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認為,解決取保候審監督制約機制問題有五點對策:
(一)應明確檢察機關對取保候審制度的監督職能一是檢察機關對公安機關采取取保候審措施是否適當、執行是否到位進行監督。公安機關在案件偵查中,需要取保候審應當制作提請取保建議書,交檢察機關審查,檢察機關批準后再執行。檢察機關對提請逮捕的嫌疑人認為符合取保條件的,讓嫌疑人提供保證人和保證金交公安機關后批準取保。另外,檢察機關可以對公安機關的執行情況提出異議,可以提出沒收保證金和對保證人處以罰款的建議。這樣,有利于貫徹決定權與執行權相分離的原則。二是檢察機關應對保證金的收取、管理、沒收、退還等環節實行全程監督,定期不定期到保證金代收的金融機構查詢資金收繳和退還情況,向全社會設立申訴、舉報電話,廣辟監督渠道。三是針對實踐中“采取取保候審不致發生社會危害性”的認定標準往往憑借主觀判斷的弊端,檢察機關應加強對此類情況備案審查,嚴防“該取保的不保、不該取保的濫保”的現象。
(二)保持取保候審強制措施的穩定性,監督司法機關辦案高效運轉經決定取保候審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沒有違反取保候審規定的,不得另行采取強制措施,更不得在案件經過的每個程序中各個機關和部門對犯罪嫌疑人重復取保候審。
(三)擴大私權以限制公權的濫用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認為自己符合取保候審條件而不被取保的,或取保候審不應撤銷而被撤銷的,有權在收到《不予取保候審決定書》或《撤銷取保候審決定書》之日起5日內向決定機關申請復議。對復議決定不服的,可在收到復議決定書后7日內向上一級決定機關請求復核。在復查、復核期間,不停止決定的執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交通事故官司判決流程是怎樣的
2020-11-15商標權轉讓流程及資料是怎樣的
2020-12-22法院強制執行常見手段有哪些
2020-11-27老公私自賣房,我該怎么辦
2021-01-08“探望權”與“家庭暴力”
2021-02-25同居關系財產的處理
2021-03-21協議管轄的范圍有哪些
2021-01-13受要約人對要約內容變更的效力
2021-01-03雇傭關系賠償有免責嗎
2020-11-21在學校被傳染學校有責任嗎
2020-11-17在職期間是否有保密費和競業限制費
2021-01-13實習期沒工資轉正要壓工資嗎
2021-03-23企業停產工資如何發放
2021-03-03江泰保險旅游意外險
2020-11-08再保險合同之法理構造是怎樣的
2021-01-09汽車改裝線路自燃保險公司進行賠償嗎
2020-12-05土地承包權到期應該如何處理
2021-03-12征地拆遷適用民事訴訟嗎
2020-11-12房屋拆遷補償協議有誤解該怎么辦
2020-11-13常熟農村拆遷戶口有什么影響作用
2020-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