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決宅基地糾紛
第一,協商解決
《土地管理法》第16條第1款規定:“土地所有權和使用權爭議,由當事人協商解決。”據此規定,公民之間發生的宅基地糾紛,應當先通過協商的方式加以解決。
第二,行政解決
《土地管理法》第16條第2款規定:“個人之間,個人與單位之間爭議,由鄉級人民政府或者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處理。”該法還規定,侵犯土地的所有權或者使用權爭議,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門責令停止侵犯、賠償損失。
第三,司法解決
《土地管理法》第16條第2款規定:“當事人對有關人民政府的處理決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處理決定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內,向人民法院起訴。”這表明公民之間就土地的使用權和所有權發生的糾紛,只與按照《土地管理法》第16條和第53條的規定,先經過有關行政機關的處理,對于處理決定不服,才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否則,人民法院不予受理。但對于侵犯土地的所有權或者使用權的,被侵權人可以不經行政機關的處理,而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
此外,宅基地糾紛還可以通過人民調解來解決。人民調解就是在村民委員會的主持下,按照國家的法律、法規、規章制度、政策和社會公德,對民間糾紛當事人進行說服教育、規勸疏導,促進糾紛當事人互相諒解,平等協商,從而自愿達成協議,消除紛爭的一種群眾自治活動。
宅基地糾紛最有效的解決辦法
宅基地糾紛往往發生在子女成家分戶或農村鄰居之間,從有利生產、團結互助的角度來說,協商可以再維持原先的親屬關系和鄰里關系的基礎上解決問題,避免由于人民政府裁決或人民法院判決之前帶來的權利歸屬不明,影響生產生活。
因此,村民之間關于宅基地糾紛,最有效、最直接的解決辦法就是村民之間協商解決,必要時請村委會或人民調解委員會的工作人員作為居中第三人進行調解。雙方協商成功,最后簽訂協議。雙方達成的協議不得違反有關法律、法規的強制性規定,不得損害國家、集體的利益和其他村民的合法權益。
宅基地糾紛種類
宅基地糾紛的種類多種多樣。按照糾紛的雙方當事人不同,可分為雙方當事人都為公民的宅基地糾紛和當事人一方或雙方為國家或集體的宅基地糾紛;按照宅基地糾紛的內容不同,可分為使用權界限不明確的糾紛、侵占公共宅基地或他人宅基地的糾紛、妨礙他人使用權的糾紛、毀損他人土地、房屋的糾紛等。
以上知識就是律霸網小編對“如何解決宅基地糾紛”這個問題進行的解答,讀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懷孕死刑犯怎么處理
2021-01-19終審判決一審法院會收到嗎
2020-12-20未生效合同違約責任如何承擔
2020-11-29婚內協議及應注意的問題
2021-03-15不可撤銷的擔保合同幾年失效
2021-02-24租住房租墻皮脫落怎么處理
2020-12-03試用期是勞動合同期限法律規定嗎
2021-01-21合同規定“可根據需要進行調崗”是否有效
2020-12-18勞動爭議的法院管轄地如何確定?
2020-12-14在勞動糾紛中舉證責任怎么規定的?
2020-12-31投保時注意事項及須知事項有哪些
2021-02-02辦理人壽保險有哪些
2020-11-12團體意外險受益人可以是單位嗎
2021-01-30保險合同成立就生效嗎
2021-01-07保險理賠計算公式是什么,理賠程序怎么走
2020-12-17保險法釋義 第一百七十條
2021-01-30什么是刑事代理?
2021-01-04責任限額與保險公司的賠償責任的聯系
2021-03-16農村機動地最長承包期限是多久
2020-11-22土地流轉補償協議是怎樣的
20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