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報官員不作為該向誰投訴?
官員不作為上紀委監(jiān)察投訴。
行政不作為的成立條件
行政不作為的成立是否需要由相對方的請求為條件,也就是說,是否只有在相對方請求,而行政主體不履行法定義務時,才構成行政不作為;當行政相對方未請求時,行政主體的不作為可否視為行政不作為。從理論上說,行政主體的職責既然是法定的,行政主體就應嚴格依法履行,而不應以相對方是否申請為條件;然而在實踐中,行政主體職責的履行往往指向特定相對方權益的保護,存在著相對方未請求行政主體也知悉的可能,此時,相對方是否提出申請,不影響行政主體對相對方法定義務的履行。如當某公民遭受歹徒搶劫時被治安民警看見,此時,即使該公民未向該民警申請保護,該民警也應當履行保護職責。但在絕大多數(shù)情況下,相對方不申請,行政主體不可能知悉,也就不可能履行法定職責。此時,相對方是否申請決定了行政不作為的成立。因此,不能在原則意義上將相對方的申請一般地作為行政不作為成立的必要條件,但也不能完全否定,應該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行政不作為的義務來源
第一,法律直接規(guī)定的行政作為義務。這種法律正面規(guī)定的行政作為義務只能來自狹義的義務性法律規(guī)范,禁止性或授權性法律規(guī)范都不能正面體現(xiàn)行政作為義務。
第二,法律間接體現(xiàn)的行政作為義務。所有授權性法律規(guī)范均隱含相應的行政職責,其中很大一部分是行政作為義務。另外,行政相對人行政法上的權利義務規(guī)范也隱含行政主體的行政職責,從而包容著行政作為義務。
第三,行政法規(guī)、行政規(guī)章以外的行政規(guī)范性文件規(guī)定的行政作為義務。
第四,先行行為引起的行政作為義務。它指由于行政主體先前實施的行為,使相對人某種合法權益處于遭受嚴重損害的危險狀態(tài),行政主體因此必須采取積極措施防止損害發(fā)生的作為義務。
第五,合同行為引起的作為義務。行政主體因訂立行政合同所產(chǎn)生的作為義務。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進行的解答。相對于行政法責任,如果行政職責沒有明確的法律依據(jù),那么行政主體就不能承擔由此產(chǎn)生的法律后果。如果對于這方面的知識還有什么疑問,歡迎大家到律霸網(wǎng)咨詢,我們將提供專業(yè)的律師服務。
該內(nèi)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國慶節(jié)加班工資如何計算
2021-01-18破產(chǎn)和解程序中取消讓步和取消和解有什么區(qū)別
2021-02-10如何預防拖欠工程款
2021-02-19干涉老年人婚姻是否承擔責任
2021-01-20交通事故鑒定材料有哪些
2021-01-08哪些交通事故由保險公司賠償
2021-01-01購買期房時應注意哪些問題?
2020-11-25什么情況下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2021-01-10勞務派遣與勞務外包有什么聯(lián)系
2021-01-23上了老賴黑名單的后果是什么
2021-03-01陸上運輸貨物保險的分類有哪些
2020-12-17再保險合同之法理構造是怎樣的
2021-01-09違反保險合同條款無法獲得賠償
2020-12-01保險合同有哪些特點
2020-12-08萬能保險 UniversalLife
2021-03-01農(nóng)村承包荒山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3-03征地拆遷補償協(xié)議是否屬于個人隱私
2021-02-01拆遷安置政策參考文獻
2021-02-20拆遷安置房有沒有土地證
2021-03-15“三舊改造”成香餑餑 荔灣赴港簽下97.6億元大單
2021-03-19