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經濟下,人們參與經濟活動的頻繁度日益增加,時不時會聽到有人在問這樣的問題:股權轉讓是怎么回事?從字面意思看來,所謂股權轉讓就是持股股東向他人出賣自己的公司股份,這是一種民事法律行為,里面牽涉到的風險及糾紛很多,所以人們常常弄不清楚轉讓股權究竟應該要注意些什么。下面,就由律霸的小編來告訴你吧!
股權轉讓
股權轉讓是指公司股東依法將自己的股份讓渡給他人,使他人成為公司股東的民事法律行為。股權轉讓是股東行使股權經常而普遍的方式,我國《公司法》規定股東有權通過法定方式轉讓其全部出資或者部分出資。
股權自由轉讓制度,是現代公司制度最為成功的表現之一。近年來,隨著我國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國有企業改革及公司法的實施,股權轉讓成為企業募集資本、產權流動重組、資源優化配置的重要形式,由此引發的糾紛在公司訴訟中最為常見,其中股權轉讓合同的效力是該類案件審理的難點所在。
股權轉讓協議是當事人以轉讓股權為目的而達成的關于出讓方交付股權并收取價金,受讓方支付價金得到股權的意思表示。股權轉讓是一種物權變動行為,股權轉讓后,股東基于股東地位而對公司所發生的權利義務關系全部同時移轉于受讓人,受讓人因此成為公司的股東,取得股東權。根據《合同法》第四十四條第一款的規定,股權轉讓合同自成立時生效。
但股權轉讓合同的生效并不當然等同于股權轉讓生效。股權轉讓合同的生效是指對合同當事人產生法律約束力的問題,股權轉讓的生效是指股權何時發生轉移,即受讓方何時取得股東身份的問題,所以,必須關注股權轉讓協議簽訂后的適當履行問題。
在股權轉讓合同的履行方面,轉讓方的主要義務是向受讓方轉移股權,受讓方的主要義務是按照約定向轉讓方支付轉讓款。如何才能保證股權有效轉移?
對于有限責任公司來說,新《公司法》第33條規定,有限責任公司應當置備股東名冊,記載下列事項:
股東的姓名或者名稱及住所;
股東的出資額;
出資證明書編號。
記載于股東名冊的股東,可以依股東名冊主張行使股東權利。
公司應當將股東的姓名或者名稱及其出資額向公司登記機關登記;登記事項發生變更的,應當辦理變更登記。未經登記或者變更登記的,不得對抗第三人。
《公司登記管理條例》(2005年修訂)第三十二條規定,公司變更實收資本的,應當提交依法設立的驗資機構出具的驗資證明,并應當按照公司章程載明的出資時間、出資方式繳納出資。公司應當自足額繳納出資或者股款之日起30日內申請變更登記。
可見,在有限責任公司,受讓人即使簽訂了股權轉讓合同,且合同已經生效,在公司為其履行股東名冊登記變更程序之前,尚不能認定其已取得了股東資格,只有在公司股東名冊變更并進行工商變更登記之后,新老股東的交替方才在法律上真正完成,并具有了社會公示性。股份有限公司股權轉讓的情況有所不同。其股權轉讓合同生效,受讓人即取得公司股權,合同當事人為記名股東的,應通知公司辦理股東名冊登記變更。
需要說明的是,上述登記變更手續具有宣示性或對抗性,是受讓人保護自身權利,對抗公司或第三人最有效的手段,實踐中一定要予以高度重視,千萬不能因為一時的手續繁瑣而不為從而留下隱患。
在進行股權轉讓時,還應當注意法律對轉讓主體、內容、程序上的一些規制。如新《公司法》第一百四十二條規定,發起人持有的本公司股份,自公司成立之日起一年內不得轉讓。公司公開發行股份前已發行的股份,自公司股票在證券交易所上市交易之日起一年內不得轉讓。
公司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應當向公司申報所持有的本公司的股份及其變動情況,在任職期間每年轉讓的股份不得超過其所持有本公司股份總數的百分之二十五;所持本公司股份自公司股票上市交易之日起一年內不得轉讓。上述人員離職后半年內,不得轉讓其所持有的本公司股份。公司章程可以對公司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轉讓其所持有的本公司股份作出其他限制性規定。
除了法律規定之外,如果公司章程對股東轉讓股權或股份有特別限制和要求的,股東訂立股權轉讓合同時,不得違反這些規定。
程序上,新《公司法》第72條規定,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之間可以相互轉讓其全部或者部分股權。
股東向股東以外的人轉讓股權,應當經其他股東過半數同意。股東應就其股權轉讓事項書面通知其他股東征求同意,其他股東自接到書面通知之日起滿三十日未答復的,視為同意轉讓。其他股東半數以上不同意轉讓的,不同意的股東應當購買該轉讓的股權;不購買的,視為同意轉讓。經股東同意轉讓的股權,在同等條件下,其他股東有優先購買權。兩個以上股東主張行使優先購買權的,協商確定各自的購買比例;協商不成的,按照轉讓時各自的出資比例行使優先購買權。
公司章程對股權轉讓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總的來說,股權轉讓是怎么回事,這是個較為復雜的法律問題,說是轉讓股權,實則牽涉到的是該股權所屬公司的實際資產情況,這里面不僅僅包括有形資產,也包括無形資產,在轉讓股權時主要還是買賣雙方如何就相關情況進行協商的問題,尤其是牽涉到債務的問題,如果買方發現股權所在公司有大量的債務在身,就需要注意風險,以免血本無歸。所以在進行股權轉讓之前,建議咨詢公司法專業人士,并謹慎行事。
簽訂合同需要注意些什么?
被人外觀專利侵權投訴怎么辦
二手房資金監管的最新流程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侵權賠償糾紛能否風險代理
2020-12-30因生病不能勝任工作離職補償是怎樣的
2021-03-09中外合資企業需要設立監事會嗎
2020-11-08無限連帶責任的相關法律規定
2020-11-13監護制度是怎么規定的
2021-02-26探望權義務主體的協助義務是什么
2021-01-05未經傳喚缺席判決的適用情形
2021-01-30集資房的風險隱患
2020-11-12勞動關系轉移函
2021-02-17家庭婚姻矛盾鬧事謾罵侮辱的離婚處理
2020-12-20按揭房解押要多久
2020-12-24二手房已過戶能否按揭
2021-01-24購房新政策二套房契稅相關規定
2021-02-21現行勞動仲裁立法對仲裁監督程序是怎樣規定的?
2021-03-02合同中免責條款無效有哪些情形
2021-01-19保險除外責任條款的風險主要體現在哪里
2021-03-22人身保險具體有哪些類型
2021-03-22人身保險受益人享有什么權利嗎
2020-12-17人身保險合同代簽效力
2021-02-20可以委托醫護人員銷售健康保險產品嗎
2021-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