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司法實踐中,對一些經濟困難的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取保候審時,辦案單位從人性化角度考慮,一般是責令其提出保證人,而保證人的選擇往往具有隨意性,保證人對被保證人的活動難以起到監督作用,以致影響了刑事訴訟的正常進行。
因此,我國刑法訴訟法規定了保證人的條件:
1、與本案無牽連;
2、有能力履行保證義務;
3、享有政治權利,人身自由未受取限制;
4、有固定的住處和收入。
同時,執行機關發現保證人喪失擔保條件時,應當書面通知決定機關。決定機關收到執行機關的書面通知后,應當責令被取保候審人重新提出保證人或者交納保證金,或者作出變更強制措施的決定,并通知執行機關。
取保候審,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規定的一種刑事強制措施。是指在刑事訴訟中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和人民法院等司法機關對未被逮捕或逮捕后需要變更強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為防止其逃避偵查、起訴和審判,責令其提出保證人或者交納保證金,并出具保證書,保證隨傳隨到,對其不予羈押或暫時解除其羈押的一種強制措施。由公安機關執行。
保證人義務
第五十四條保證人必須符合下列條件:
(一)與本案無牽連;
(二)有能力履行保證義務;
(三)享有政治權利,人身自由未受到限制;
(四)有固定的住處和收入。
第五十五條保證人應當履行以下義務:
(一)監督被保證人遵守本法第五十六條的規定;
(二)發現被保證人可能發生或者已經發生違反本法第五十六條規定的行為的,應當及時向執行機關報告。
被保證人有違反本法第五十六條規定的行為,保證人未及時報告的,對保證人處以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司法司法解釋二基金公司破產
2020-12-23包裝相似度多少算侵權
2020-12-08孩子撫養費不夠用怎么辦,可以追加孩子撫養費嗎
2021-03-13公司被執行后能否更換法人
2021-03-09離婚答辯狀主要針對哪些答辯
2020-12-01人民法院是否必須執行仲裁裁決
2020-12-182005年度工傷賠償標準(浙江省)
2021-03-15房屋租賃合同不蓋章按手印可以嗎
2020-11-27二手汽車過戶步驟是什么
2020-12-26集資房與經濟適用房的區別
2020-11-28房地產開發流程周期以及流程是怎樣的
2021-01-12單位與個人簽訂勞務合同需注意什么
2021-03-15外企存在勞務派遣關系是否合法
2021-01-07勞務外包繳納什么稅
2021-01-05退休人員喪葬費領取程序有哪些
2021-02-03勞動爭議仲裁管轄內容
2021-01-02經紀及管理合同是委托合同嗎
2021-03-05財產保險賠償有哪些方法,人壽保險賠償方法有哪些
2020-12-09車上人員責任險應該歸誰所有
2021-02-07法律規定產品責任的賠償范圍包括什么方面
2020-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