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出現了醫療事故怎么辦
1、和解
(1)醫患雙方的和解應遵循法律法規的規定,只能就民事責任進行協商,不能規避當事醫院、當事醫務人員應承擔的行政責任和刑事責任。
(2)參加和解的患方必須直接與醫院發生利害關系,在法律上享有民事權利,依法承擔民事義務,如具備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患者本人,或者其監護人、繼承人、代理人等。
(3)參加和解的院方必須由院方法定代表人即院長參加和解,其代表醫院的行為,應認定合法有效。醫院的其他人員如參加和解,要持有蓋有醫院公章的授權委托書,其和解行為才合法有效。
2、調解(衛生行政部門等第三方介入)
《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第四十八條對調解進行了規定:已確定為醫療事故的,衛生行政部門應醫療事故爭議雙方當事人請求,可以進行醫療事故賠償調解。調解時,應當遵循當事人雙方自愿原則,并應當依據本條例的規定計算賠償數額。經調解,雙方當事人就賠償數額達成協議的,制作調解書,雙方當事人應當履行;調解不成或者經調解達成協議后一方反悔的,衛生行政部門不再調解。
可見,已經鑒定確定為醫療事故的,可以請求衛生行政部門介入對雙方的糾紛進行調解。
3、訴訟(打官司)
在訴訟之前,當事人可以進行醫療事故鑒定或者醫療過錯鑒定,醫療事故鑒定由醫學會鑒定,醫療過錯鑒定由司法鑒定中心鑒定。進行鑒定并不是醫療糾紛訴訟的法定前置程序。
在舉證責任方面,患者對患方和院方存在醫患關系,以及產生了損害后果負有舉證責任,院方對醫療行為是否存在過錯,以及醫療行為和損害后果之間是否存在因果關系負有舉證責任。
在案由選擇方面,醫療糾紛涉及的案由主要有三大類,包括醫療損害賠償糾紛、醫療事故損害賠償糾紛和醫療服務合同糾紛,有些案件還可以以普通的人身(財產)損害賠償糾紛為案由。實際中,應根據具體情況選擇合適的案由進行訴訟。
二、法律規定
根據《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第四十六條規定,發生醫療事故的賠償等民事責任爭議,醫患雙方可以協商解決即和解,不愿意協商或者協商不成的,當事人可以向衛生行政部門提出調解申請,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由此可見,在我國,發生醫療糾紛有三種解決方式,即和解、調解和訴訟。
我們可以了解到當出現了醫療事故的時候要好好解決,解決的方式是有幾種的,如果協商不了的情況下只能申請法院進行訴訟了,希望大家明白。以上這些律霸網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相關內容,如果還有什么疑問,可以咨詢律霸網相關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交通事故定責本人不去行嗎
2020-12-08原產地標記需要申請嗎
2021-01-28定婚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2021-02-16存單質押法院是否可以扣劃
2020-12-05《侵權責任法》與校園安全責任
2021-02-10房產按比例贈與契稅怎么算
2021-03-17酒后溺亡意外保險賠嗎,哪些情況意外險不賠
2021-01-02飛機延誤找誰賠償
2021-02-10人生不同階段保險如何規定
2020-12-28貨損保險合同代理是如何發生的
2021-02-21投保車型與實駕車型不符,保險公司是否應承擔賠償責任
2021-01-27汽車自滑撞死司機保險也得賠
2020-11-11職工每個月失業保險領多少錢
2021-02-13沒有經保險公司現場勘查,能獲得賠償嗎
2021-03-24機動車轉讓保險手續未變更出事故保險公司是否要賠償
2020-11-24投保人參保了意外傷害險,摔傷能要求保險公司理賠嗎
2021-02-07車輛強制險什么時候交,交多少
2021-03-02怎樣能成為保險經紀人
2021-02-22車險理賠的幾個認識誤區
2020-12-07關于印發《上海外資保險機構暫行管理辦法》的通知
2020-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