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企業破產法中關于執行中止規定是什么?
依據企業破產法的規定,法院受理破產案件后,由管理人接收債務的財產,而所有的保全和執行程序都會中止。
《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破產法》
第十九條 人民法院受理破產申請后,有關債務人財產的保全措施應當解除,執行程序應當中止。
第二十條 人民法院受理破產申請后,已經開始而尚未終結的有關債務人的民事訴訟或者仲裁應當中止;在管理人接管債務人的財產后,該訴訟或者仲裁繼續進行。
第二十一條 人民法院受理破產申請后,有關債務人的民事訴訟,只能向受理破產申請的人民法院提起。
二、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六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應當裁定中止執行。
(一)申請人表示可以延期執行的;
(二)案外人對執行標的提出確有理由的異議的;
( 三)作為一方當事人的公民死亡,需要等待繼承人繼承權利或者承擔義務的;
(四)作為一方當事人的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終止,尚未確定權利義務承受人的;
(五)人民法院認為應當中止執行的其他情形。
中止的情形消失后,恢復執行。
第二百五十七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裁定終結執行:
(一)申請人撤銷申請的;
(二)據以執行的法律文書被撤銷的;
(三)作為被執行人的公民死亡,無遺產可供執行,又無義務承擔人的;
(四)追索贍養費、扶養費、撫育費案件的權利人死亡的;
(五)作為被執行人的公民因生活困難無力償還借款,無收入來源,又喪失勞動能力的;
(六)人民法院認為應當終結執行的其他情形。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執行工作若干問題的規定(試行)》 第102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應當依照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六條第一款第五項的規定裁定中止執行:
(1)人民法院已受理以被執行人為債務人的破產申請的;
(2)被執行人確無財產可供執行的;
(3)執行的標的物是其他法院或仲裁機構正在審理的案件爭議標的物,需要等待該案件審理完畢確定權屬的;
(4)一方當事人申請執行仲裁裁決,另一方當事人申請撤銷仲裁裁決的;
(5)仲裁裁決的被申請執行人依據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一十七條第二款的規定向人民法院提出不予執行請求,并提供適當擔保的。
公司企業在申請破產后,應當嚴格按照法律規定的程序和要求來進行處理,特別是對執行中止的相關情況的認定上,必須嚴格按照企業破產法的相關規定來進行認定,具體情況下,公司的法人應當主動對其它正在申請的程序進行中止,避免產生違法行為。
律師辦理企業破產業務操作規程
企業破產法司法解釋(二)
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破產法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員工有哪些法律責任
2021-02-17對于校園暴力政府的保護政策有哪些
2021-03-06誣陷誹謗罪立案標準是什么
2020-12-08在暴力拆遷過程中遭遇的財產損失,被拆遷人可以申請國家賠償嗎
2021-01-05監護人能用被監護人的錢嗎
2020-11-23贈與合同受贈人后期簽字可以嗎
2021-02-08老人財產歸誰就誰贍養嗎
2021-03-09法院能否強制執行共有房產中其中一個共有人的份額
2021-01-18交通事故精神損失費最多賠償多少錢
2021-02-16挪用公款罪和挪用資金罪的區別是什么
2021-02-17如何保障老年人的住房
2021-02-23租賃期內可以終止勞動合同嗎
2020-12-03拼裝的汽車發生交通事故由誰賠償
2021-02-07人壽保險怎么買,在購買中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1-02-04兒童意外險保障范圍都是包括哪些
2021-02-06免責條款有效性認定的法律要件有哪些
2021-02-15淺析保險合同案件中的疑難問題
2021-02-01機動車出險如何合理獲得保險公司索賠
2021-03-17車禍理賠需要哪些資料
2020-12-23車輛未相撞的交通事故造成損害,保險公司能不賠嗎
2020-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