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解決方法
如果在工作過程中遇到事故傷害,應當馬上到簽訂服務協議的醫療機構就醫,情況緊急時可以先到就近的醫療機構急救。同時,及時向當地勞動保障行政部門申請工傷認定。如果自己長期在煤礦、采石場或有毒有害等場所工作,發現自己身體不適,一定要到當地衛生行政部門所屬的職業病防治所進行診斷,確認為職業病后,再到勞動保障行政部門申請工傷認定。工傷職工如果對勞動保障部門工傷認定結論不服(如不認定為工傷),還可以在收到工傷認定書60日內提起行政復議;對復議決定不服的,還可以在15日內向當地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
2、相關材料
被認定為工傷后,應拿著工傷認定書到當地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申請傷殘等級鑒定。拿到工傷認定書和傷殘等級鑒定書之后,就可以到用人單位或勞動保障部門的工傷保險經辦機構領取工傷保險待遇。如果所在單位沒有參加工傷保險,工傷保險待遇由用人單位支付。用人單位參加了工傷保險的,就由工傷保險經辦機構從工傷保險基金中按標準支付工傷保險待遇
3、勞動保障
用人單位和勞動者之間如果對工傷賠償金額達不成一致意見,可以申請勞動仲裁解決糾紛
一、根據《工傷保險條例》第十四條職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工傷:
(一)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傷害的;
(二)工作時間前后在工作場所內,從事與工作有關的預備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傷害的;
(三)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履行工作職責受到暴力等意外傷害的;
(四)患職業病的;
(五)因工外出期間,由于工作原因受到傷害或者發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機動車事故傷害的;
(七)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認定為工傷的其他情形。
傷者的情況符合工傷條件;
二、傷者可以讓單位申請工傷認定,如單位拒絕賠償,個人申請,期限為一年;
三、待傷情穩定后,如留下殘疾,傷者可以申請傷殘鑒定;
四、如構成傷殘等級,傷者可以依法享受工傷保險待遇;
五、如單位未給傷者買保險,可以比照上述條例執行;
六、如單位拒絕賠償,可以申請勞動仲裁。
在處理工傷糾紛的過程中通過法律解決是最直接有效的,這使雙方都公平公正,雖然工傷糾紛較為復雜但是為了保障雙方的利益也要合理合法的解決問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承諾的有效要件是什么
2020-12-15判定為同一商號的標準是怎樣的
2021-02-28著作權侵權糾紛案件中的證明標準和證明責任是什么
2021-01-01父母如何起訴子女索要贍養費
2021-03-23指定管轄偵查時傳喚可否異地
2021-01-29合同債務常見有哪些風險些
2020-12-22第三方代償協議有效嗎
2021-01-25學生上學路上的安全學校有責任嗎
2020-11-24簽了合同剛入職兩個星期怎么離職
2020-12-27哪些情形可以變更勞動合同,變更勞動合同要注意什么
2021-03-10新交通法規之實習期間上高速的規定是什么
2020-12-28附贈人身保險合同的法律分析(一)
2020-11-27保險合同給人下“套”
2020-11-11是不是買了“全險”就不會被拒賠
2021-02-26出門旅游因為暴雨致人受傷保險公司賠嗎
2021-01-05公證保險賠償索賠注意事項
2021-01-02什么叫做保險中的責任限額
2020-12-05被保險人是什么,有什么權利義務
2020-12-06拆遷安置房糾紛時效有期限要求嗎
2020-12-11拆遷令下達后的訴訟期是多久
2020-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