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鑒定醫療過錯賠償
醫療過錯的賠償要考慮三個方面的因素:第一,醫療事故鑒定等級,不同的等級,賠償的數額不一樣。第二,確定醫療過失與造成的后果,從醫療機構也好或者做醫生來講,他所負責任的程度。第三,要考慮到你的原發疾病,跟你這個身體損害之間還有什么關系。
由這三個因素出發,一旦確定為醫療事故,將來的賠償應包括:醫療費、病人的陪護費、病人在醫院的就餐費、造成病人殘疾的賠償、病人的誤工費、陪護人的交通費、病人從外地來的交通費,還包括了將來病人一旦死亡,或者殘疾喪失勞動能力,他的16歲以下的孩子的撫養費、喪葬費、精神撫慰費等等。
其賠償計算標準如下:
(一)醫療費:根據醫療機構出具的醫藥費、住院費等收款憑證,結合病歷和診斷證明等相關證據確定;
(二)誤工費:根據受害人的誤工時間和收入狀況確定;
誤工時間根據受害人接受治療的醫療機構出具的證明確定。受害人因傷致殘持續誤工的,誤工時間可以計算至定殘日前一天;
受害人有固定收入的,誤工費按照實際減少的收入計算。受害人無固定收入的,按照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計算;受害人不能舉證證明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狀況的,可以參照受訴法院所在地相同或者相近行業上一年度職工的平均工資計算;
(三)護理費:根據護理人員的收入狀況和護理人數、護理期限確定;
護理人員有收入的,參照誤工費的規定計算;護理人員沒有收入或者雇傭護工的,參照當地護工從事同等級別護理的勞務報酬標準計算。護理人員原則上為一人,但醫療機構或者鑒定機構有明確意見的,可以參照確定護理人員人數;
護理期限應計算至受害人恢復生活自理能力時止。受害人因殘疾不能恢復生活自理能力的,可以根據其年齡、健康狀況等因素確定合理的護理期限,但最長不超過二十年;
受害人定殘后的護理,應當根據其護理依賴程度并結合配制殘疾輔助器具的情況確定護理級別;
(四)交通費:根據受害人及其必要的陪護人員因就醫或者轉院治療實際發生的費用計算。交通費應當以正式票據為憑;有關憑據應當與就醫地點、時間、人數、次數相符合;
(五)住院伙食補助費:可以參照當地國家機關一般工作人員的出差伙食補助標準予以確定;
(六)營養費:根據受害人傷殘情況參照醫療機構的意見確定;
(七)殘疾賠償金:根據受害人喪失勞動能力程度或者傷殘等級,按照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標準;
(八)殘疾輔助器具費:按照普通適用器具的合理費用標準計算。傷情有特殊需要的,可以參照輔助器具配制機構的意見確定相應的合理費用標準;
(九)喪葬費:按照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標準,以六個月總額計算;
(十)被扶養人生活費:根據扶養人喪失勞動能力程度,按照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和農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費支出標準計算;
(十一)死亡賠償金:按照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標準,按二十年計算。但六十周歲以上的,年齡每增加一歲減少一年;七十五周歲以上的,按五年計算。
醫療過錯賠償談判技巧
1、認真地學習相關的法律法規,如《醫療事故處理條例》。因為法律是處理醫療事故的準繩,即使不經衛生主管部門調解、不上法院也同樣要以法律為準繩。
2、科學分析準確認定事故責任,因為事故責任是賠償的基礎。沒有責任,緣何賠償?處理醫療事故的第一步,就是認定責任。認定責任后,應立即固定證據,然后再談賠償問題。這里的固定證據,是指以可以再現的方式記錄如要求醫院書面承認事故責任或以錄音、錄像的方式記錄醫院的承認過程,否則就可能出現醫院先承認后(在感覺索賠金額較大時)否認的情況。
3、公平地測算損失金額,如原發疾病醫療費用不應計入事故導致的損失金額。如果沒有準確的損失金額,就無法確定索賠金額。如果自己都不知道實際損失的金額,當然也無法設定自己的談判底線,更無法說服醫院?
4、全面地掌握事件的處理進度,如是否已經上報衛生行政主管機關?因為醫院通常不愿意向衛生行政部門報告醫療事故,沒有報告前醫院通常會同意給患者較多的賠償。如果盲目地單方向衛生行政部門報告醫療事故,會讓醫院有懸劍落地之感,會給談判造成不利。
5、理智地分析雙方的心理,醫院通常會顧及社會影響,適當地調動、利用社會影響會有利于事件的盡快處理。
6、綜合事故責任、損失金額、處理進度、雙方心理等各種因素切合實際地確定索賠金額。不切實際的獅子大開口,否則會導致談判破裂。
7、合理組建談判團隊,根據團隊成員的能力、特點,分工負責、有主有次,不可全家老少齊上陣,沖淡了主力的聲音。
8、有理有節地談判策略,抓住主要矛盾,如果交流的內容太多,就會沖淡重點意見。
9、如果家庭成員不具備相應的談判能力,應當尋求外援,如委托有經驗的律師。
司法鑒定醫療過錯賠償都有哪些?在爭取醫療過錯賠償的時候,受害者是可以通過談判來提高賠償金,具體怎么做應該要委托給律霸網專業的人才。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同時履行抗辯權是債權人與債務人同時履行嗎
2021-01-01已被執行的股權如何解除質押
2021-02-12同一行政處罰應當間隔多長時間
2021-01-30申請破產后法人會被列入黑名單嗎
2021-01-21怎么限制探望權的時間
2021-03-09交通事故訴訟費能否稅前扣除
2021-02-07合同關系可否以侵權責任訴訟
2021-02-21合同債務常見有哪些風險些
2020-12-22房屋裝修拒不履行裝修合同怎么辦
2021-03-26房地產評估有哪幾種評估類型
2021-01-14夫妻關系受競業協議限制嗎
2021-01-08勞動者突然離職,工資還要結算嗎
2020-12-03勞務外包的法律規定有哪些
2021-02-05保險公司行使合同解除權后,其已經承擔的賠償金能否追償
2020-12-26事故導致車輛報廢怎么理賠
2021-03-15如何進行保險理賠保險公司可以免責的情形
2020-11-23汽車沒保險能置換嗎
2020-12-17什么是自留保費
2021-01-18公辦學校交土地出讓金嗎
2020-11-15土地流轉合同后建房合法嗎
2021-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