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強制執行的含義是什么
法院按照法定程序,運用國家強制力量,根據執行文書的規定,強制民事義務人完成其所承擔的義務,以保證權利人的權利得以實現。執行文書包括發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決書、裁定書以及依法應由法院執行的其他法律文書。它們一經確定,義務人即應自動履行。如拒不履行,權利人可申請法院強制執行。提出申請的權利人稱申請人,被指名履行義務的人稱被申請人,又稱被執行人。申請人是勝訴的一方,被申請人是敗訴的一方。執行程序是民事訴訟程序的最后階段。
二、強制執行的法律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關于強制執行的規定根據中國《民事訴訟法》和有關法律的規定,地方各級人民法院設執行組織,在院長領導下,負責執行本法院對第一審民事案件所作的判決和裁定。第二審案件的判決和裁定,原則上也由原第一審人民法院執行。法律規定由人民法院負責執行的其他法律文書,由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執行。采取重大執行措施時,應當有司法警察參加。
如果被申請執行的財產或者被申請人在外地、而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執行員又不便前往執行的,可以委托當地人民法院代為執行。受托人民法院應當在收函后15日內開始執行,不得拒絕。執行完畢后,應當將執行結果及時函復委托人民法院。在30日內還未執行完畢,也應當將執行情況函告委托人民法院。受托人民法院自收到委托函件之次日起15日內不執行的,委托人民法院可以請求受托人民法院的上級人民法院指令受托人民法院執行。
《民事訴訟法》第243條規定:“被執行人未按執行通知履行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人民法院有權扣留、提取被執行人應當履行義務部分的收入。但應當保留執行人及其所扶養家屬的生活必需費用。人民法院扣留、提取收入時,應當作出裁定,并發出協助執行通知書,被執行人所在單位、銀行、信用合作社和其他有儲蓄業務的單位必須辦理。”在執行實踐中,扣留、提取被申請執行人的收入是人民法院經常使用的一種執行措施。扣留和提取是緊密相聯的兩個執行措施,扣留是臨時性措施,是將被申請執行人的收入暫扣下,仍留在原來的單位,不準其動用和轉移,促使其在限定的期限內履行義務。如超過期限仍不履行的,即可提取該項收入交付申請執行人。
以上就是小編為您整理的內容,如果當事人不履行人民法院判決的,權利人是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的。人民法院需要按照法定的程序進行強制執行。如果你情況比較復雜,律霸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刑事辯護詞怎么寫
2020-11-16公安刑事賠償范圍是什么
2021-03-24外公屬于非直系親屬嗎
2020-12-28離婚中的精神損害賠償
2021-02-21抵押的房子能查封嗎
2020-12-28女方以打胎要挾男方結婚是無效婚姻嗎
2021-01-12北京無犯罪記錄證明怎么開
2020-12-03雇傭關系怎么證明
2021-01-03試用期離職被壓了一個月工資怎么辦
2021-02-04投資型保險購買注意事項
2021-01-28什么是家庭財產保險
2020-11-13在責任保險中保險合同的賠償要件是什么
2020-12-21黑龍江司法鑒定指定保險醫生正確嗎
2020-12-26什么是保險金
2020-11-09什么是絕對免賠額
2020-12-20公眾責任險評估的主要內容
2020-12-24保險合同能否凍結
2021-03-05校方責任險責任認定案例
2020-11-23保險受益權的涵義
2020-11-27出口產品責任保險賠償案例
2020-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