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企業破產法中關于執行中止規定是什么?
依據企業破產法的規定,法院受理破產案件后,由管理人接收債務的財產,而所有的保全和執行程序都會中止。
《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破產法》
第十九條 人民法院受理破產申請后,有關債務人財產的保全措施應當解除,執行程序應當中止。
第二十條 人民法院受理破產申請后,已經開始而尚未終結的有關債務人的民事訴訟或者仲裁應當中止;在管理人接管債務人的財產后,該訴訟或者仲裁繼續進行。
第二十一條 人民法院受理破產申請后,有關債務人的民事訴訟,只能向受理破產申請的人民法院提起。
二、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六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應當裁定中止執行。
(一)申請人表示可以延期執行的;
(二)案外人對執行標的提出確有理由的異議的;
( 三)作為一方當事人的公民死亡,需要等待繼承人繼承權利或者承擔義務的;
(四)作為一方當事人的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終止,尚未確定權利義務承受人的;
(五)人民法院認為應當中止執行的其他情形。
中止的情形消失后,恢復執行。
第二百五十七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裁定終結執行:
(一)申請人撤銷申請的;
(二)據以執行的法律文書被撤銷的;
(三)作為被執行人的公民死亡,無遺產可供執行,又無義務承擔人的;
(四)追索贍養費、扶養費、撫育費案件的權利人死亡的;
(五)作為被執行人的公民因生活困難無力償還借款,無收入來源,又喪失勞動能力的;
(六)人民法院認為應當終結執行的其他情形。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執行工作若干問題的規定(試行)》 第102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應當依照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六條第一款第五項的規定裁定中止執行:
(1)人民法院已受理以被執行人為債務人的破產申請的;
(2)被執行人確無財產可供執行的;
(3)執行的標的物是其他法院或仲裁機構正在審理的案件爭議標的物,需要等待該案件審理完畢確定權屬的;
(4)一方當事人申請執行仲裁裁決,另一方當事人申請撤銷仲裁裁決的;
(5)仲裁裁決的被申請執行人依據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一十七條第二款的規定向人民法院提出不予執行請求,并提供適當擔保的。
公司企業在申請破產后,應當嚴格按照法律規定的程序和要求來進行處理,特別是對執行中止的相關情況的認定上,必須嚴格按照企業破產法的相關規定來進行認定,具體情況下,公司的法人應當主動對其它正在申請的程序進行中止,避免產生違法行為。
律師辦理企業破產業務操作規程
企業破產法司法解釋(二)
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破產法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農村土地互換糾紛怎么解決
2021-01-27出國簽證辦理手續有哪些
2021-02-27小區撞到人怎么認定責任的
2021-01-18擔保人可能有哪些風險
2020-12-23工程款支付證書是什么,工程款支付證書怎樣寫
2021-02-22交通事故傷殘鑒定及精神賠償
2021-03-172020年浙江省交通事故賠償標準是怎樣的
2021-03-09開發房地產要多少資金
2021-03-04特殊情況遺產如何分配
2021-02-17閑置2年房產能抵押嗎
2020-11-21適用免責事由的法律效果是什么
2021-01-14非法占用林地如何追究刑事責任
2021-02-12什么樣的條件適合簽訂勞務合同
2021-03-22企業能辭退哪些員工
2020-12-21勞動爭議當事人不服仲裁委員會裁決或不予受理通知,向人民法院起訴,可否將仲裁委員會列為被告?
2020-11-21買人壽保險的意義有哪些,如何買人壽保險最劃算
2020-12-20出口產品責任險的特點
2021-01-28某保險公司船舶保險合同糾紛案
2021-01-30機動車停運損失保險是否承擔責任
2020-12-09出了車禍保險最多賠多少
2021-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