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化類企業融資的特點是什么?
(一)輕型資產比重高,取得貸款困難
從傳統的投融資而言,企業將機器設備、房屋、產品、土地等不動產抵押以取得貸款,是最常見的融資方式。文化企業生存的根基在于其已擁有或即將擁有的版權、專利等無形資產。由于文化產業多以智力投資為主,擁有的版權、知識產權、專利等無輕型資產比重大,而土地、房屋、機器設備等不動資產比重較低。[1]由于無形資產抵押困難,文化企業普遍存在融資難問題,融資成為企業成長的關鍵。
(二)缺少傳統的抵押擔保物
現有金融擔保制度下,文化企業缺少傳統的抵押擔保。以版權質押為例,根據擔保法,質押的權利必須是已經客觀存在的版權。但文化企業在制作文化產品的過程中最需要資金支持,也最難獲得資金。如何用未完成作品的版權設定質押,實踐中沒有成熟的做法。即使知識產權等無形資產可以充當“抵押擔保”,金融行業也缺少相關的評估體系。因此,金融機構很難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為文化企業提供有針對性的金融服務。
(三)知識產權的價值難以確定
知識產權價值評估,就是由專業機構依據國家有關規定,運用科學的方法,對某項知識產權的價值進行評定和估算,從而為知識產權資本化提供決策依據的技術性活動。它具有評估難度大、主觀性大、評估結果具有較大的不確定性、準確性難以衡量等特點。沒有知識產權交易市場,知識產權的價值就沒有可以對比的參照物,知識產權的價值難以確定,知識產權變現無法實現。我國知識產權交易市場不健全,如天津濱海國際知識產權交易所成立于2011年6月,由于私下交易泛濫,巨量專利淪陷“黑色尋租”空間,目前陷入生存危機。
(四)企業投資收益具有較強的不可預見性
文化產業很大程度上提供的是創意產品,這與物質產品的生產不同。物質產品生產過程中投入往往帶來較為確定的產出,而文化產業在創作過程中受創意人員創作靈感的影響,靈感的偶然性和不確定性使得產出具有不確定性。即便投入后取得了預期的產出,文化創意產品還存在不被市場接受和認可的風險。再者文化產品并非生活必需品,消費量受經濟形勢和收入水平情況較大,具有較強的不可預見性。未來投資收益難以預期是造成文化產業融資困局的根本原因。
二、什么叫做企業融資
企業融資是指以企業為主體融通資金,使企業及其內部各環節之間資金供求由不平衡到平衡的運動過程。當資金短缺時,以最小的代價籌措到適當期限,適當額度的資金;當資金盈余時,以最低的風險、適當的期限投放出去,以取得最大的收益,從而實現資金供求的平衡。
企業融資是指企業從自身生產經營現狀及資金運用情況出發,根據企業未來經營與發展策略的需要,通過一定的渠道和方式,利用內部積累或向企業的投資者及債權人籌集生產經營所需資金的一種經濟活動。資金是企業體內的血液,是企業進行生產經營活動的必要條件,沒有足夠的資金,企業的生存和發展就沒有保障。企業融資是指企業向外部有關單位和個人以及從企業內部籌措生產經營所需資金的財務活動。組織創新是指組織規則、交易的方式、手段或程序的變化。
企業融資一般是指非金融企業的長期資金來源問題,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融資的方式總的說來分為兩種:一是內源融資,即將自己的積累可供使用資金轉化為投資的過程。另一種是外源融資,是指企業外部投資人或投資機構資金注入,將資金轉化為股份的過程。企業的發展主要取決于能否獲得穩定的資金來源,企業融資主要是指企業在金融市場上的籌資行為。因此,企業融資與資金供給制度、金融市場、金融體制和債信文化有著密切的關系。
國家在文化產業鏈的發展過程中是有很多考慮因素的,其中就包括文化產生其價值的融資方面。當資金短缺時,以最小的代價籌措到適當期限,適當額度的資金;當資金盈余時,以最低的風險、適當的期限投放出去,以取得最大的收益,從而實現資金供求的平衡。
什么是銀行票據融資
債務融資特點
融資計劃書怎么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法醫鑒定輕微傷害標準
2021-01-20專利異議審查的時間限制是什么
2020-12-24房屋被別人做了擔保怎么辦
2020-11-29農村非婚生子罰款多少錢
2020-12-04房產遺贈兒女有居住權嗎
2020-11-09贈與合同訂立的原則
2020-12-28結婚自由的保護措施有什么
2021-03-16產品怎么簽訂免責合同
2021-01-04解除合同需要給對方合理期限嗎
2021-01-01遺囑必須公證才生效嗎,遺囑公證生效后有效期是多久
2021-03-13政府的集資房能否買賣呢
2020-12-13有購房合同但是沒有房產證可以保全嗎
2020-12-15哪些勞動合同無效?
2021-01-11工齡認定在勞動仲裁需要什么材料
2021-03-23勞動爭議仲裁立案需要幾天時間
2020-12-30企業財產最低起保費是多少
2020-12-19交保險存錢寬限期限是多久
2021-02-13財產保險合同主要履行什么原則
2020-11-13保險代理人的代理行為如何認定
2020-12-14財產保險如何變更受益人
2021-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