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行政訴訟案件中應該如何確定被告
(一)行政復議案件被告的確認
(1)復議機關維持原具體行政行為的,以作出原具體行政行為的行政機關為被告;
(2)復議機關改變了原具體行政行為,復議機關就是被告。這里所說的改變,包括法律依據、事實根據和處理決定方面的任何實質性變更;
(3)復議機關在法定期間內不作復議決定,當事人對原具體行政行為不服提起訴訟的,應當以作出原具體行政行為的行政機關為被告;
(4)復議機關在法定期間內不作復議決定,當事人對復議機關不作為不服提起訴訟的,應當以復議機關為被告。
(二)委托行政的被告確認
行政機關委托的組織作出具體行政行為的,委托的行政機關是被告。
(三)經上級機關批準而作出具體行政行為的被告確認
具體行政行為的作出或者生效需要上級行政機關批準的,被告應是在生效行政處理決定書上署名的機關。
(四)派出機構作出具體行政行為的被告確認
(1)如果派出機構沒有得到法律、法規、規章的授權,那么它就不具備行政主體資格,以派出機構所在機關為被告。
(2)如果派出機構得到法律、法規、規章的授權,原則上,派出機構具有行政主體資格,以派出機構為被告。但是在越權方面要分兩種情況:①派出機構超越了授權的幅度,以派出機構為被告。②派出機構超越了授權的種類,以派出機構所在機關為被告。以派出所為例,其職權為500元以下罰款和警告,如果派出所作出了罰款10000元的決定,派出所為被告。如果派出所作出了拘留決定,公安局為被告。
(五)若干行政機關共同作出具體行政行為的被告確認
兩個以上行政機關共同作出同一具體行政行為的,這些行政機關是共同被告。
(六)內部機構的被告確認
(1)行政機關在沒有法律、法規、規章規定的情況下,“授權”其內設機構、派出機構或者其他組織實施行政行為應當視為委托,以行政機關為被告。
(2)內設機構或者派出機構在沒有法律、法規、規章授權的情況下,以自己的名義作出具體行政行為,以其所在行政機關為被告。
(七)不作為案件中的被告確認
行政機關具有法定職責而不實施具體行政行為的,該行政機關具有被告資格。不作為有兩種劃分:在表現形式上可以分為依職權行為的不作為和依申請行為的不作為;在內容上可以分為拖延履行和拒絕履行。
以上就是小編為您整理的內容,在一般的行政訴訟中,作出具體行政行為的行政機關是行政訴訟的被告,行政機關需要派出代表出庭參加行政訴訟。如果你情況比較復雜,律霸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上班途中發生交通事故造成他人傷害的公司有責任嗎
2020-12-11有交通事故認定書怎么起訴
2021-03-01遲延交房訴訟時效怎么計算
2020-12-042020年江蘇省工傷事故傷殘賠償標準
2020-11-08逾期還款后征信怎么恢復
2021-03-16金融監督管理部門依法履行職責享有哪些監督檢查職權
2021-02-25陰陽合同怎么補交稅
2021-02-21學生在學校感染肺結核學校有責任嗎
2021-02-25常見的購房小誤區有哪些
2020-12-25為什么集資房五年后才能交易
2021-01-06保障性住房在沒辦房本前可以抵押嗎
2020-11-13怎么確認勞動關系
2021-01-10小區綠化“縮水”業主如何維權
2021-01-01人身保險的保險金額是由投保人承擔嗎
2020-11-15如何提防人壽保險合同條款中的陷阱
2021-03-10重復保險的賠償方式是什么
2021-03-09新型人身保險產品是重要的創新
2021-03-05生育保險是否屬工資福利
2021-01-28保險合同有哪些必備條款
2020-12-19保險欺詐的載體是如何的
2020-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