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您推薦】北戴河區律師 廣宗縣律師 莞城區律師 紹興縣律師 花都區律師 常平鎮律師 趙縣律師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現在企業融資可以通過多種方式,比如向銀行貸款或者發行股票,但現在最常用的融資方式就是私募基金和公募基金這兩種。私募基金相對于公募基金來講,收益更加豐厚,那么有關私募基金成立要素有哪些呢!下邊,就讓小編為您詳盡介紹吧!
一、私募基金成立要素:
(一)名稱應符合《名稱登記管理規定》,允許達到規模的投資企業名稱使用“投資基金”字樣。
(二)名稱中的行業用語可以使用“風險投資基金、創業投資基金、股權投資基金、投資基金”等字樣 。
(三)注冊資本(出資數額)不低于5億元,全部為貨幣形式出資,設立時實收資本(實際繳付的出資額)不低于1億元;5年內注冊資本按照公司章程(合伙協議書)承諾全部到位。”
(四)單個投資者的投資額不低于1000萬元(有限合伙企業中的普通合伙人不在本限制條款內)。
(五)至少3名高管具備股權投基金管理運作經驗或相關業務經驗。
(六)基金型企業的經營范圍核定為:非證券業務的投資、投資管理、咨詢。(基金型企業可申請從事上述經營范圍以外的其他經營項目,但不得從事下列業務:發放貸款;公開交易證券類投資或金融衍生品交易;以公開方式募集資金; 對除被投資企業以外的企業提供擔保。
(七)管理型基金公司:投資基金管理:“注冊資本(出資數額)不低于3000萬元,全部為貨幣形式出資,設立時實收資本(實際繳付的出資額)”單個投資者的投資額不低于100萬元(有限合伙企業中的普通合伙人不在本限制條款內)。
二、私募基金的組織形式
(一)公司型
按照《公司法》的規定,有限責任公司股東人數需在50人以下,股份有限公司發起人數量需在200人以下。對有限責任公司,全體股東可以約定不按照出資比例分取紅利,對股份有限公司,章程中可以約定不按照持股比例分配。這樣,對私募基金來說,就可以靈活約定,投資人獲得多少比例,而基金公司或基金經理獲得多少比例。但是,因為投資人可能會不斷進入,這樣從公司形式上就需要增資,而增資又需要股東的多數決,開股東會和辦理公司變更手續,增加了繁復程度。此外,由于公司需要繳納企業所得稅等各種稅費,將導致投資人的收益有較大折損。
(二)有限合伙型
首先,除法律另有規定,有限合伙企業應由二個以上五十個以下合伙人設立。投資人為有限合伙人,以自己的投資為限承擔責任,基金經理可以為普通合伙人,可以勞務出資,并承擔無限責任。由于資金由基金經理運做,基金經理對自己的行為承擔無限連帶責任,這樣,就比公司型的利潤分配方式更進一步,不僅是分配利潤,而且還有承擔損失,這對于投資人多了一種保護。但是,對基金經理個人則成為一個太大的壓力,尤其在我國沒有個人破產法的情況下,因為自己的勞務而承擔無限連帶責任,不利于私募基金的行業發展。而按照公司法的規定,除法律另有規定外,公司不得成為對所投資企業的債務承擔連帶責任的出資人。
(三)信托型
信托型私募基金需要委托信托機構通過出售資金信托份額,按照信托法律規定,資金信托的份額不得超過200份。信托的銷售已經不同于私募,購買人與基金經理之間已經被信托公司所隔離,整個信托計劃成為投資資金,信托公司取代購買人(真正的投資人)行使投資者權利。在這個模式中,增加了一層法律關系。同時,因為信托機構的介入費用增加,對投資人的收益有所折損。
對于私募基金成立要素的內容,通過本文我們可以知道,其名稱一定要符合《名稱登記管理規定》,企業注冊資本金額必須要達到五億元以上,即使是個人投資者投資資金也必須要達到1000萬元以上,而且還必須要符合基金型企業的經營范圍的要求。
什么是私募基金
私募基金公司的組織形式有哪些
最新私募基金管理辦法中有何新規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贍養協議里面能分配財產嗎
2020-11-16股東代表訴訟的訴訟費誰交納
2020-12-14連帶與按份共同保證的概念是什么
2021-01-12擔保抵押同意書有法律效力嗎
2021-01-07抵押登記到期了還有效嗎
2020-11-20夫妻離婚后財產分割
2020-11-27小額民事訴訟可以不開庭直接判決嗎?
2020-12-04辦案機關需要外國協助送達傳票的怎么辦
2020-11-12交通事故索賠需要準備哪些醫療費證據
2021-01-15合同法中債務可以抵消的情形有哪些
2021-01-18公司勞務合同應該注意什么
2020-11-28經濟性裁員定義
2020-12-07什么是保險公估人
2021-02-18什么是公共交通意外險
2021-02-15被保險人交通肇事逃逸保險公司是否需要賠償
2020-12-25長期護理保險保險期間為多少年
2021-01-31沒有責任認定書的追尾事故保險理賠嗎
2021-01-16騙保的民事后果
2021-01-13林地承包的期限是多久
2021-03-12什么是土地承包經營權置換
2020-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