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機關針對公益舉報作出的答復不可訴
案例
韓某一直熱心于公益舉報。2014年5月,韓某發現**淮安供電公司在沒有取得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的情況下,違法進行房屋建設,于是向淮安區城管局實名舉報,要求城管局履行法定職責,對該違建進行查處。淮安區城管局在接到韓某的舉報后及時受理、調查、處理,并對供電公司的違法建設依法作出限期整改并處罰款4萬元的行政處罰。淮安區城管局也將處罰結果告知了韓某。韓某對此答復不服,認為該區城管局沒有對違建進行實質性查處,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要求淮安區城管局履行法定職責。
法律分歧
第一種意見認為,韓某基于公益對違法建筑舉報,淮安區城管局也對韓某進行了回復并對違建進行了查處,韓某作為本案的利害關系人,對該答復不服,當然可以提起訴訟,是本案適格的原告,具有行政訴訟主體適格。
第二種意見認為,韓某對于該行政處罰不服,不能提起行政訴訟,其不是本案適格的主體。
法律分析
小編認為第二種意見更為合理,即韓某不具有行政訴訟主體資格,對該答復不能提起行政訴訟。
首先,實體法沒有規定舉報人對行政機關的履職行為有訴訟的權利。《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第九條第二款規定,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有權向城鄉規劃主管部門或者其他有關部門舉報或者控告違反城鄉規劃的行為。據此規定,韓某依法有權對違反城鄉規劃的行為向有關部門進行舉報,但沒有訴訟權利。
其次,韓某不是該答復的行政相對人和利害關系人。《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二十五條的規定,行政行為的相對人以及其他與行政行為有利害關系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有權提起訴訟。本案中,韓某若是該行政處罰的利害關系人,才具有行政訴訟主體資格。淮安區城管局行政處罰的行政相對人是供電公司,顯然不是韓某。其實,韓某的舉報是一種純公益性舉報,該違建的存在與韓某之間不存在任何利害關系,韓某對違建進行了舉報,獲得了淮安區城管局的回復,即已經獲得了其享有的答復程序性權利。因此,韓某既不是該處罰的行政相對人,也不是利害關系人,對于淮安區城管局的答復不服,不能提起行政訴訟,其不具有原告主體資格。
本網站致力于打造優質的律師咨詢服務,如果您還有任何疑問,歡迎進行律師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孩子的法定監護人一般是一個還是兩個
2021-02-21發回重審后還能提管轄權異議嗎
2021-03-13倉單交付的后果是什么
2020-12-09合同糾紛公司沒有錢怎么辦
2021-03-19關于房產繼承的問題
2020-11-18私人教育機構離職有競業限制嗎
2020-11-27勞務合同書和入職協議有什么區別
2021-01-08從事勞務派遣是否需要資質
2020-11-13非試用期員工裁員補償標準
2021-02-19剛簽的勞務派遣合同改簽外包合同合法嗎
2021-03-08勞動仲裁由誰來裁決
2021-03-19國外飛機延誤賠償是怎么樣的
2021-03-09保險合同是附條件合同
2020-12-11保險合同的中止是什么
2021-02-02無名氏死亡賠償金提存后車主能否向保險機構索賠?
2020-11-15人身保險一年多少錢
2021-01-21保險公司遲遲不給處理可以投訴嗎
2021-02-20保險公司拒賠的情況有哪些
2021-01-27管理保險公司正式申請設立的機構是哪個
2021-03-03保險法若干問題的司法解釋二
20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