意所為。公正法則一方面要求行政機關在行使裁量權時,對同等情況應當同等對待,這樣,行政相對人就可以根據行政機關已作出的裁量決定,預見他們自己行為的后果,并在此基礎上建立起對以后的行政行為的期待。如果行政機關在行使裁量權時對處于同等情況下的相對人給予不同對待,便屬違背公正法則。另一方面,公正法則要求行政機關實施裁量權時遵循比例、不失衡,應適當地權衡行政所能實現的目的與對行政相對人造成的損害之間的關系,如果行政裁量權的行使所實現的價值遠遠小于行政相對人所遭受的損害,則違反了比例原則,構成濫用行政裁量權。另外,公正法則還要求行政裁量行為前后一致,不反復無常,先前所作的行為和以后所采取的行為保持一致。當然,法院在審查時應當權衡行政遵循先例、前后保持一致與新的情況、新的政策出現,不應遵循先例這兩種情形下對社會公益,對行政相對人所造成的影響。
第五,審查行政裁量行為的作為是否基于彈性法律用語的任意擴大或縮小解釋。彈性法律用語主要包含在法律規范中的前提要件之內。例如“公共利益”,“必要性”等,成文法永遠不可能明確地將所有情形規定下來,法律規范采用彈性法律用語,意味著授予行政機關一定的解釋自由。行政機關在解釋彈性法律用語時,必須根據法律規范的目的,整個法律規范的內容以及社會公認的基本規則進行解釋,而不能對彈性法律用語任意擴大或縮小解釋。這樣的彈性法律用語即是德國行政法中的“不確定法律概念”,德國法院將不確定法律概念與行政裁量予以嚴格區分,使不確定法律概念接受全面的司法審查。在我國的行政法中,沒有作出這種區分,但是在司法審查的過程中,應當確立起相對嚴格的標準去規范對彈性法律用語的解釋。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在公司工作七年無五險一金怎么辦
2020-11-14留置權成立需要滿足的條件是什么
2021-02-20戶口在娘家的外嫁女是空掛戶嗎,能獲得土地補償嗎
2021-01-30警察遭人辱罵后打人怎么處理
2020-12-26訴訟時效過了就可以不還錢嗎
2021-02-15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訴訟時效屆滿能否重新確認債權的幾個批復附解析
2020-12-04股權轉讓協議與增資協議區別
2021-03-17私人租地合同協議書沒有合同期有效嗎
2020-12-05不安抗辯權什么時候行使
2021-01-16離婚后如何強制執行探望權
2021-03-10未辦理結婚手續如何分手
2021-03-12家庭暴力離婚賠償標準
2021-03-20遺棄罪先予執行
2020-11-11車禍死亡26歲該賠多少錢
2021-02-11入獄者是否喪失繼承權
2021-02-08住宅小區內發生車禍責任怎么劃分
2020-11-19如何區分勞動關系勞務關系
2021-03-24長時間拖欠工資可否追償利息
2021-02-19保險公司中的罰款有哪些
2021-03-14探析保險合同之不可抗辯條款
2021-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