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事故責任醫生要賠償嗎
如果是受害者起訴時,醫生不承擔責任,醫生的診療行為屬于職務行為,由單位承擔賠償責任。也就是對外的責任由醫院承擔,醫院可以對責任人適當處罰。包括行政和經濟責任。
醫療事故的責任劃分
根據《醫療事故技術鑒定暫行辦法》第三十六條規定,醫療事故中醫療過失行為責任程度分為:
1、完全責任:
指醫療事故損害后果完全由醫療過失行為造成。(賠償全部損失的100%)
2、主要責任:
指醫療事故損害后果主要由醫療過失行為造成,其他因素起次要作用。(賠償全部損失的60-90%)
3、次要責任:
指醫療事故損害后果主要由其他因素造成,醫療過失行為起次要作用。(賠償全部損失的20-40%)
4、輕微責任:
指醫療事故損害后果絕大部分由其他因素造成,醫療過失行為起輕微作用。(賠償全部損失不超過10%)
實踐中還存在對等責任:即醫、患雙方各負擔50%。
責任程度的不同,對于賠償數額的影響較大,顯不了過錯程序與承擔責任一致的原則,比原《醫療事故處理辦法》確定的只要鑒定為事故不考慮責任程度一律承擔100%賠償的內容較為公正、合情合理。
醫療事故鑒定書中的“主要責任”或“次要責任”抑或“輕微責任”,是對事故原因力的認定,其本來意義是“主要原因”或“此要原因”,只不過醫療行政部門對相關責任人的行政處分看來是以原因力作為主要依據,需要如此表述而已。
當然,醫學會的鑒定結論,不是具體行政行為,不能提起行政復議和行政訴訟,其結論只是專家證言性質,在人民法院來說僅能起到證據的作用,沒有絕對的約束力,如果當事人對鑒定結論之責任認定有爭議的,如果合議庭認為有必要,可以單獨就責任程度問題(即原因力分析)再提交人民法院法醫室或委托有關專家作出認定。
希望醫護人員能夠更加謹慎,避免醫療事故。醫療事故對外的責任由醫院承擔,雖然醫生的診療行為屬于職務行為,但醫院可以對責任人適當處罰,包括行政和經濟責任。還有其他相關問題想要了解,歡迎咨詢律霸網的免費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只有土地證的租賃合同是否有效
2021-01-15員工懷孕期間必須調崗的情況有什么
2021-01-09留置權消滅的原因怎么規定
2020-12-23哪些情況下可以中止行使探望權
2020-12-29交通事故起訴材料
2020-11-10口頭協議和合同哪個會更好
2020-12-19商標權許可轉讓合同無效的情形有哪些
2021-01-31員工曠工多久算解除勞動關系
2020-12-17延長假期加班企業如何發放加班費
2021-01-08人身意外傷害險有什么獨特的特點
2020-12-11海上運輸保險的承保范圍
2020-11-16投保單的事項包含哪些內容
2021-02-13家用車擅改運營,保險公司是否能拒賠
2020-12-21什么叫提存保險金
2020-11-30保險業務規則和保險組織機構管理規定的行為有哪些
2021-02-26怎么合理確定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期限和價格問題
2021-02-20林地承包經營權可以轉讓嗎
2021-02-15企業合同遇到拆遷終止有拆遷補償嗎
2021-02-22拆遷安置補償不合理,被拆遷人如何提高補償
2021-02-08農村征地哪種青苗的補償高
2021-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