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決宅基地糾紛
第一,協商解決
《土地管理法》第16條第1款規定:“土地所有權和使用權爭議,由當事人協商解決。”據此規定,公民之間發生的宅基地糾紛,應當先通過協商的方式加以解決。
第二,行政解決
《土地管理法》第16條第2款規定:“個人之間,個人與單位之間爭議,由鄉級人民政府或者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處理。”該法還規定,侵犯土地的所有權或者使用權爭議,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門責令停止侵犯、賠償損失。
第三,司法解決
《土地管理法》第16條第2款規定:“當事人對有關人民政府的處理決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處理決定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內,向人民法院起訴。”這表明公民之間就土地的使用權和所有權發生的糾紛,只與按照《土地管理法》第16條和第53條的規定,先經過有關行政機關的處理,對于處理決定不服,才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否則,人民法院不予受理。但對于侵犯土地的所有權或者使用權的,被侵權人可以不經行政機關的處理,而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
此外,宅基地糾紛還可以通過人民調解來解決。人民調解就是在村民委員會的主持下,按照國家的法律、法規、規章制度、政策和社會公德,對民間糾紛當事人進行說服教育、規勸疏導,促進糾紛當事人互相諒解,平等協商,從而自愿達成協議,消除紛爭的一種群眾自治活動。
宅基地糾紛最有效的解決辦法
宅基地糾紛往往發生在子女成家分戶或農村鄰居之間,從有利生產、團結互助的角度來說,協商可以再維持原先的親屬關系和鄰里關系的基礎上解決問題,避免由于人民政府裁決或人民法院判決之前帶來的權利歸屬不明,影響生產生活。
因此,村民之間關于宅基地糾紛,最有效、最直接的解決辦法就是村民之間協商解決,必要時請村委會或人民調解委員會的工作人員作為居中第三人進行調解。雙方協商成功,最后簽訂協議。雙方達成的協議不得違反有關法律、法規的強制性規定,不得損害國家、集體的利益和其他村民的合法權益。
宅基地糾紛種類
宅基地糾紛的種類多種多樣。按照糾紛的雙方當事人不同,可分為雙方當事人都為公民的宅基地糾紛和當事人一方或雙方為國家或集體的宅基地糾紛;按照宅基地糾紛的內容不同,可分為使用權界限不明確的糾紛、侵占公共宅基地或他人宅基地的糾紛、妨礙他人使用權的糾紛、毀損他人土地、房屋的糾紛等。
以上知識就是律霸網小編對“如何解決宅基地糾紛”這個問題進行的解答,讀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偷拍怎么量刑
2020-11-28女職工特殊期內法律保護的規定是什么
2021-02-25不是上市公司能進行股權融資嗎
2021-02-12什么是網簽,網簽有什么好處
2021-01-21關于消費者權益的20個法律知識
2020-12-28執行異議復議規定的基本原則和10個核心問題解讀
2021-01-09擔任安全監護人有哪些條件
2020-12-29父親交不起贍養費孫子能交嗎
2021-02-18開車全責自己受傷怎么賠償
2020-12-21小產權房可以打官司嗎
2021-01-23遭遇家暴應當如何保護自己
2020-12-15房地產抵押登記的程序
2021-01-21要約生效應具備哪些條件
2021-03-13清潔工是雇傭關系嗎
2021-02-15學生在學校受傷班主任有責任嗎
2020-12-03工傷官司到最后也無法確立勞動關系怎么辦
2021-01-31未成年人是否可以做生意
2020-12-09勞動訴訟與勞動仲裁有哪些區別
2020-12-30國際貨物運輸保險的兩大基本原則
2021-03-19出車險后如何處理
2020-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