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作為原始的記錄可以準確地再現事件發生時的情景。如錄音可以逼真地反映案件發生時的聲音,能準確無誤地反復重述原來的聲音,不太可能發生遺忘、誤記、錯述之類的情況;錄像能 反復再現案件發生時當事人的形象和活動情況等。 2.視聽資料可以直觀地反映事件發生時的情景和事物的狀態。人們利用物證時依據的特征是事件引起物體變化的結果,通過物證往往只能間接地了解事件發生時的情況。當事人和證人對事件的描述雖然是直接的,但由于語言表達的局限和認識的差異,聽者很難直觀地了解事件發生時的有關情況。 視聽資料記錄了事件發生的內容,并以聲音和圖像的方式再現,可以使人對未曾親歷的事件產生直觀的感受。如果根據證人的敘述,我們可以了解嫌疑人相貌的大致特征,但對具體細節的感受和整體形象的認知則遠不如照片和錄像那樣直觀。 3.視聽資料可以記載動態的事實,反映事件發生的過程。視聽資料形成時采用的記錄方法多是實錄和連續的,因此,可以記錄事物連續變化的過程。通過一定的設備再現,就可以使人了解事件發生的過程和有關事物變化的情況。 依據指引: ①《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1996年3月17日) 第四十二條 證明案件真實情況的一切事實,都是證據。 證據有下列七種: (一)物證、書證; (二)證人證言; (三)被害人陳述; (四)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辯解; (五)
鑒定結論; (六)勘驗、檢查筆錄; (七)視聽資料。 以上證據必須經過查證屬實,才能作為定案的根據。 ②《
人民檢察院刑事訴訟規則》(1999年1月18日) 第一百二十二條 舉報中心對于所接受的舉報線索,應當逐件登記舉報人和被舉報人的基本情況、舉報的主要內容和辦理情況。對于當面舉報和電話舉報,應當制作舉報筆錄,必要時可以錄音。 對于自首,應當制作自首筆錄,由自首人在筆錄上逐頁簽名或者蓋章。 第一百四十四條 訊問犯罪嫌疑人,可以同時采用錄音、錄像的記錄方式。 第一百八十三條 進行搜查的人員,應當遵守紀律,服從指揮,文明執法,不得無故損壞搜查現場的物品。對于查獲的重要書證、物證、視聽資料及其放置地點應當拍照,并且用文字說明有關情況,必要的時候,可以錄像。 第一百八十六條 檢察人員可以憑人民檢察院的證明文件,向有關單位和個人調取能夠證實犯罪嫌疑人有罪或者無罪的證據材料,并且可以根據需要拍照、錄像、復印和復制。對于涉及國家秘密的證據,應當嚴格保守秘密。 第一百八十八條 調取書證、視聽資料應當調取原件。取得原件確有困難或者因保密需要不能調取原件的,可發調取副本或者復制件。 調取物證應當調取原物。原物不便搬運、保存,或’者依法應當返還被害人,或者因保密工作需要不能調取原物的,可以將原物拍照、錄像。對原物拍照或者錄像應當足以反映原物的外形、內容。 調取書證、視聽資料的副本、復制件和物證的照片、錄像的,應當附有不能調取原件、原物的原因、制作過程和原件、原物存放地點的讒明,并由制作人員和原書證、視聽贄料、物證持有人簽名或者蓋章。 第三百三十一條 公訴人在法庭上應當依法進行下列活動: (一)宣讀
起訴書,代表國家指控犯罪,提請人民法院對被告人依法審判; (二)訊問被告人; (三)詢問證人、被害人、鑒定人; (四)出示物證,宣讀書證、來到庭證人的證言筆錄、鑒定人的鑒定結論、勘驗、檢查筆錄和其他作為證據的文書,向法庭提供作為證據的視聽資料; (五)對證據和案件情況發表意見,針對被告人、辯護人的辯護意見進行答辯,全面闡述公訴意見,反駁不正確的辯護意見; (六)維護訴玲參與人的合法權利; (七)對法庭審理案件有無違反法律規定的訴訟程序的情況記明筆錄; ’ (八)依法從事其他訴訟活動。 ③《人民檢察院監察工作條例》(2005年年5月25日) 第三十八條 監察部門收集的證據,是能夠證明案件真實情況的一切事實。包括:書證、物證、證人證言、被調查人的陳述和辯解、視聽資料、鑒定結論、勘驗檢查筆錄。 ④《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1998年9月2日) 第五十三條 收集、調取的書證應當是原件。只有在取得原件確有困難時,才可以是副本或者復制件。 收集、調取的物證應當是原物。只有在原物不便搬運、不易保存或者依法應當返還被害人時,才可以拍攝足以反映原物外形或者內容的照片、錄像。 書證的副本、復制件,物證的照片、錄像,只有經與原件、原物核實無誤或者經鑒定證明真實的,才具有與原件、原物同等的證明力。 制作書證的副本、復制件,拍攝物證的照片、錄像以及對有關證據錄音時,制作人不得少于2人。提供證據的副本、復制件及照片、音像制品應當附有關于制作_過程的文字說明及原件、原物存放何處的說明,并由制作人簽名或者蓋章。 ⑤《關于檢察機關偵查工作貫徹刑訴法若干問題的意見》(1996年12月31日) 三、關于依法收集和運用視聽資料證據 1.視聽資料是指以圖像和聲音形式證明案件真實情況的證據。包括與案件事實、犯罪嫌疑人以及犯罪嫌疑人實施反偵查行為有關的錄音、像,照片、膠片、聲卡、視盤、電子計算機內存信息資料等。 偵查終結需要移送審查起訴的案件,移送視聽資料證據應同時在卷中附加獲取該視聽資料證據的情況說明。錄音、錄像、膠片、聲卡、軟盤等視聽資料不能直觀說明其證明內容的,檢察人員在移送該視聽資料證據時應附文字筆錄入卷。為防止內容發生變異、消失,偵查部門在移送視聽資料證據時還應制作預留備份。根據法律規定,人民檢察院應向法院提交主要視聽資料證據的復制件,原件由檢察機關保存和在法庭上出示。 ⑥《關于審查逮捕和公訴工作貫徹刑訴法若干問題的意見》(1996年12月31日) 三、關于出庭 2.出庭前的準備工作 做好出庭前的準備工作,應當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 要充分考慮到案情可能發生變化的情況,盡可能做好證據的固定工作。必要時,應重新訊問被告人和詢問證人,穩定口供和證人證言,或采取錄音、錄像等方式固定證據。出庭前,要充分估計被告人在庭上翻供或者證人推翻原證言的可能性。并研究相應的對策。強化證明被告人有罪的證據體系的完整性和嚴密性。切實做到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適用法律正確,以在庭審中爭取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